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晴提着她那粉色的小水桶,小心翼翼地、一勺一勺地将凝聚着微弱生机的灵液洒在枯萎的苔藓上。那专注而认真的小模样,充满了治愈人心的力量,也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云舟心中被悲伤与愤怒冰封的某扇门。
他看着女儿,又望向窗外那片死寂的、绵延数千公里的灰黑大地。仅仅依靠这样点滴的浇灌,想要让整个月球恢复生机,恐怕需要千年、万年的时光。他等不了,那些在牺牲中寄予他希望的植物亡魂也等不了。
“晴晴,”苏云舟柔声唤道,将女儿抱起来,让她坐在自己坚实的臂弯里,“浇水很好,但要让整个家都重新变绿,我们得想个更快的办法。”
“更快的办法?”晴晴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是像爸爸变出好多好多花花那样吗?”
“嗯,比那个还要大一点。”苏云舟微微一笑,那双星云眼眸中,不再只有冰冷,而是闪烁起一丝如同星辰点亮般的计璨光芒。他需要一场雨,一场覆盖整个月球、沛然莫御的创世之雨!
他心念一动,直接连接上了远在“方舟”核心深处、几乎与堡垒主控系统融为一体的超级人工智能——天枢。
“天枢,模拟计算,在月球当前环境下,如何高效制造一场全球性、可持续的强降雨,乃至风暴系统。”
几乎在指令下达的瞬间,天枢那冷静无波的电子音便直接回响在他的意识海中,伴随着庞大的数据流与全息模拟图像:
“指令已接收。进行环境参数分析……”
“月球现状:地表气压接近真空,平均温度波动剧烈(-173°c至127°c),缺乏稳定液态水体,大气层极其稀薄(主要成分为氩、氖、氦),几乎不存在水汽循环基础。”
“结论:依靠自然过程形成降水,概率低于0.0001%。需采取非常规能量介入,强行构建局部乃至全球性气象系统。”
“方案模拟:人工台风(气旋)生成。”
“原理概述:”
“1. 能量源:需要巨大且持续的热能输入,加热底层(假设存在)空气,导致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中心。”
“2. 水汽源:月球无水,需额外提供。建议:从冰陨石、两极阴影区水冰,或通过能量合成方式临时生成水分子。鉴于主宰您体内蕴含庞大且复杂的能量,尤其是吸收储存的放射性衰变能、混沌星力,可尝试直接能量-物质转化。”
“3. 动力与凝结:上升的暖湿空气在高层遇冷(月球高空温度极低),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驱动上升气流,形成正反馈。科里奥利力(月球自转产生)虽弱,但仍可促使气流旋转,形成气旋式风暴。”
“4. 具体实施建议:”
“ a. 选址:建议在月球上相对平坦、曾存在大量水冰痕迹的‘风暴洋’区域或‘南海’区域作为初始实验区。”
“ b. 构建‘热能核心’:制造一个高功率能量转换装置,将您提供的辐射能、星力等高效转化为纯粹热能,剧烈加热选定区域表层基质(月壤、岩石),模拟‘暖洋面’。”
“ c. 物质创造与释放:同步启动物质创造程序,从能量中直接合成水蒸气,或激发区域内残留的氢氧元素结合,向加热区上空大规模释放。”
“ d. 引导与维持:持续投入能量,维持热源与水汽源,引导上升气流,利用弱科里奥利力促使其旋转。初步计算,形成覆盖千公里级别的风暴系统,需持续能量输出约等于10^18焦耳\/小时(约相当于每秒释放数十枚大型核弹的能量级)。”
“ e. 技术实现:可利用‘方舟’现有星盟3d打印技术与材料库,快速制造所需能量转换器与物质合成器。”
庞大的信息流在苏云舟脑海中瞬间消化理解。能量?他体内源自反物质爆炸残余、天外陨石以及植物献祭的混沌能量,正愁无处宣泄和精细掌控。技术?有“方舟”和天枢在。目标?再清晰不过。
“分析得很透彻,天枢。”苏云舟在心中回应,“立刻执行。优先在‘风暴洋’区域构建第一个热能核心与物质合成器。材料与制造权限全部向你开放。”
“指令确认。开始调用资源……星盟高精度3d打印机启动……解析能量转换符文矩阵……物质合成模块加载……预计建造时间:27分钟。”
遥远的月球背面环形山内,“方舟”堡垒的某个大型制造舱中,数台造型奇特的、闪烁着幽蓝光芒的3d打印机开始高效运转,无数纳米级材料被精准喷射、融合,一个结构复杂、核心镶嵌着能够承受并转化狂暴能量符文的水晶柱状装置——“热能核心”,正在迅速成型。
苏云舟抱着晴晴,身影一闪,直接瞬移到了“方舟”之外,悬浮在月球荒寂的轨道上。他选定了一个方向,那是天枢计算出的最佳起始点——广阔的“风暴洋”。
几分钟后,一道微小的空间涟漪在“风暴洋”中心区域上空荡开,那个刚刚制造完成的、约莫房屋大小的“热能核心”被精准投送过来,稳稳地悬停在离月面百米的高度。
“爸爸,那是什么呀?”晴晴指着那个闪烁着符文光芒的金属水晶柱问道。
“那是能给月亮洗澡的大淋浴头。”苏云舟用女儿能理解的方式解释道,同时,他抬起了右手。
刹那间,他周身那内敛的星辉骤然变得耀眼!无数道肉眼可见的、混杂着暗灰色、惨绿色、以及一丝不屈金光的能量洪流,如同被束缚了亿万年的狂龙,从他掌心奔涌而出,精准地注入到下方的“热能核心”之中!
