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
整个文昌发射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1号发射工位上。
那枚通体洁白,静静矗立在发射台上的【神行者一号】(SxZ-1),如同一位即将接受加冕的年轻君王,安静地等待着命运的召唤。
它的首次飞行,不为任何人,不为任何载荷。
只为向这个世界,也向它自己证明一件事:凡是升空的,必将归来。
【……3,2,1,点火!】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
【祝融一号E型】发动机的非同步点火序列,被精准地执行!
“轰!轰轰!轰……”
九台【祝融一号E型】发动机,在短短0.5秒内,以一种充满了韵律感和层次感的顺序,被逐一点火!
它们喷出的九条橙红色烈焰,在发射台底部汇聚成一股毁天灭地的洪流,瞬间激起遮天蔽日的白色水蒸气。
“九台发动机全部点火,推力正常!”
“固定夹具脱离!”
“起飞!”
伴随着何维沉稳的指令,那头被束缚的钢铁巨兽,终于挣脱了所有枷锁!
【神行者一号】拖着长长的烈焰与浓烟,以一种与它巨大体型完全不符的轻盈姿态,缓缓地脱离了地面,向着蔚蓝的南海天空飞去!
整个大地都在它的咆哮下剧烈地颤抖。
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紧紧地攥着拳头,心跳随着火箭爬升的高度而不断加速。
“火箭姿态正常!”
“飞行弹道跟踪正常!”
“九台发动机工作状态完美!”
……
上升段完美无瑕。
两分三十秒后。
火箭爬升至约八十公里的高空,一二级箭体分离。
二级的单台真空版【祝融一号】点火,继续向着预定的亚轨道顶点飞去。
而一级火箭,在完成了它的上升使命后,变成了一个孤独的自由落体。
人们的目光通过火箭箭载摄像头,聚焦在了这个即将独自面对高温炼狱考验的“归乡者”身上。
“一级火箭开始自由落体,准备再入大气层。”
遥测画面中,蔚蓝色的地球曲率,在箭体下方清晰可见。
美得令人心醉,却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无与伦比的凶险。
高度一百公里……九十公里……
当它再次坠入稠密大气层时,地狱之门,被猛然推开!
“再入开始!”
所有人都通过摄像头,看到了那堪称炼狱般的景象。
稀薄的空气,在数倍音速的冲击下,被瞬间压缩、电离,形成了一层耀眼的,如同太阳表面般炽热的等离子体火球,将整个一级火箭完全包裹!
箭载摄像头的画面,从清晰的星空,瞬间变成了一片狂暴的,跳动着的橙红色光焰!
“黑障区出现,遥测信号中断!”
与地面的一切联系,都在这一刻,被那堵由烈焰构成的墙壁所隔断。
指挥中心里,陷入了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十秒里,【神行者一号】将独自面对高温的考验。
它底部的【金乌】防热瓦,能否承受住数千度高温的炙烤?
它的“奥克塔”桁架,能否抵抗住剧烈的气动压力?
它能否在那片混乱的火焰风暴中,保持住正确的飞行姿态?
没有人知道答案。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赵东升和陆国兴两位老人,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片代表着“信号丢失”的雪花点,嘴唇都因为过度紧张而变得发白。
在那片雪花点的旁边,另一个代表着【天枢】激光导引系统状态的窗口里。
一场看不见的,信息与噪音的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在“东方港”号回收平台上,四座激光塔正以智能自动化方式工作着。
火箭上的接收器,在信号被完全吞没之前,将最后一帧“扭曲”的光斑图像,通过高速数据链传回。
几乎在同一时刻,何维亲自编写的“自适应光学校正算法”,便根据这帧图像,解算出了等离子鞘对光束造成的实时畸变。
紧接着,指令下达到激光塔的“微型变形镜校正矩阵”上。
数以百计的微型反射镜,以每秒数万次的频率,进行着人眼无法察觉的,反向预畸变调整!
与此同时,那套“cdmA激光调制解调器”,正以极高的码率,将定位信息“扩频”成包含了海量冗余数据的“密码”光流,注入激光之中。
它就像派遣了数万个说着暗号的信使,明知前方是枪林弹雨,依然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
99.9%的“信使”在等离子鞘这堵能量墙面前被吞噬、被湮灭。
但总有那么0.1%最幸运的信使,穿过了火线。
“信号捕捉成功!”
“【天枢】解码算法启动!”
