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带来的微妙变化,如同早春冰面下悄然涌动的一丝暖流,虽然尚未能破开整个冰层,却预示着某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形成。事务所众人心中那份因“深根静流”而生的笃定,也因此更加坚实了几分。
然而,正如老周所料,风,终究是来了。只是这一次,它吹拂的方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夏晓星。在学校里,她总是那个最能敏感捕捉到同学们细微情绪变化的人。这天课间,她悄悄拉住林小满的衣角,小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害怕。
“小满哥哥,”她小声说,“我们班上新转来的那个女生,她……她好像有点奇怪。”
根据夏晓星的描述,那个转校生安静、礼貌,甚至有些过分“完美”。她会主动帮助同学,分享零食,说的话也总是恰到好处地体贴。但夏晓星却“看”到,这个女生周围笼罩着一层极其稀薄、却异常“光滑”的能量场,完美得没有一丝个人情绪的毛刺,所有善意的举动背后,都透着一股……空洞的“复制感”。更让夏晓星不安的是,这女生偶尔流露出的、极其细微的能量波动,竟然让她隐隐觉得……有点熟悉。
“有点像……有点像小满哥哥你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夏晓星努力寻找着词汇,“就是那种……很安静,很包容的感觉。但是……但是是冷的,像……像假的。”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让苏晓调取了那所小学周边的能量监测历史数据,同时自己亲自去学校附近,以“接孩子”的名义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感知。
结果令人脊背发凉。
在那个转校生身上,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噪音”那熟悉的、冰冷的模仿痕迹!但它这次模仿的对象,不再是某种笼统的“善意”或“热情”,而是……而是他林小满近段时间以来,通过“深根静流”所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安定与包容”的频率!
“噪音”在尝试复制他!复制他这个目前对它的“生态级”渗透计划威胁最大的“免疫节点”!
几乎在同一时间,顾小飞也气急败坏地打回了电话。他在送外卖的区域,遇到了一个极其“热心”的便利店店员。那店员不仅主动帮他规划最优路线,还精准预测了几个路口可能出现的拥堵,其分析和建议的能力,简直像是另一个苏晓的翻版!但顾小飞凭着直觉感到不对劲,那店员的“高效”和“精准”背后,同样透着一股非人的、冰冷的“计算感”。
苏晓那边的数据挖掘也传来了更惊人的发现。通过交叉比对近期城市各个角落出现的、大量看似孤立且微不足道的“超常友善”或“超常高效”行为报告,她构建出了一个模糊的分布模型。这些行为散落在城市各处,强度很低,单独出现根本不会引起注意,但其发生地点,隐隐构成了一个……以事务所为中心,缓慢向外扩散的同心圆波纹!
“它在进行大规模的、低强度的‘镜像复制’!”苏晓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它在尝试将你们——小满的‘安定’,我的‘分析’,甚至可能包括小飞的‘热忱’——拆解成行为模板,然后像撒种子一样,在城市中批量‘播放’!”
老周听完所有人的汇报,沉默了很久。他摘下一直戴着的白手套,露出那双布满细微裂纹、却已恢复部分生气的手,轻轻按在冰凉的地面上,仿佛在感受着来自大地深处的震动。
“格(这)招……毒啊。”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它不再直接跟阿拉(我们)抢地盘,也不硬碰硬。它是要……用阿拉(我们)自己的样子,去把阿拉(我们)的路,都堵死。”
试想,当城市里充斥着大量看似与你秉持着相同理念、行为模式却冰冷空洞的“镜像”时,真正的、源于真心的“小事能量”将会受到何等的质疑和混淆?当善意可以被批量生产,当包容变成一种程序化的反应,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基于真实情感连接的信任基础,将被动摇甚至瓦解。
这不再是制造混乱,而是在釜底抽薪!是要从根本上,污染和瓦解“小事能量”赖以生存的土壤!
“它想让我们……‘自污’?”顾小飞倒吸一口凉气。
“比那更糟,”林小满脸色苍白,他感受到了远比西区那次正面冲击更深的寒意,“它想让我们……失去立足之地。当‘真’与‘假’的界限被它用我们的‘形象’模糊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能被扭曲成另一种意义的‘噪音’。”
危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直指核心的方式降临。
他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依靠精准的清除或环境的营造来应对。因为这些“镜像”本身并无攻击性,它们只是存在着,模仿着,如同投入清水中的墨滴,缓慢而持续地污染着“真实”的定义。
“必须找到它的‘模版源’和‘投放机制’!”苏晓斩钉截铁地说,“它要模仿,必然有一个学习和采集我们频率特征的源头。找到它,切断它!”
林小满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中回溯。那冰冷的“注视”,那无声的“扫描”……难道是那个时候?不,或许更早?从他开始尝试“深根”,与城市产生更深共鸣开始,他散发出的独特频率,就已经被它盯上并开始解析了?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他的“深根”本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却可能反过来成为了对手制造“镜像”的蓝本。
老周将手从地上抬起,重新戴好手套,目光扫过陷入沉重气氛的众人。
“慌,没用。”他的声音依旧沉稳,“它学阿拉(们),是因为怕阿拉(们)。它搞这些鬼影子,是因为它自个儿,变不出真东西。”
他看向林小满:“根,扎深了,会招虫子,也会更壮。现在,就是看阿拉(们)的‘根’,够不够硬,能不能分辨得出,哪些是自个儿长的苗,哪些是虫子叼来的假种子!”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股寒意中挣脱出来。老周说得对。“噪音”可以模仿形式,却模仿不了“深根”过程中与这座城市建立的、血脉相连的真实连接,模仿不了每一次“共鸣”背后,对生活本身全部样貌的深切体会与包容。
这不再是能量层面的对抗,更是存在本质的较量。
“它播它的假种子,”林小满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我们,就让我们这片‘土地’,更加肥沃,让真的苗,长得更壮,更醒目!”
镜像已现,真伪之争,于无声处,骤然升级。他们不仅要守护城市免受侵蚀,更要在这场由对手发起的、关于“真实”定义的战争中,守住自身存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