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的明晰化,如同为航船校正了罗盘。事务所内的“旧物活化”工作,从最初略带盲目的收集与测试,转向了更具系统性的“频率图谱”绘制与“记忆密钥”的定向筛选。每一次成功的干扰测试,不仅削弱了“伪谐”场的一个微小局部,更重要的是,为苏晓构建中的那个无形模型,添上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
苏晓的工作台屏幕上,不再仅仅是冰冷的能量流和数据点。此刻,一幅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伪谐领域结构星图”正在逐渐成型。代表不同功能节点的光点(发射节点为黄色,汲取节点为深红色)被标注其上,它们之间由纤细的能量流转轨迹相连,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网络。而在这张星图之上,一层半透明的、代表“伪谐”场整体强度的色块覆盖着,颜色越深,代表那种僵死的“和谐”秩序越强。
更为奇妙的是,在这张星图的边缘,靠近老街的方向,开始浮现出一些微小而闪烁的、颜色各异的“星辰”。这些是已被成功“唤醒”并确认了干扰特性的“旧物之心”在星图上的投影——代表打字机的是一颗散发着稳定白光的星,旁边标注着“信息秩序”;代表老座钟的是一颗规律闪烁的蓝色星,标注“时间韵律”;代表旧暖水瓶的是一颗散发着微弱橙光的星,标注“恒常守护”……每一颗“记忆之星”都对应着一种独特的记忆频率特质。
“看这里,”苏晓用指尖轻点星图上的一个区域,那里是商业区边缘,几个黄色的发射节点和一个深红色的汲取节点构成了一个小型簇群,“我们之前用打字机的‘信息秩序’频率成功干扰了这个发射节点(她指向簇群中的一个黄点),但效果会被相邻节点和这个汲取节点(指向深红点)部分抵消。”
她又将指尖移向代表打字机的那颗白色“记忆之星”,虚拟地将它“拖动”到另一个孤立的、远离簇群的发射节点上方。“而如果对这里使用同样的频率,干扰效果和持续时间都会显着提升。”
林小满站在一旁,凝视着这幅日益详尽的星图,仿佛在观看一场无声的星际战争。他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的“记忆之星”与“伪谐节点”之间,存在着某种属性上的生克关系。“就像配钥匙,不仅要钥匙对,还得锁芯没那么复杂,周围没有备用锁。”他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苏晓点头,“我们需要为不同类型的节点,匹配最有效的‘记忆密钥’,并且优先攻击那些相对孤立、补偿能力较弱的节点,积小胜为大胜。”
老周在一旁,拿着一个刚从街坊那里收来的、外壳坑洼洼洼的旧铜壶,正用软布细细擦拭。他听着两人的讨论,慢悠悠地插话:“打仗光有地图和兵器还不够,得知己知彼,还得会排兵布阵。咱们这些‘老家伙’(指旧物)各有各的脾气,得把它们放在最能施展能耐的地方。”
这番话点醒了林小满。他看向角落里那些沉默的旧物,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更像是一个个拥有独特天赋的“老兵”。“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组合’?”
这个想法让苏晓眼睛一亮。“组合频率?利用不同记忆特质之间的协同或叠加效应?”她立刻调出数据库,开始进行模拟演算,“比如,将‘时间韵律’(座钟)与‘信息秩序’(打字机)结合,是否能产生更强大的规则干扰?或者,用‘恒常守护’(暖水瓶)的特性,来稳固我们自身散发出的‘记忆波纹’,延长其作用时间?”
理论需要实践验证。第一次“组合频率”测试,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目标——一个位于商业区最外围、几乎孤立的发射节点。
首先,林小满同时连接老座钟和那台打字机。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时间韵律”的规律脉冲,与“信息秩序”的清晰结构,尝试将两者融合。起初,两股频率有些排斥,如同不同步的声波,但在林小满专注的调和与“老板”那安抚性的“咕噜”声协助下,它们逐渐找到了一种奇特的共鸣节奏——仿佛带着时间刻度的文字洪流,有序而坚定地涌向目标。
当这股“时序信息流”触及那个孤立节点时,效果远超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记忆!节点的能量波动不仅出现了紊乱的“毛刺”,其本身的闪烁频率也开始变得不稳定,时快时慢,仿佛其内在的“计时”被打乱了,连带着其辐射出的“伪谐”波动都出现了明显的扭曲和衰减!
“成功了!干扰效果提升百分之二百以上!持续时间延长!”苏晓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语气中充满了兴奋。
紧接着,他们又尝试了另一种组合。这次,林小满以旧暖水瓶的“恒常守护”记忆频率为基底,如同为即将发出的“记忆波纹”包裹上一层温暖而坚韧的护盾,然后再叠加打字机的“信息秩序”频率。
当这枚带着“守护”意志的“信息炸弹”撞向另一个节点时,虽然引发的紊乱强度不如“时序信息流”,但其干扰效果却如同附骨之疽,持续不断地侵蚀着节点,使其恢复速度明显减慢!
“不同的组合,适用于不同的战术目标。”苏晓快速记录着,“‘时序信息流’适合强攻破点,‘守护信息’适合持久侵蚀……”
随着一种种组合被尝试、验证,星图之上,那些代表“记忆之星”的光点之间,也开始被虚拟的连线勾勒出来,标志着它们之间已被证实有效的“组合战术”。这张星图,不再仅仅是敌我态势图,更演化成了一幅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共鸣战术图谱”。
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测试和反应,而是开始主动地设计“频率攻击方案”。针对某个特定的节点簇群,应该选用哪几种“记忆之星”,以何种顺序、何种方式组合释放,才能达到最优的干扰乃至瘫痪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林小满对自身“共鸣”之力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精妙。他不再仅仅是唤醒和引导,更像是一个乐团的指挥,协调着不同“声部”(旧物记忆)的起承转合,奏响针对“伪谐”的、充满智慧与力量的破袭之乐章。
“老板”似乎也乐见于此,它在各种被唤醒的旧物之间轻盈踱步,时而用脑袋蹭蹭座钟,时而用爪子碰碰暖水瓶,仿佛在安抚和激励这些“老伙计”,又像是在以其天生的灵性,为这场复杂的“频率交响”提供着最本源的和谐指引。
力量在汇聚,战术在成熟。那幅日益璀璨的“共鸣星图”,不仅指引着方向,更凝聚着信心。他们知道,当星图上的“记忆之星”足够多,当勾勒出的战术连线足够密,便是他们吹响反攻号角,以万千真实记忆之光,彻底点亮这片被“伪谐”笼罩的黑暗星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