这些能量,大部分是之前战斗中吸收、尚未完全驯服的放射性残余与混乱星力,充满了破坏与衰败的特性,正适合被转化利用!
“嗡——!!!”
热能核心表面的符文瞬间被全部点亮,爆发出如同超新星般的炽白光芒!核心内部,复杂的能量回路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将那充满毁灭性的辐射能与混沌星力,粗暴地、高效地转化为最纯粹的热能!
一道肉眼可见的、扭曲着空气的高温射流,如同巨神的吐息,从核心底部喷涌而出,狠狠轰击在下方的月壤上!
嗤——!
没有声音传播,但景象却无比震撼。被高温射流直接命中的月壤瞬间熔化、汽化,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翻滚着熔岩的赤红池沼!恐怖的热量以池沼为中心,疯狂地向四周辐射,加热着冰冷的月壤和稀薄的空气(主要是后期注入的)。
与此同时,热能核心附属的物质合成模块启动,利用部分转化后的能量,强行从虚空中抽取基本粒子,按照水分子结构进行组合!
“嗤嗤嗤——”
大量的、白色的水蒸气开始从核心周围弥漫开来,如同打开了一个通往蒸汽时代的巨大阀门,汹涌地注入到被加热的上升气流中。
热空气携带着巨量水汽,如同失控的热气球,疯狂地向上攀升!而月球高空那接近绝对零度的酷寒,立刻给了这些暖湿气流一个下马威!
凝结发生了!
上升的水汽遇冷,迅速凝聚成无数微小的冰晶和过冷水滴!这些微粒在上升气流中翻滚、碰撞、合并,迅速长大,形成浓密得化不开的、翻滚着的乌云!
这乌云并非地球上的灰黑色,而是在月球惨白阳光和内部冰晶反射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深灰色,内部不时有能量闪电(由混乱能量残余引发)窜动,如同孕育着雷怪的巨卵。
由于月球的科里奥利力极其微弱,形成的风暴系统并非标准台风那样结构紧致,更像是一个不断膨胀、翻滚的、覆盖范围极广的超级热低压云团。但从太空俯瞰,依然能看到一个模糊的、正在缓慢逆时针旋转的涡旋结构在形成——风暴眼的雏形。
“爸爸!云!好大的云!”晴晴在苏云舟怀里兴奋地拍着小手,指着下方那片正在迅速扩张、厚度不断增加、内部电闪雷鸣的庞大云团。
“这还不够。”苏云舟感受着能量输出的稳定,以及第一个风暴系统的初步成型,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一个月球,需要更充沛的雨水,更彻底的洗涤。
“天枢,标记‘南海’区域坐标。同步制造第二个热能核心与物质合成器。”
“指令确认。第二套系统构建中……投送准备……”
半小时后,在月球的另一片巨大洼地——“南海”上空,同样的景象再次上演!又一个“热能核心”被投放、激活,苏云舟体内另一部分躁动的能量被引导注入,炽热的高温射流熔化月壤,巨量水蒸气被合成并释放,第二个庞大的、翻滚着雷电的超级云团开始孕育、膨胀!
从遥远的太空视角望去,月球那银灰色的脸庞上,仿佛同时睁开了两只巨大的、翻滚着深灰色风暴的“眼睛”!两个覆盖范围均超过千公里的庞大风暴系统,在“风暴洋”和“南海”上空疯狂汲取着能量与水汽,不断壮大,它们的边缘甚至开始有相互影响、靠近的趋势!
乌云越来越厚,颜色越来越深,内部蕴含的水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冰晶与水滴在激烈的上升气流中碰撞、摩擦,电荷分离,引发更加频繁和剧烈的内部闪电,照亮了整个云体。
终于,当云层中的水滴增长到上升气流无法托举的时候——
降雨!开始了!
起初是稀疏的、巨大的雨滴,如同炮弹般砸落在干燥、滚烫(被加热区域)或冰冷(外围区域)的月壤上,瞬间汽化或冻结。但很快,雨滴变得密集,连成了线,最终化作了真正的、倾泻而下的暴雨!
这不是普通的雨。雨水中蕴含着微量的、被转化后趋于温和的辐射能量。它们落在死寂的、灰黑的月壤上,浸透那些植物枯萎后留下的残骸与灰烬。
奇迹,在雨水中悄然发生。
一些极其顽强的、深埋在地下的植物根系,或者那些生命力异常强大的物种残留的孢子、种子,在接触到这蕴含着复杂能量与生机的雨水后,竟然开始微微颤动,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绿意,在灰黑的底色下,挣扎着、顽强地探出了头……
苏云舟抱着女儿,悬浮在轨道上,静静地俯瞰着这一切。
双星风暴在月球上咆哮,创世之雨洗涤着战争的创伤。灰色的死亡正在被湿润的深色取代,虽然距离绿意盎然还很遥远,但希望的种子,已然在这狂暴而伟大的自然(人工)伟力下,悄然播撒。
晴晴靠在爸爸怀里,看着下面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的壮观景象,小脸上满是惊叹,她小声说:“爸爸,淋浴好大呀……”
苏云舟紧了紧抱着女儿的手臂,星云眼眸中,倒映着下方那片正在经历重生阵痛的星球,轻声回应:
“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家的灰尘,都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