六月初十,彻底占领海州城后,
隆武帝朱慈璧,在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统领的一众锦衣卫兄弟们的护卫下,
终于是再一次,踏上了陆地之上!
“哈哈哈哈……,
这陆地之上的感觉就是好啊,
朕踩上去后,才心里彻底安稳了,
不想在海上,总有一种不踏实感,好像随时可能都会葬身大海一样,
看来,还是陆地上好啊,
朕,现在终于知道了那海盗出生的郑芝龙,为什么非要接受我大明的诏安了,
就因为这陆地之上——安全,踏实,实在,
看来他郑芝龙内心之中也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啊!”
隆武帝朱慈璧感慨万千道,
“众爱卿都辛苦了,尔等之功劳,朕心里有数,
等回到都城广州后,定会一一封赏!
诸位爱卿,走,随朕进城!”
“躬请陛下进城!”
沛国公朱大典、定海总兵王之仁等文武大将们,连忙退到一边。
请隆武帝先行,
等隆武帝朱慈璧,在锦衣卫的保护下,先行进入海州城后,
朱大典、王之仁等文武,才赶紧跟上,进入海州城!
休整一天后,
六月十二,
隆武帝派朱大典,率2000辽东铁骑,换上海城原2000清军守军的服装,扮成清军的样子,
大摇大摆的直奔,淮安清河一带的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而去。
得益于隆武帝穿越重生后,南明局势的最新变化,导致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暂缓推行剃发易服令,以缓和北方清廷内部民族矛盾之局势。
正因如此,朱大典率领的2000辽东铁骑,只要换装后,就和清军无疑,沿线清军占领的州、县才没有阻拦!
不然,若是多尔衮实行了剃发易服令,
朱大典所部假扮之清军,必然会暴露!
如此想来,多尔衮估计以前也吃过南明军假扮成清军,偷袭其占领之府城、州县的大亏,
所以才非要实行剃发易服令,以区别大清军和南明军。
毕竟只要你完成了剃发,不管你以前是不是清军, 只要剃发了,那你现在就是清军,
因为南明那边,你彻底回不去了,
不管你以前是不是清军,完成剃发后,就表明你决定效忠大清,自然就是清军。
民众自然也是如此 ,
这剃发易服令,既是为了便于区分军中明军之奸细,又是为了便于区分民众之中内心依旧忠心于南明的乱民,
多尔衮的剃发易服令,虽然残忍,但对清廷来说,确实是起到了加强统治的作用。
但此刻 ,因隆武帝穿越重生之故,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只能暂缓推行剃发易服令 ,
虽然多尔衮此举一定程度上,确实缓和了清廷北方统治下的内部民族矛盾,极大的团结了清廷内部不同阶层的力量,
但也给了隆武帝朱大典所部2000辽东铁骑假扮清军,得以接近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的机会,
至于最后,能不能完成在数万清军大军之中,取主帅准塔首级的任务,就看朱大典随机应变之能力了。
看着朱大典所部离开的背影, 隆武帝心中相信朱大典一定会成功!
因为换成自己是准塔,也很难发现并及时躲开那致命一击!
看着远处的小点点,一点点朝西边消失不见后,
隆武帝朱慈璧,回过神后,立刻又投入到海州三城的建设中,
其打算加宽、加厚、加高原海州城,使海州城能驻军1万,把海州城打造成为一座坚城。
将原来东海治所占据着的东海岛云台山高地的东海城,重新扩建,
把东海城扩建成能驻守1万的大城。
同时在海州西边的朐山之上,新建一座能驻守3000的卫星城——朐山城,
如此三城,海州城在中间,驻军1万,
西边为占据朐山之地的朐山城,驻军3000,
东边为占据云台山高地得东海岛岛城东海城,驻守1万,
三城,成品字形,互为犄角,又占据地势之利,
加上2.3万的驻军,沿海之地2000水师的驻防,和外海巡航的南明水师,
将海州,彻底打造成南明之第一座军港,
如此,
北进可攻击清廷之山东、辽东、天津、北京之地。
南下,则可沿江进攻南京,从而重新夺回南明之首都南京城,还可护卫杭州湾!
正是基于如此考量,隆武帝当即下令,
剩下的所部,包括5000东厂番子在内的3.3万大军,除警戒的3000辽东铁骑外,
剩下的3万大军,全部化身为工匠,同时在当地又招募2万民众,共5万人,
全力建筑三新城!
仅仅三天时间,西边的朐山山城,就初具规模,
五天后,朐山山城建成。
十天后,海州城、东海城两城完成改造!
六月二十三,
2.3万大军分驻三城,
朐山城驻军3000,守将为跟随熊汝霖训练熊军的,原九江兵备佥事,现勇卫营参将孙嘉绩,
东海城驻军1万,守将为跟随熊汝霖训练熊军的,原兵部武选司主事,现勇卫营参将张同敞。
张同敞,此人是大明良相张居正之曾孙,文武双全,今年37岁,年富力强,是隆武帝朱慈璧重点培养的军事人才,
故,让张同敞领1万勇卫营驻守东海城,多加力练,以积累经验!
至于海州城,这样的三城之中的重中之重的坚城,必须由有守城之大才且性格坚毅之人,负责驻守,隆武帝朱慈璧才放心,
放眼如今勇卫营,也只有沛国公朱大典,才最合适,
毕竟历史上,朱大典守护的金华城,就很不错嘛,
让沛国公朱大典,以国公身份坐镇海州城,领1万勇卫营大军驻守海州城,
同时,节制东海城、朐山城、沿海2000海州水师,
共2.5万水路大军,加上东部外海南明福建水师郑成功的协助,相信定能守护好这海州——南明第一座军港,
至于未来的勇卫营统领人选,就是现正在全力抵挡1万清军攻城的清河县游击将军牟国栋,
此人,出生牟家,军将世家,一家父子三人都在南明军中效力,忠诚度没有任何问题,且从军多年,军事经验丰富,
何况自己也答应此战后,将他及其麾下大军,调入勇卫营,
自己身为帝王,自然要说话算数,
正因如此,此人正是勇卫营未来统帅的不二人选,
当然,
前提是他得在这次清军1万大军的全力攻城下,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