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空气,与巴黎是截然不同的质地。如果说巴黎的空气中弥漫着历史与咖啡因混合的慵懒浪漫,那么纽约,尤其是在曼哈顿下城金融区附近,流动的则是一种由资本、野心和极致的效率共同酿造出的、冰冷而亢奋的气息。
“星阁”北美总部的临时办公地点,设在哈德逊河畔一栋极具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大厦的高层。视野极佳,可以俯瞰蜿蜒的河流与对岸新泽西的轮廓,以及更远处,如同钢铁森林般密集的摩天楼群。这里没有巴黎奥斯曼建筑的历史感,只有属于全球十字路口的、赤裸裸的现代性与竞争压力。
沈清悦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船只与低空掠过的直升机。她身着一套剪裁极简的深灰色西装,与窗外冷硬的都市线条融为一体。林倩正在她身后,快速汇报着与大都会博物馆前期对接的进展,语气中带着初来乍到的谨慎。
“大都会方面对接的亚洲艺术部策展人,非常专业,但也……非常‘流程化’。”林倩斟酌着用词,“一切都需要按照他们既定的、繁琐的审批流程走,强调‘委员会制度’和‘风险评估’。与我们对接的几位中层,态度客气,但感觉不到巴黎那种对‘新思想’的热情,更像是在评估一个标准的合作项目。”
沈清悦微微颔首,并不意外。“纽约有纽约的规则。这里相信的是体系、数据和契约,而非一时的灵感与激情。我们需要适应他们的节奏,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说话。”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办公室内正在紧张忙碌的团队成员。尽管巴黎的胜利余温尚存,但每个人都清楚,这片新大陆的游戏规则,更为直接,也更为残酷。成功的序曲,往往由最冷静的观察和最务实的行动谱写。
然而,她隐隐感觉到,在这片遵循规则的表象之下,似乎有别的什么东西,在无声地流动,如同哈德逊河底那些看不见的暗流。
适应纽约规则的第一课,很快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首先发难的并非来自文化圈,而是资本市场。
投资事业群负责人李威廉,带着一份刚收到的机密简报,面色凝重地走进了沈清悦的办公室。
“沈总,情况有点不对劲。”他将平板电脑推到沈清悦面前,“我们在接触几家之前对pre-Ipo轮表示出强烈兴趣的纽约本地基金时,接连遇到了反常的阻力。对方要么突然变得含糊其辞,表示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内部评估’,要么就直接提高了报价门槛,附加了极其苛刻的对赌条款。”
他调出数据图表:“更蹊跷的是,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针对我们旗下几家即将并入上市主体的、业绩良好的子公司的负面分析报告。报告数据看似客观,但结论导向性非常明确,都在暗示其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估值存在泡沫’。虽然规模不大,但发布渠道很专业,针对性极强。”
几乎在同一时间,负责政府关系与法律事务的团队成员也汇报了一个异常情况:原本进展顺利的几项在纽约开展业务所需的关键许可或备案,在某个环节被莫名“卡住”,负责审批的官员态度友好,但流程就是无法推进,理由都是“需要更多补充材料”或“跨部门协调”。
这些阻力,分散、专业、且完全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却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收紧。
“查清楚源头了吗?”沈清悦问,声音冷静。
李威廉摇了摇头:“非常隐蔽。做空报告来自几家名不见经传但背景深厚的分析机构。基金那边的态度转变,据我们内线模糊的信息,似乎与一个名为‘黑石基金’……不,不是那个着名的blackstone,是另一个同名但规模小很多、却以作风凶狠隐秘着称的私募基金有关。至于行政阻力……暂时没有明确指向。”
“‘黑石基金’……”沈清悦轻声重复这个名字,在纽约浩瀚的金融海洋中,这像是一尾隐藏在深水下的掠食者,暂时只露出了模糊的暗影。
陆景珩的信息也到了,内容一如既往地简洁:
【纽约水深。阻力非偶然。‘黑石’需重点警惕,其负责人与陆家有些……旧怨。初步判断,是冲着我们来的。】
旧怨?沈清悦眉头微蹙。陆景珩的提醒,证实了她的直觉。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有备而来的针对性狙击。对手隐藏在暗处,熟悉规则,并且手段老辣,旨在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就抬升其资本成本与运营难度,甚至可能动摇投资者信心。
为了打破僵局,沈清悦决定出席一场由纽约一个重要文化慈善基金会举办的高级筹款酒会。这是纽约精英阶层社交的名利场,也是获取信息、拓展人脉的关键场合。
酒会设在第五大道一座私人豪宅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沈清悦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目光。巴黎的成功使她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变量”。她从容地与几位博物馆高层、知名策展人以及收藏家寒暄,姿态优雅,谈吐得体。
然而,她敏锐地察觉到,一些潜在的、原本有意向的合作者,在交谈中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保留和观望。当她不经意间提及正在推进的几个项目时,对方往往会巧妙地转移话题,或者用一种过于官方的辞令来回应。
就在她与一位大都会博物馆的重要理事交谈时,一位身着定制深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年约五十岁上下的男子,端着酒杯走了过来。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眼神却锐利如鹰隼。
“这位一定就是从巴黎来的沈清悦女士吧?久仰大名。”他主动伸出手,自我介绍,“我是‘黑石资本’的迈克尔·索普。”
“黑石”!这个名字让沈清悦心中警铃大作。她面上不动声色,与他轻轻一握:“索普先生,你好。”
“沈女士在巴黎的成就令人惊叹。”索普的语气听不出丝毫敌意,反而像是真诚的赞美,“不过,纽约和巴黎,毕竟是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这里的游戏规则……更注重长期的价值和稳定的回报。有时候,过于耀眼的光芒,反而会吸引不必要的……关注。”
他话语轻柔,却字字暗藏机锋。“不必要的关注”,更像是一种含蓄的警告。
“感谢索普先生的提醒。”沈清悦迎着他的目光,淡然回应,“‘星阁’始终相信,真正的价值,经得起任何规则的检验。我们也乐于在任何市场,用实力来证明这一点。”
索普嘴角的笑意加深了些,但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当然,当然。我很期待看到‘星阁’在纽约的表现。毕竟,这里每天都有新的传奇诞生,也有……旧的传说落幕。”他举了举杯,意味深长地看了沈清悦一眼,便转身融入了人群。
这场短暂的对话,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恶语相向,却让沈清悦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隐藏在暗处的敌意与压力。这个迈克尔·索普,以及他背后的“黑石基金”,就是那股试图阻碍他们纽约征程的暗影。
酒会结束后,坐进回程的车里,林倩忍不住道:“清悦姐,那个索普……”
“他是在宣战,用一种纽约的方式。”沈清悦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声音平静,“他告诉我们,他注意到了我们,并且,不欢迎我们。”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快速分析着当前的局面。资本打压,行政拖延,舆论铺垫……对手编织的网正在收紧。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文化与商业拓展,更像是一场刚刚拉开序幕的、不见硝烟的战争。
“通知所有核心成员,明天上午八点,紧急会议。”沈清悦睁开眼,眸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决断,“我们需要调整在纽约的策略了。既然暗影已经随行,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在聚光灯与阴影交织的战场上,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纽约的序曲,注定不会平静。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