“正在从背景噪音中还原信号……”
就在火箭即将冲出黑障区的前一刻,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那个代表着火箭精确位置的绿色十字光标,奇迹般地点亮了!
“火箭还在,没被烧毁!”
指挥中心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紧接着,无线电遥测信号恢复。
箭载摄像头的画面,也重新变得清晰。
人们看到,那枚一级火箭,如同一个刚刚从烈火中完成淬炼的骑士,拖着残余的火焰,从云层中呼啸而出!
它的表面,被烈焰烧灼得略显焦黑,但主体结构完好无损!
“减速点火!”
三台【祝融一号E型】发动机,在飞控系统的指令下,精准点火,喷出反推的烈焰,将火箭的速度,从数倍音速,锐减至亚音速。
“着陆减速点火!”
进入最后的降落阶段,只有中央的那一台发动机再次点燃,并迅速进入40%的深度节流模式。
巨大的碳纤维着陆腿,如同神只的臂膀,缓缓展开。
在全球数亿人的直播注视下。
那枚从太空归来的,被烈焰烧灼过的钢铁神只,在发动机精准的推力控制下,拖着一道优雅的尾焰,缓缓地,轻柔地,最终稳稳地降落在了“东方港”号海上回收平台的正中心!
“砰。”
一声轻微的触地声,通过回收平台上的拾音器,清晰地传遍了全世界。
它降落了。
没有爆炸,没有倾倒。
它稳稳地矗立在甲板之上!
历史,在这一刻被定格。
短暂的寂静之后,指挥控制中心里,爆发出最疯狂的欢呼!
工程师们将手中的文件和记录本狠狠地抛向空中,如同庆祝一场世界级的决赛胜利。
这是属于他们的,也是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伟大胜利。
……
然而,就在所有人还沉浸在巨大的狂喜之中时,何维却在短暂的激动之后,迅速恢复了那标志性的绝对冷静。
他走到林秋宜身边,低声交代了几句。
几分钟后,当指挥中心里的欢呼声稍稍平息,所有人都带着崇拜和敬仰的目光望向他,等待着他的胜利演说时。
他却让林秋宜,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一行行冰冷的数字,让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那是一份关于【神行者一号】SxZ-1的,精确到每一颗螺丝钉的成本核算报告。
何维的声音,将所有人从胜利的狂热中,拉回到了商业的现实,“大家很激动,我也一样。但是,我想请大家冷静下来,看一看这些数字。”
屏幕上,一行行清晰的数据罗列着:
【神行者一号(SxZ-1)总制造成本:1.26亿人民币】
【其中:一级火箭(含九台发动机、飞控、燃料储罐等):9400万人民币(占比74.6%)】
【二级火箭(含真空发动机、整流罩等):3200万人民币(占比25.4%)】
【发射场及测控成本(单次摊销):2500万人民币】
……
何维指着那个占据了总成本近75%的一级火箭。
“我们刚刚回收回来的,就是这个价值9400万人民币的大家伙。”
然后,他切换到了另一页,那是基于回收后的箭体遥测数据,做出的预估复用成本。
【预估复用成本:】
【燃料加注:约165万人民币】
【箭体检修与维护(人工及损耗件):约207万人民币】
【总计:约372万人民币(对比全新制造成本,可忽略不计)】
当这组对比数据出现在屏幕上时,所有人都被那巨大的成本差异,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可回收”这三个字,在商业上究竟意味着什么。
“火箭回收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这场商业航天革命的真正起点。”何维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穿透力。
“我们真正的胜利,不在于火箭能够回来,而在于它回来之后,能以近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再次飞向太空!”
“这意味着,我们将把全球商业航天的发射成本,直接降低一个数量级!我们将彻底摧毁所有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头皮发麻的,比回收火箭本身还要疯狂的全新命令。
“我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对这枚SxZ-1回收箭的全面检修和复飞准备!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神行者’不是脆弱的展品,而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真正的‘太空穿梭机’!”
“同时,”他的声音再次拔高,充满了构建新世界的霸气,“我正式宣布,‘红旗航天超级工厂’计划,从今天起全面启动!”
“我们的目标,不再是‘一枚一枚地造火箭’。我们要像生产【红旗智造】汽车一样,在流水线上以每年50枚,甚至未来100枚的速度,去‘量产’火箭!”
“我们要将航天,从一项充满了仪式感的‘国家工程’,彻底转变为一种高效、廉价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
“我们的征途,”何维看着众人,眼中闪烁着星辰大海的光芒,“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