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天生表现的很是谦虚,而且也很温和。
“公司是大家的,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它。
你们负责在前面冲锋陷阵,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无论哪一方面,只要你们有要求,公司就会大力支持。
首先资金你们不用担心,只要有需要就像林经理申请。
至于宣传发行问题,刚开始我们渠道不多,不过只要舍得花钱也应该没问题。
慢慢的我们会都补齐的。
最近我们就在和一家报社在洽谈,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拥有一家报社,到时候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宣传阵地了。
还有就是电影公司经常面临的社会上各社团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这方面大家就更不用担心了,我不用说大家也清楚。
总之你们有才能,公司能够提供保障,我们公司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你们也会随之受益。
咱们公司既公平又大方,所有的人不仅有基本工资和奖金,高层还会享受分红待遇。
只要本职工作做得好,收入保证你们少不了。”
蒋天生开始画大饼,不过他这个大饼和普通的大饼不一样是实实在在的。
关于这一点,林国瑞他们几个都十分清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签了协议。
嘉宝公司制度和其他公司不一样,所有的人都是基本工资加奖金高层还有分红,分红和本身的职能密切相关。
只要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收益那是少不了的。
比如说导演,每个月除了有固定工资,他所拍摄的影片放映之后,根据票房确定盈利之后他能够分得盈利5%的分红。
王京之所以最近干劲儿这么足,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拍电影就是为了挣钱。
在邵氏公司的时候,他可没有过这么好的待遇。
对于这部电影他是有信心的,哪怕只是盈利50万,他也会有25,000的分红。
这数量就不少了。
再加上他除了固定工资还有奖金,只要有剧本拍电影,每个月就有奖金。
林林总总加起来,可比在邵氏的时候收入翻了几倍。
这部电影质量确实还算不错,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制作,但是一经放映票房反应非常不错。
香港票房就达到了400万,加上外阜市场,总票房到达了1,000万,公司收入350万。
电影刚开始预定的投资是150万,后来又加了30万的宣发费用,总共是180万。
刨去制作成本,宣传费用,发行费用,总共盈利170万,差不多是一倍的利润。
嘉宝电影公司取得了开门红。
公司挣钱了,公司内部的员工有了收入他们的心思也稳定下来,积极的开展各项工作。
王京马不停蹄的又开始了下一部电影的准备和拍摄工作。
吴语森则是拍摄的更加精细和用心,再加上周润发和迪龙为了证明自己也更加刻苦努力。
就算是为了票房特意请来的张国容也是个好演员,不怕辛苦积极配合。
同时那家一直洽谈的报社也被收购到手中,花了蒋天生500万元。
这家报社原本是一家主要报道严肃新闻和政治经济的媒体,有自己的1栋两层的办公楼,还有一间小型的印刷厂。
蒋天生接手之后。
首先是巩固原先的阵地,加强原本的严肃新闻媒体《香江日报》的建设。
紧接着又新发行了一个新刊号,以百姓生活娱乐为主的《香江晚报》。
并且经过招聘和高薪挖角扩展了公司员工数量,加大了采编力度。
《香江日报》的新闻强调时效性和准确性,《香江晚报》的娱乐内容也强调广泛性和及时性。
刚开始报纸发行肯定是赔钱的,因为蒋天生制定了低价原则。
报纸以极低的价格发售,甚至连新闻纸的钱都收不回来。
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读者群体先一步占领市场。
增加了大量的员工,不光是采编人员,还有发行人员和印刷厂员工的数量都大大的增加了。
光是员工工资每个月都是一大笔钱。
再加上员工人数多了之后,原本的两层办公楼已经不够用了。
蒋天生大笔一挥,又在附近买了1栋3层的小楼。
幸亏现在他资金雄厚,这点钱他还真看不到眼里。
说的这么热闹,总共投资也不过是1,000万罢了。
随着发行工作持续进行,《香江日报》和《香江晚报》两张报纸的读者人群数量越来越多。
尤其是《香江晚报》发展的速度极快。
报纸上不光有市民生活中的各种新鲜事物,还有喜闻乐见的明星娱乐八卦,再加上本身香港人特别喜欢赌博,马经彩票板块也是重点。
总之生活娱乐报纸,就是读者爱看什么,报纸就写什么,一点儿也不矫情。
短短时间内《香江晚报》的发行量就达到了6万份。
第1周发行1万份,第2周发行3万份,第3周发行5万份,第4周就到了6万份。
《香江日报》的发行量也到了4万份,成绩喜人。
当然为采取低价策略,刚开始又没有多少广告收入。
发行数量越多,赔的钱也越多,仅仅一个月足足赔了他300万。
不过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广告收入也缓慢地跟了上来,赔钱的速度也越来越慢。
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覆盖掉成本,甚至是产生盈利。
当然做报纸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是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就能取得成功的。
主要是蒋天生一方面舍得投入,另一方面是找对了人。
他就相信一句话: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干。
如果是他亲自操刀,估计就算是花大价钱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一开始蒋天生就想得明白,他做事绝对不会像老一辈企业家那样,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虽然那样也有好处,就是公司的发展会跟着创办人的节奏进行,公司会一直控制在创办人手中。
但是如果那样,公司不大的时候倒是可以。
公司大了,随着手下的员工越来越多,进行的项目越来越多,再亲力亲为就力不从心了。
虽然蒋天生并不准备搞多么大的事业。
但单单是娱乐集团包括的电影公司,唱片公司,报纸,电台,电视台林林总总的项目也不少了。
如果都一把抓,那还不得累死他。
他的主要身价可不是娱乐这一块,这只是他明面上的身份,还真不值得他投入那么大的精力。
所以从一开始就执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他只做好监督和大方向就行了,其他细节都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