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维在博鳌论坛上的演讲结束,巨大的会场并未像往常一样爆发出礼节性的掌声。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持续了近半分钟的、被巨大信息量冲击到近乎失语的寂静。
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国家的代表还是商业巨头,都在拼命消化着刚刚听到的一切。
“昆仑”平台、“三层合作模式”、“输出生产线”……
这些词汇如同宇宙大爆炸后的星云,在他们的脑海中剧烈地碰撞、重组,构建出一个前所未见的、足以颠覆现有国际秩序的宏伟蓝图。
首先打破寂静的,是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一位来自阿根廷的航天官员猛地站起身,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高声喊道:“何先生!我代表阿根廷国家航天委员会,正式申请加入您的‘全球伙伴计划’!我们需要‘昆仑’平台,我们需要自己的卫星!”
他的声音像一颗被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全场!
“巴西申请加入!”
“埃及航天局申请进行最高级别的‘生态合作’!”
“我们阿联酋,现在就要和你们谈合同!”
会场在顷刻间变成了一个喧闹的集市。
代表们潮水般地涌向发布台,每个人都想在第一时间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安保人员不得不迅速上前,围成一道人墙,才勉强维持住秩序。
而在会场后排的角落里,欧洲“联合技术观察团”的成员们,则像是被无形的结界笼罩,与周围的狂热隔绝开来。
德国专家克劳斯·舒尔茨摘下眼镜,用力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嘴里还在不停地喃喃自语:“太疯狂了……这完全颠覆了所有的商业逻辑……他们到底想做什么?他们难道不担心培养出自己的竞争对手吗?”
“不,克劳斯,你还没看懂。”
法国代表马里奥·让吕克的声音,在此刻却显得异常冷静,他的双眼死死盯着台上那个被人群簇拥、却依旧从容镇定的年轻身影,瞳孔深处闪烁着一抹混杂着敬畏、恐惧与极度兴奋的复杂光芒。
“他们不是在培养竞争对手,他们是在制定标准。就像微软的windows系统,也像谷歌的安卓。当全世界都在用你的平台、你的标准来制造卫星时,谁是真正的竞争对手?你就是生态本身!你就是规则的制定者!”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凝重:“我们以为这是一场关于火箭发射价格的战争,我们错了。我们以为这是一场关于卫星制造技术的战争,我们也错了。克劳斯,这是一场关于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太空游戏‘规则制定权’的战争!而中国人,从一开始,瞄准的就是这个终极目标。”
“而我们,”让吕克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欧洲,绝对不能在这场新规则的制定中,再次被边缘化!”
他的目光转向克劳斯,眼神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你我都很清楚,欧空局的官僚体系想要通过一项这样重大的决议,需要多久。几个月?甚至几年?等到他们扯皮完毕,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那你的意思是?”克劳斯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欧洲不能再作为一个整体犹豫不决了,”让吕克斩钉截铁地说道,“必须有人,率先跨出这一步。为了法兰西,也为了欧洲的未来!”
……
博鳌论坛结束后的第三天,让吕克一行便匆匆返回了欧洲。
他甚至没有先回欧空局总部复命,而是直接飞抵巴黎,向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的最高层,提交了一份长达五十页的、内容详尽到令人发指的秘密报告。
报告中,他不仅全面阐述了“昆仑”计划的技术细节和商业模式,更以一种近乎于危言耸听的笔触,描绘了欧洲航天产业在红旗航天这头“巨兽”面前,岌岌可危的未来。
报告的最后一页,是他用加粗的字体写下的最终结论:
“……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被捆绑在美国的技术战车上,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产业被中美两国未来的太空竞赛彻底碾碎;要么,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放下西方的傲慢,以合作者的姿态,加入中国人构建的这个全新生态。这将是一次豪赌,但如果我们赌赢了,法国将摆脱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并借助中国的廉价运力,一跃成为欧洲大陆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我请求,授权我部,立即与红旗航天展开最高级别的战略合作谈判!”
