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俞良对此一点意见没有。
说实话,他一年到头在外拍戏,本来也坐不了几天办公室。
而且就算他常在办公室,让他让位,他也心甘情愿。
别看他老吐槽张义谋,但那声“义父”叫得真心实意。
俞良走进良图娱乐主办公区,里面热火朝天。
公司内部终于不再空置,俞良甚至看到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想想也正常,这个项目是传奇影业联系张义谋合作的,编剧也是外国人,传奇派几个人来参与筹备合情合理。
俞良一进公司,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这里无论认识不认识的、熟或不熟的,基本都认得他这张脸。
而且抛开这些,谁都知道他和张义谋的关系,更清楚他们此刻用的正是俞良和张导合伙开的公司,俞良还占大头。
种种原因叠加,俞良在去办公室找义父的路上,问候声此起彼伏。
他也始终报以热情微笑回应。
连那几个外国人也明显知道他,用蹩脚的中文向他问好。
俞良瞬间切换成纯正的老伦敦腔回应,虽然对方可能是美国人,用伦敦腔不太对口,但他觉得没问题。
在他心里,英美本就一家,爹和儿子的关系,所以说对方老家言怎么了?
途中他还遇到不少熟人。
义父的核心团队不止庞莉唯、濮伦、符璐璐几人,还有赵晓丁、黄新民、赵小溪等。
后者也是义父核心圈成员,但平时也接其他工作,与其说是上下级,不如说更接近合作关系。
之前张义谋召集脱离张伟平的会议,有些人就没到场,因为他们并没签在张义谋工作室旗下,所以没必要来,张义谋去哪,他们跟着合作就行了。
这么说吧,只要义父有大项目,叫他们了,这些人随叫随到。
再说个题外话,义父的人脉远不止这些。
他拍电影是一拨人,接大型活动(如奥运会)又是另一批副手。
俞良也沾了不少光,他攒剧组,工作人员为什么可靠,还有实力?
这些人都帮过忙。
这就是为什么俞良一定要拉义父入伙,除了报恩,这也是重要原因。
俞良和赵小溪、黄新民、赵晓丁等好久不见的老熟人热情打招呼,对方也回应得十分热络。
快到办公室门口时,他又看到一个熟人。
“张老师!”
张进战刚走出俞良...张义谋办公室,见俞良俞良来了,还和他打招呼,也是笑呵呵回应。
“小俞,好久不见。”
“是有段日子没见了,我可想您了。”
俞良走到跟前,对这位长辈十分尊敬。
张进战也是导演,年纪和张义谋相仿,只小两岁。
正如之前所说,对方也是义父有大项目他一定到场的核心人物。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位义父最信任的少数几人之一。
张进战看起来是位慈祥的长者,拍着俞良肩膀赞许道。“最近干得不错,你拍的那部电影我也看了,很有创意。”
俞良谦虚回应。“哪有您说得那么好,我纯属运气好。”
只能说,俞良无论外形还是言谈,都很讨长辈喜欢。
两人又聊了几句,张进战被俞良说的眉开眼笑。
不过他们都没法多聊,张进战还有事忙,俞良也要找义父。
所以聊了片刻,张进战去忙别的,俞良则是敲了敲门,走进办公室。
俞良走进办公室,先看到“大公无私”底下,坐在自己老板椅上的义父,接着发现自己办公室已经大变样。
具体布局没变,但添了许多东西,倒不是什么奇怪玩意儿,而是各种文档、资料和档案袋,几乎铺满了办公桌、茶几和会客区。
不过他也没有不满,而是笑呵呵地走到张义谋对面,顺手把待客椅上的资料整理好放到桌上,然后笑容灿烂地望向张义谋。
说实在的,俞良已经有一阵子没见义父了,心里还真有点想念。
不过张义谋开口第一句就让他无奈了。
“小庞和小符呢?你这一弄,我身边都没人了。”
俞良心里直呼好家伙,这还能怪上我?
拍《微微一笑很倾城》前,他用庞莉唯和符璐璐时明明和张义谋通过电话,说《长城》暂时用不上她们。
现在倒来这一出?
多破坏重逢的氛围啊。
他心里吐槽这老帮菜是不是老年痴呆,把这事忘了。
当然,他依旧笑呵呵地回应。“您这话说的,当时您不是答应了吗?”
张义谋把手中的文档往桌上一放,没好气,且带着一丝丝不讲理的说道。
“我忘了。”
俞良:“……”
这老帮菜居然耍无赖。
但还能怎么办?
只能继续笑脸相迎。
其实张义谋当然没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长城》的筹备工作量远超预期,他又不放心交给外人,俞良把身边两个得力助手调走,他多少有点意见。
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张义谋直截了当说明目的。“知道怎么回事吧?”
