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聊得热火朝天,忘乎所以。
不一会儿,两人开始交流各自的计谋计策。
比如荀攸就说了一个话题:
“主公曾给攸讲过一个案例,攸觉得此例十分经典。讲得是敌方有两个军队,甲兵五万人,乙兵一万人,二者呈掎角之势……”
“攸觉得,二者既成掎角之势,若要除甲兵,不如声东击西,佯攻乙兵……再在甲兵赶来的必经之路设上埋伏,若其不至,则除乙兵,若其至,则败甲兵于猝不及防之下。”
“如此,可分而破之。”
荀攸一聊起兵法战术,就滔滔不绝起来,双眼放光,表情也变得丰富。
荀攸采用的是围点打援、调虎离山之计。
贾诩肯定地点点头,亦说了自己对此案例的看法:
“诩以为,可用攻心战术。听公达描述此例,二者之间的信任并不牢固,可以离间之计破之,瓦解双方配合的信心。若是二者联结密切,无法离间,亦可派出‘疑兵’,使其漏出破绽……”
离间?这荀攸倒是没想过,他的表情若有所悟。
二者虽然此刻正在“纸上谈兵”,但袁基并不会因此小看二者任何一人。或者说袁基就是因为看好他们每一个人,所以才极力招揽二人。
他此时正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贾诩和荀攸,不时喝几口酒,或抚掌表示赞同。
二人也时不时将袁基拉入话题。
贾诩询问袁基:
“明公对此例如何看?该以何计策破之?”
袁基放下酒杯,坐姿放松地回复:
“公达之计自是不错,基早已夸赞多次。所谓攻心为上,基觉得文和的攻心之计更是极好。”
“若是某面对此局面,则会——攻其必救。打击其后方粮草基地,断其粮道,迫其回防。如此,便可反客为主,攻守之势异也。”
“若其不回防,便一步步蚕食对方资源,迫使其陷入绝境……”
贾诩听闻此计,连连点头。
荀攸已经听过一次,但依旧心生感慨。
——主公深谙兵法,举手投足意气风发,让人忍不住畅想,若其身处战场,指点江山之时,又该是何等风采?
更是忍不住想象,若追随其一起驰骋疆场,又该是何等的畅快。
贾诩和荀攸看向袁基的眼中都闪烁着光亮,他们已经不知多少次感慨——有如此主公,此生何其幸哉!
典韦在一旁吃吃吃。
边吃边听着三人的对话。
虽然他能听懂,但又不能听太懂,可这不妨碍他对三人都产生了敬佩之情。
尤其是袁基,典韦将袁基奉若天人,他简直太崇拜他的主公了。
其他二位先生有谋略、能画策,这是正常的,不然主公为什么要招揽他们?
但主公也有谋略,他觉得“全能”都不足以形容主公!所以典韦一直拿主公当天神对待。
四人就这么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后半场由袁基跳开场舞,另外三人疯狂接舞。
跳得不亦乐乎。
这次大家喝得虽然尽兴,但没像上次一样集体醉倒。
比如贾诩,这次就没用袁基喂,自己将一碗醒酒汤全部喝光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次的汤不难喝的原因。
经历过上次的折磨,袁基已经让厨子改进醒酒汤的口味了。
此次的醒酒汤,虽说谈不上香,但最起码也能喝下去。
四人散场后,各自回房睡觉。
贾诩和荀攸都住在客房里。
典韦依旧住在袁基院内的大厅中。
荀采的院子,府中管事早已为其准备好。汉代男女不能同房,就连夫妻之间除房事之外也得分居,强调活动范围上的分离。
所以袁基说他同典韦待在一起的时间,会比同妻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更长,这并不是假话,而是必然如此。
沐浴更衣后,袁基进入了梦乡。
今夜每一个人都拥有好眠。
……
早晨,屋外天光大好。
今日袁基的行程还是很忙的。
他需要前往官署一趟,登记郎官的官职,再取官服、印绶。
如今袁基不仅有郎官的官职,亦有安国亭侯的爵位。
不过这些只是暂时的,因为再有几个月,就会通过内部的运作,将袁基提至九卿之位。
去完官府后,袁基还需去袁隗府中拜访,这是身为侄子的礼节。
此次去到袁隗府中,袁隗也给了袁基几个礼物,算作对袁基正式进入官场的祝贺。
第一个礼物——是一摞写有袁氏人脉关系网的名单。
里面包含了姓名、官职、籍贯。其下还写有袁隗等人整理的每个人的能力、功绩和其背后的家族势力。
内容十分详尽,袁基越翻越忍不住感慨袁氏人脉网的强大。
第二个礼物是人——
袁氏有很多家将。
许多依附于袁氏的家族,卷不通读书做官的赛道,索性就卷武力赛道。
袁隗这次为袁基准备的家将也是两个历史熟人。
只见身处袁隗府中演武场的两人——
一人膀大腰圆,骑在马上挥舞长枪时,发出阵阵破空声,仿佛有千钧之力。
一人体型匀称,身形流畅,耍动长矛时灵巧又有力度,挥动马槊又换了风格,每一次突刺都稳准有力,仿佛能将敌人扎得浑身窟窿。
二人展示完武力,均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眼带星光地看着袁基。
此二人就是冀州豪强和寒门家族出身的颜良与文丑。
其实袁基对此并不意外。
因为今日见此二人亦有他在背后的努力。
颜良文丑是袁绍在冀州扩张势力时招揽的武将。
以二人的家世,若想当袁基的家将,其实还是有些悬的。
袁基招揽完典韦之后,就开始向某些州郡宣传,投放消息轰炸。
重点表示了袁基用武者,只看其能力,不看家世。
这一宣传,各州的游侠还有武学世家、豪强家族的人都沸腾了。
那可是袁基!
一步登天,跨越阶级的梯子就摆在眼前。
若是放过,他们也太过不知好歹了。
消息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都说袁君礼贤下士、任人唯才。
士族的人听闻也没什么恶语。
毕竟只是家将嘛,武夫,又不是随意任用寒门、豪强家族的士人,这不算太过出格。
此消息正好搭配袁隗要为袁基选家将的消息一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