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恐慌的涟漪与“鬼上身”专业户
格陵兰冰原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意识投影,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遥远的信息世界里激起了意料之中的混乱涟漪。
二十四小时内,国内数个曾对星耀和林晓月进行过最恶毒攻击的媒体负责人和网络大V,以各种离奇的方式“暂时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有的据称因“突发严重精神焦虑”入院治疗;有的“因不可抗力”无限期暂停所有社交媒体更新;更有一位以爆料大胆着称的所谓“独立记者”,其工作室竟在凌晨报警,声称遭到“超自然现象”骚扰,办案人员赶到时,只看到一地狼藉和该记者语无伦次地念叨着“冰……全是冰……黑影……”
这些消息通过隐秘渠道汇到“针叶林”安全屋时,林晓月正裹着厚厚的毛毯,抱着热水袋,一边吸着鼻子,一边小口啜饮顾云深递过来的、据说能“安神补脑”但味道极其可疑的草药汤。
“噗——咳咳咳……”听到那位“独立记者”的遭遇,她差点把嘴里的药喷出来,呛得满脸通红,“超……超自然现象?他们怎么不直接说撞鬼了?这脑补能力也太强了吧!”
内心oS疯狂刷屏:“我只是给他们快递了一份‘沉浸式VR恐怖片体验卡’啊!还是限量意识流版的!怎么就升级成灵异事件了?这帮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差评!”
顾云深一边帮她拍背顺气,一边看着情报,眼底难得地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效果比预想的要好。至少,这几只叫得最凶的恶犬,短时间内是没法再吠叫了。舆论压力会减轻很多。”
“何止是没法叫,”林晓月好不容易顺过气,擦了擦眼角咳出的生理性泪水,脸上带着点恶作剧得逞的小得意,“我看他们是差点被吓得生活不能自理。唉,早知道这么有效,当初对付那些没完没了催方案的甲方时,就该开发这招‘精神污染攻击’……”
她说着,还像模像样地摸了摸下巴,做沉思状:“你说,这算不算开辟了商战的新赛道?以后竞争不过,就给对方老板寄‘意识恐怖片’?这商业模式好像有搞头……就是有点费精神力,而且容易把对方直接送走,法律风险有点高……”
顾云深看着她明明虚弱得脸色发白,却还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眼底的笑意加深,无奈地摇了摇头,将另一份报告递给她:“别高兴得太早。看看这个。”
中节:愤怒的“鲶鱼”与咸鱼的“工伤”认定
报告显示,“夜鸮”的反击来得更快、更直接。他们似乎被林晓月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彻底激怒了。短短几天内,星耀残存的几个海外合作项目接连遭遇不明势力的恶意破坏和违约索赔;顾云深旗下寰宇集团的两个重要海外并购案,也因“突然出现的、无法解释的监管障碍”而陷入停滞。
更让人头疼的是,之前那个神秘的“第三方”帮手,似乎也因此暴露了更多痕迹,引来了“夜鸮”更加疯狂的追查和反扑。对方传递来的信息变得极其简短和谨慎,最近的一条只有两个字:【小心。】
“看来是把‘鲶鱼’彻底惹毛了。”林晓月放下报告,叹了口气,把热水袋往怀里揣了揣,“不过也好,他们越是气急败坏,越是说明我们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她揉了揉依旧有些刺痛的太阳穴,感觉大脑像是一台过度超频后快要冒烟的cpU。“就是这‘后坐力’有点大……感觉身体被掏空……顾云深,我这算不算工伤?能不能申请带薪休假?最好还是那种马尔代夫阳光沙滩级别的……”
顾云深看着她那副“我很虚弱需要补偿”的模样,挑了挑眉:“工伤?可以。休假?”他顿了顿,慢条斯理地补充,“等把‘夜鸮’炖了汤,我带你去冰岛看极光。”
林晓月:“……极光?在刚被冰原精神攻击之后?老板,你这员工关怀是不是有点跑偏?而且炖汤是什么鬼?!我们是在演美食番吗?!”