这份充满了紧迫感与煽动性的报告,如同在法国航天界这片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整整一周时间,cNES内部都在进行着高强度的、争吵不休的闭门会议。
亲美派认为这是引狼入室,是向中国“投降”。
而以让吕克为首的“务实派”则坚信,这是法国摆脱“美国技术枷锁”、实现“战略自主”的唯一机会,完全符合戴高乐主义以来法国追求独立自主大国地位的传统国策。
最终,在权衡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深远的战略价值后,法兰西骨子里的那份骄傲与实用主义,压倒了对盟友的顾虑。
一份秘密授权,下达到了让吕克的手中。
……
半个月后,巴黎,布尔歇机场。
何维乘坐的专机,在暮色中悄然降落。
没有媒体,没有欢迎仪式,前来接机的,只有马里奥·让吕克和他最核心的几位助手。
一场决定未来欧洲乃至全球航天格局的秘密会谈,就在机场附近的一座古典庄园内,拉开了帷幕。
谈判桌上,让吕克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和决心。
他绕开了所有不必要的寒暄与试探,开门见山地说道:“何先生,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法国愿意成为‘全球伙伴计划’的第一个欧洲成员。我们选择最高级别的‘生态合作’。我们需要‘昆仑’平台的全套技术授权,并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在图卢兹建立欧洲的第一条模块化卫星生产线。”
何维看着眼前这位目光炯炯的法国人,脸上露出了欣赏的微笑。
他知道,对方的果决,源于巨大的压力,也源于巨大的诱惑。
“让吕克先生的魄力,令人钦佩,”何维缓缓说道,“技术授权和生产线,都没有问题。但我也有一个条件。”
“请说。”
“我需要法国承诺,”何维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未来十年,由图卢兹工厂生产的、所有基于‘昆仑’平台制造的卫星,其全球发射业务,必须由红旗航天的【神行者】系列运载火箭独家承担。并且,我们需要在法国的海外属地,建立一个属于我们的测控地面站。”
这是一个典型的、捆绑式的霸王条款。
用技术和生产线,来锁定对方未来的发射市场份额,并借此将自己的触角,伸入欧洲的腹地。
让吕克沉默了。
他身后的助手们,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答应,意味着法国未来的太空运输线,将被中国人牢牢攥在手里;不答应,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实现技术跃迁的机会,将失之交臂。
何维也不催促,只是平静地端起咖啡,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当他把“生产线”这个终极筹码摆上赌桌时,对方就已经没有了拒绝的权力。
良久,让吕克缓缓抬起头,深邃的蓝眼睛里闪过一丝决绝。
“我代表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原则上,同意你的条件。”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具体的细节,我们的团队会进行磋商。”
何维放下了咖啡杯,站起身,向让-吕克伸出了手。
“合作愉快。让吕克先生,您为法兰西,也为欧洲,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并且会被历史铭记的决定。”
两只手,在昏黄的灯光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
一周后,当《法兰西航天新闻报》用头版头条,披露了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与中国红旗航天工业集团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的消息时,整个西方世界,一片哗然。
消息如同核弹爆炸,瞬间引爆了全球的政治和媒体圈。
华盛顿,白宫。
“叛徒!一群目光短浅的叛徒!”
美国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愤怒地将手中的简报摔在桌上,“他们为了从中国人那里捡一点面包屑,就要拆掉我们整个联盟的墙角!立刻给我接通巴黎!我要亲自问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布鲁塞尔,北约总部。
一场紧急会议正在召开,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美国的代表用最严厉的措辞,谴责法国的“背信弃义”,称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北约的技术安全和战略稳定”。
然而,面对来自大洋彼岸的滔天怒火,爱丽舍宫的回应,却显得异常平静而强硬。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无数闪光灯,用优雅而清晰的法语,向全世界宣告:
“法兰西是一个主权国家。与谁进行商业合作,是我们的自由。此次与红旗航天的合作,完全基于商业和技术考量,旨在增强欧洲航天产业的自主性和竞争力,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我们希望某些国家,能够尊重市场规律,停止将正常的商业活动政治化。”
这番滴水不漏、却又针锋相对的回应,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华盛顿的脸上。
而这记耳光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是毁灭性的。
它像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让所有还在观望的国家,都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当天下午,德国总理办公室便召集了紧急会议,重新评估与红旗航天的合作方案。
紧接着,意大利、西班牙、甚至一直摇摆不定的欧空局,都纷纷通过秘密渠道,向红旗航天表达了开启新一轮接触的意愿。
那堵由华盛顿精心构筑的、试图围困中国航天的技术高墙,在它最坚固的盟友阵线上,被一记来自法兰西的、华丽而精准的“背刺”,撕开了一道无法被愈合的巨大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