俞良忙不迭点头。“知道,您又筹备大项目了。”
“知道就行,这次把档期留出来,给你个角色。”
听义父这么说,俞良心想,果然,《长城》他是演定了。
但话说回来,义父让他演的戏,哪怕烂到极致他也得接。
再说他记得《长城》里外国人是主角,还有刘德桦、张涵予和大女主景田,自己演的角色肯定不如这几人重要,要挨骂也轮不到他。
所以担心个屁,演就演呗。
“还是您对我好啊。您说什么时候拍?我一定提前留好档期。”
张义谋白了他一眼,但还是说道。“具体还没定,大概三四月份吧。”
俞良点头。
今年他活动太多,也不准备接戏了,明年档期除了必要参加的活动,也都基本空着,因为他想接着自己搞项目,所以义父说的月份完全没问题。
“没问题,看您安排。”
张义谋反问。“不好奇什么角色?”
说实在的,《长城》里哪个角色对俞良来说都一样。
毕竟电影都烂了,那角色还挑啥?
都一样烂...
不过好话还得说。“您让我演什么,我就演什么。”
张义谋听后点了点头。
虽然脸上没表情,但俞良能感觉到义父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之后两人没再聊电影,而是拉了些家常,说了说近况。
俞良能感觉义父挺累,但也没劝,这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了,但一工作起来还是拼命三郎,劝也白劝。
当然,他们其实没聊多久,大概一刻钟左右。
张义谋事太多《长城》策划规模庞大,哪怕不是事事亲力亲为,整体把控也够他忙的。
俞良很识趣地离开了办公室。
出去后,他又和赵晓丁等人聊了聊,随后去了小办公区。
义父把《长城》筹备中心设在良图公司,俞良为了行方便,下令让良图娱乐的员工全部搬到新租的小办公区。
俞良到小办公区找编剧团队时,发现顾白白发又多了,整个人看起来也非常潦草,而且不只他,良图娱乐所有编剧都差不多状态。
一见面,俞良就关心道。
“唉哟,真是辛苦各位了!去和财务说,晚上想吃什么直接报账。”
但编剧们反应不大,只是稀稀拉拉地道谢。
不过这也正常,人都累蒙了,哪还顾得上别的?
但他们的工作劲头还是很足的,毕竟俞良出手大方,加班费给得足,在吃喝上也从不亏待他们,对他们态度又好,而且编剧也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卖力。
至于为什么这么累,原因很简单,除了需要改编《鬼吹灯》系列,尤其是计划先拍的《黄皮子坟》《巫山峡棺》《怒晴湘西》三个故事之外,俞良手头其他Ip也在同步改编,比如《琅琊榜》和《花千骨》。
俞良已让编剧团队着手开发这两部作品。
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该启动更大的制作了。
至于先拍哪部,到时候再看市场。
随后俞良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拉着顾白走出临时会议室。
和别的编剧不一样,俞良和顾白关系就不用说了,所以有些话就好说了。
“辛苦了,顾哥。”
顾白扶了扶眼镜,一脸疲惫。
“应该的。”
不过他也有事要和俞良说。“我和你说个事儿。”
“什么事?”
顾白又扶了扶眼镜。“我发现两个不错的编剧,是夫妻,想把他们拉进公司。”
俞良一听是这事,之前就提过,他想学正午阳光那样打造编剧团队,自然是多多益善。
顾白觉得不错的人,实力肯定够用。
他直接答应了。
随后又和顾白聊了几个正在进行的剧本改编情况,俞良便离开公司,不是回家,而是去为《何以笙箫默》配音。
他听说剧集上星进展顺利,很快就能过审播出。
加上后面还要参加颁奖礼和商业活动,拍《微微一笑》时推掉不少,现在得补回来,他必须争分夺秒完成配音。
于是乎,之后的日子里,俞良除了在京城为《何以笙箫默》配音,还参加了几场活动,并出席了在京举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凭《唐人街探案》摘下“最受瞩目男演员”。
这个奖项也颇具权威性,虽略逊于三大奖和“三金”,但这次的最佳男主是渣渣辉,参与名人也多,所以俞良能拿到最受瞩目男艺人还是挺开心的。
而且没过几天就是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基本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俞良更开心了。
就在他忙于工作、狂揽奖项的同时,《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第二期也播完了。
不过此时的“跑男”并未如人们所知的那样一炮而红。
第一期收视率甚至没破1,虽有些话题度,但离爆款还有距离。
第二期稍好,收视破2,但仍未到大爆程度。
俞良也抽空看了几眼,重温了一下,说实话,第一季确实比后面的好看多了。
他也留意了网上评价和热度,发现没有出现后世那种全民热议的盛况。
但他清楚,估计再播几期,《奔跑吧兄弟》就该彻底火了。
他依稀记得,上一世会掀起一股“撕名牌”风潮,除了邓朝和王宝强,红上加红,其他嘉宾也全都大红大紫。
不过俞良并不羡慕。
说到底,这综艺对他加成有限,而且他志在另一档节目。
恰好在《奔跑吧兄弟》第二期播完三天后,魔都东方卫视某间会议室内,众多电视台高层,以及几位导演正在计划筹备一档综艺节目。
(各位,越来越拉了,不过这也正常,写的确实是有问题,但还是那句话,我认,因为本来能力就一般,写到这已经不错了,而且吧,番茄确实是不适合慢节奏,但是没办法,基调在这了,现在改也没用,但还是会继续,但也真的在筹备新书。
不过还是要抢救一下的。大家多评论一下,哪怕骂我两句,再多点点催更,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