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夜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欧洲古老资本固守的堡垒上空。沈清悦那番关于“新餐桌”与“桥梁”的宣言,伴随着晚宴上经久不息的掌声,迅速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整个欧洲的精英圈层。它像一道强光,穿透了由传统、血统和隐秘规则构筑的迷雾,照亮了许多人心中被压抑许久的、对变革的渴望。
与此同时,陆景珩发动的“规则利刃”攻势效果持续显现。德·洛林家族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潜在的声誉风险,而是实实在在的、步步紧逼的麻烦:重要藏品的合法性官司旷日持久,消耗着巨大的财力与精力;金融网络的“合规性挤压”导致多个关键投资项目受阻,资金流动性日益紧张;政治上的支持也不再铁板一块,一些新兴政治力量开始公开质疑这些古老家族是否已沦为阻碍创新的“既得利益堡垒”。
内忧外患之下,那道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已然布满了裂痕。
让-菲利普·德·洛林坐在他位于巴黎宅邸的书房里,窗外是依旧优雅的城市风景,但他的内心却是一片狼藉。他面前摊开着最新的财务报告和法律风险评估,每一项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继续与沈清悦和她的“星空公约”进行全方位对抗,代价将是德·洛林家族难以承受的。那个东方女人,以及她背后那个冷酷的男人,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将一个选择题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是固执地守着旧日的荣光一同沉没,还是放下傲慢,在全新的格局中,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利的位置?
家族的生存本能,最终压过了个人的骄傲。他拿起那个古老的、象征家族权威的铜铃,轻轻摇动。是时候,进行一场真正务实的谈判了。
这一次的谈判地点,选在了中立国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一处私密庄园。气氛与上次柏林的针锋相对截然不同,虽然依旧凝重,但少了许多无形的硝烟。
第一节:底牌的摊开
沈清悦一方,只有她和一位资深法务。让-菲利普同样只带了一位家族核心智囊。双方都清楚,真正的决策无需人多。
没有寒暄,让-菲利普直接切入主题,他的语气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傲慢,而是带着一丝疲惫的务实:
“沈小姐,柏林的话,我听到了。陆先生的‘提醒’,我也收到了。”他省略了所有修饰,直指核心,“德·洛林家族承认,‘星空公约’所代表的趋势,已不可阻挡。继续对抗,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沈清悦微微颔首,静待下文。
“我们可以停止所有针对‘星空公约’的负面行动,并利用我们的影响力,平息目前的舆论风波。”让-菲利普继续说道,“同时,德·洛林家族及其关联基金会,愿意正式加入‘星空公约’。”
这无疑是巨大的让步。但沈清悦知道,这绝非无条件投降。
“条件呢?”她平静地问。
让-菲利普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的要求:“第一,德·洛林家族需要在‘星空战略决策委员会’中拥有一个席位。第二,公约在欧洲的传统艺术资源整合与相关标准的制定,需充分考虑并尊重我们的经验与意见。第三,关于我们家族目前面临的一些……法律与合规方面的‘小麻烦’,希望陆景珩先生能够高抬贵手。”
这三点,精准地体现了让-菲利普的诉求:权力、话语权以及解决当下的危机。
第二节:原则与灵活性
沈清悦没有立刻回答。她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地看向对方:
“德·洛林先生,欢迎加入。但关于条件,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第一,委员会席位可以给,但决策机制是民主投票,德·洛林家族拥有一票,而非否决权。公约的核心原则——开放、平等、创新——不容动摇。”
“第二,尊重经验不代表垄断话语权。我们建议共同成立一个‘欧洲传统艺术资源特别顾问团’,由德·洛林家族牵头,但其提出的建议需经过委员会批准,并确保其开放性,吸纳其他欧洲机构的意见。”
“第三,”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坚定,“陆景珩先生的所有行动,均在法律框架之内。他无法,也绝不会干预任何独立的司法或监管程序。德·洛林家族面临的‘麻烦’,需要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法律和规则的范围内去解决。这是底线。”
她的回应,既展现了接纳的胸怀(同意给予席位和牵头顾问团),又守住了核心原则(民主决策、开放性原则、法律底线)。她没有因为对方的让步而无限妥协,反而清晰地划出了红线。
让-菲利普的脸色变了几变。他意识到,想在沈清悦这里为家族的“历史问题”求得一道“赦免令”是不可能的。她与陆景珩的默契在于,一个在阳光下构建新秩序,一个在阴影里确保规则被遵守,但绝不逾越规则本身。
沉默良久,让-菲利普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我……接受。”他知道,这已经是能为家族争取到的最好条件。至少,他们保住了在新秩序中的一席之地,而非被彻底边缘化。
协议达成,效应立竿见影。
德·洛林家族加入“星空公约”的消息,如同另一颗重磅炸弹,其震撼程度甚至超过了林枫获得金狮奖。这被广泛解读为欧洲传统艺术资本向新兴力量低头的标志性事件。之前那些仍在观望、犹豫的欧洲机构,此刻再无迟疑,纷纷递交加入申请,生怕错过这班驶向未来的列车。
在德·洛林家族的斡旋下,之前针对“星阁”和沈清悦的负面舆论迅速降温,几家重要的评论刊物转而开始刊登分析“星空公约”模式积极意义的文章。那道无形的壁垒,在它的主要构建者选择加入之后,轰然倒塌。
“星空公约”迎来了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张潮,其成员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和健康,真正具备了“全球性”与“代表性”。沈清悦趁热打铁,迅速推动了“欧洲传统艺术资源特别顾问团”的成立,并按照约定,由德·洛林家族派出的代表担任首任团长。同时,“星空公约”与德·洛林家族旗下数个重要博物馆和基金会达成了深度合作,启动了一系列旨在数字化保存、研究和推广欧洲古典艺术的重大项目。
这是一种精妙的平衡与共赢:德·洛林家族借助公约的平台和科技力量,为其古老的藏品和资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开辟了新的受众和市场;而“星空公约”则通过整合这些顶级传统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生态的内涵,提升了其在学术和高端藏家领域的权威性。
站在日内瓦“星空公约”新设立的欧洲总部办公室内,沈清悦与刚刚结束一场重要会议、风尘仆仆赶来的陆景珩并肩而立,俯瞰着窗外美丽的湖光山色。
“他们妥协了。”沈清悦轻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不是妥协,是进化。”陆景珩纠正道,目光深远,“旧的秩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时,要么被淘汰,要么融入新的生态。他们选择了更聪明的一种。”
“你那边……压力可以收一收了吗?”沈清悦转头看他。
陆景珩微微颔首:“既然他们已经接受了新的游戏规则,自然要给他们适应和生存的空间。规则的目的是建立秩序,而非毁灭一切。”
沈清悦看着身边这个男人,他永远如此冷静、理智,像一座沉默的山,为她挡去最猛烈的风雨,却又从不居功。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窗外,夕阳将湖面染成一片金黄,预示着漫长黑夜后的黎明。妥协不是终点,共赢亦非最终答案。但这标志着,一个由沈清悦亲手参与缔造的、融合了新旧力量、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全球艺术新秩序,已然破晓。女王的加冕之路,扫清了最后一道来自旧世界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