看着她瞬间瞪圆的眼睛和难以置信的表情,顾云深终于低低地笑出了声,连日来的凝重气氛似乎也随着这笑声驱散了些许。
就在这时,林晓月的卫星电话响了,是赵小暖打来的。
“大佬!!”赵小暖的声音充满了亢奋,“神了!你真的神了!那几个之前蹦跶得最欢的家伙真的消停了!虽然网上水军还在,但带节奏的力度明显弱了!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开始有神秘账号在网上发一些关于‘意识科学’、‘维度理论’的科普帖,虽然说得云里雾里,但隐隐好像是在帮我们解释!还有还有,苏瑾姐那首民谣,被一个隐退多年的国宝级老艺术家转发点赞了!我们现在舆论压力小多了!”
林晓月听着电话那头叽叽喳喳的声音,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她瞥了一眼旁边气定神闲的顾云深,心想这里面恐怕少不了这位“幕后黑手”的推波助澜。
“干得不错,小暖。”她鼓励道,“继续保持,但要更加小心。”
挂断电话,林晓月心情好了不少,甚至觉得嘴里那股草药味都没那么难以忍受了。她伸了个懒腰,骨头咔咔作响。
“看来,我们这位神秘的‘朋友’,不仅帮我们挡刀,还在帮我们造势。”顾云深若有所思。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林晓月重新抱起热水袋,像只慵懒的猫一样缩进沙发里,“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谁,想干什么,但现阶段,有帮忙总比没有好。”
下节:新的线索与“充电宝”的野望
短暂的插科打诨之后,严峻的形势容不得他们过多放松。老周那边传来了新的技术分析结果——通过对那些“逻辑炸弹”残骸和之前捕捉到的“第三方”数据流的深度挖掘,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这些技术手段的核心算法,都与二十多年前“启明”计划早期理论框架中,某个被标记为“过于激进”而最终搁置的次级研究方向,有着高度相似的数学内核!
“也就是说,‘夜鸮’和那个帮我们的神秘人,可能都源自‘启明’计划?只是走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林晓月震惊了。这感觉就像是发现正反两派boSS原来师出同门。
“很有可能。”顾云深脸色凝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对令牌和‘摇篮’如此了解,技术层级如此之高。当年的叛逃者,带走的可能不止是资料,还有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这个发现,让整个事件的脉络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复杂。
与此同时,林晓月贴身收藏的令牌,在她精神状态稍微好转后,再次传来了一次比之前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的温热感!虽然依旧微弱,但频率似乎在增加。
林晓月猛地坐直身体,把令牌掏出来,捧在手里仔细观察。它表面的灰翳似乎真的淡了一些,那些细微的纹路在特定光线下,隐约能看到一丝极淡的金色流光一闪而过。
“它……好像在自动充电?”林晓月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眼睛闪闪发光,“难道我就是个人形充电宝?还是说,只要我活着,有信念,它就能慢慢回蓝?”
这个发现让她兴奋不已。如果令牌的能量可以自然恢复,哪怕速度很慢,也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可持续对抗的资本,而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看来,以后得多吃点好的,保持心情愉快。”她郑重其事地对令牌说,“你恢复能量的KpI,就靠我的‘生存质量’了!为了让你早点充满电,我觉得申请提高伙食标准和增加娱乐预算,是非常合理且必要的!”
顾云深看着她对着令牌煞有介事地讨价还价,忍不住扶额。这条咸鱼的脑回路,总是在这种严肃时刻,拐向奇怪的方向。
但不可否认,她那看似不着调的行为下,隐藏着惊人的韧性和乐观。正是这种特质,让她在一次次绝境中,总能找到那一线生机。
王刃已出鞘,虽未竟全功,但寒光已现。而握刀的人,正一边吐槽着“工伤”和“充电宝”,一边磨刀霍霍,准备着下一轮更加激烈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