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的事忙完,漫画那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刘照天开始考虑发行漫画周刊的具体事宜。前期定位已明确,他的漫画主要为了卖玩具:《陀螺战士》卖陀螺,《功夫熊猫》卖玩偶,《Yo而且刘照天的定位是卖玩具,所以即使周刊保本或略亏也能接受。黄玉郎清楚香江市场就这么大,一年销售额不过几千万。一旦资金雄厚的刘照天杀入,凭借他不缺钱、内地又能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优势,肯定会挤压自己的生意,甚至很可能取代自己。
断人财路,如 父母。黄玉郎也顾不上刘照天背后有什么关系,一波接一波的手段就不断使了出来。
黄玉郎相信,只要运用商业手段进行竞争,不动用社团势力,刘照天也只能在商业层面与他一较高下。
自己深耕漫画行业多年,而刘照天不过是个刚入行的新人。黄玉郎不认为刘照天能拿出什么有效的应对之策。
他对刘照天可能的反应已做了充分准备。
刘照天果然没有让黄玉郎久等,不久便传出了一则不寻常的消息。
各大主流媒体和娱乐小报同时报道了一则新闻:一群少年模仿漫画《龙虎门》中的打斗场面聚众斗殴,导致多人受伤,甚至波及无辜路人。
报道详细叙述了事件的经过,提到这些少年因沉迷《龙虎门》,从小便立志加入社团。他们不仅嘲笑那些梦想成为医生或律师的同龄人,还向其他孩子勒索保护费,拒交者便会遭到殴打。
文章总结指出,血腥、暴力及色情漫画正毒害青少年,对他们的身心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文末呼吁香江妇女儿童保护协会介入,还香少年一片明朗的天空。
当天上午,一位带有伦敦口音的女士走进新闻出版监管机构,经过长时间密谈,双方达成共识。
黄玉郎原本在家休息,却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
他正要发火,电话那头的员工惊慌失措地喊道:“黄总,出大事了!”
不等黄玉郎开口,员工紧接着说:“黄总,您快打开电视!”
黄玉郎清楚,员工通常不会往他家里打电话,除非遇到无法处理的情况。
想到这里,他赤着脚快步冲进客厅,打开了电视。
屏幕上,葛瑞丝正在严厉批评香江的漫画行业,黄玉郎顿时脸色大变,死死盯着屏幕中的一举一动。
或许许多香江市民对这位女士并不熟悉,但黄玉郎绝对不在其中。作为一个立志成为香江传媒大亨的人,他对香江的重要人物了如指掌。
而这位葛瑞丝,正是他万万不敢得罪的人物。她在上流社会声名显赫,父母和夫家均是伦敦的老牌贵族。
跟随丈夫前来香江就任时,她便怀揣着积攒足够政治资本的打算。
唯有如此,几年后丈夫调回伦敦时,仕途才能更顺畅。
香江圈内流传一句话:宁可招惹沈璧,也别惹这个女人。
为了丈夫的前程,她几乎陷入疯狂。
待那位女士发言结束,负责新闻出版事务的主管人员接过话筒。
只听他说道:“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已经表明了立场。”
“我在此补充我们的观点:目前香江漫画行业犹如一颗毒瘤,虽经数次整顿,却有死灰复燃之势。”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清查充斥暴力、血腥与色情的漫画。”
“为了香江市民的生活环境,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义不容辞。”
说罢,他转身下台,未作停留。
黄玉郎听着,脸色愈发苍白——他没想到主管行业的新闻署竟会亲自下场。
刹那间,他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怎会突然如此?”
“他竟敢这么做?这绝对是刘照天的报复!完了……一切都完了。”
黄玉郎彻底愣住,这局面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他设想过刘照天会如何报复,却没想到对方竟用这种方式!
这一刻,他只觉浑身冰凉。
刘照天的手段太过阴险,借那女人急于搞事的心态,借刀 ,将他推至风口浪尖。
若应对不当,市民的批评尚且事小,一旦全行业整顿启动,他旗下所有漫画无一能幸免。
虽说是整顿,但《龙虎门》自十年前开始连载。
原名本是《小流氓》,因新闻署干预才改名《龙虎门》。
上次不过稍作敲打。
而这次有葛瑞丝紧盯,不闹个天翻地覆绝不会罢休。
他的漫画社整顿后顶多关门停业。
但书店中已发行上百集的《龙虎门》单行本——
一旦被要求全部下架,
赔偿金额将是天文数字。
莫说是他,即便是香江富豪榜上的显贵,也必会肉痛不已。
这次他被刘照天害惨了,是彻底无路可走的那种。
昨晚与他一同回家的女孩,此时也走到了客厅。
眼前男人惊恐的神情令她既感陌生又惊讶。在她记忆中,黄玉郎永远是那样意气风发的人。
三十出头便创下偌大家业,在香江漫画界堪称 风云。
她望着黄玉郎惊慌的模样,轻声劝慰了几句。
可黄玉郎仿佛充耳不闻,慌乱地拾起散落一地的衣物,匆匆往身上套去。
她印象中的黄玉郎向来注重衣着,绝不会连续两天穿同一件衣服。
此刻他夺门而出,衬衫与西裤布满皱褶,显得格外刺眼。
黄玉郎无暇顾及她的心思。
他独自驾车飞驰至公司,大厅里早已聚满了等候的员工。
一位总监快步上前,将登载相关新闻的报纸尽数递上,焦急问道:“老板,事情闹大了,我们该怎么办?”
厚厚一叠报纸让黄玉郎面色愈发惨白。
惊慌与恐惧交织,他突然暴怒,瞪着眼对总监吼道:“怎么办?我哪知道怎么办!你问我,我去问谁!”
厅内员工纷纷低头屏息,只敢偷偷瞥向盛怒的老板。
谁都不愿在此刻触霉头,沦为出气筒。
发泄过后,黄玉郎抹去额角的冷汗,强逼自己冷静。
他重新凝视报纸,喉结滚动,脑中飞速盘算对策。
新闻图片清晰捕捉到少年斗殴的场面,他第一个念头便是有人伪造新闻、设计陷害——否则怎会如此巧合?连拍摄角度都恰到好处。
这篇报道目标明确,矛头直指他本人,甚至毫不避讳地点名《龙虎门》,将舆论火力全数引向他。
手段之狠毒,用心之险恶,令他心惊。
只能说黄玉郎尚未见识过更狡诈的风浪。在后世,这般操控舆论、煽动民意的伎俩,早已被许多人运用得炉火纯青。尤其当网络水军横行,一年若无十数回这般 ,反倒成了稀罕事。
因此,这一次刘照天使出这样的手段,实在是情理之中。
刘照天既然已经出手,如果不将利益最大化,不将黄玉郎彻底击垮,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他要让黄玉郎为暗中与他作对而后悔,要让他明白,玩阴的,黄玉郎根本望尘莫及。
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就连沈璧都得提防刘照天一手。
黄玉郎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前去挑衅,还派人潜入内部调查他们,也真是敢想敢做!
光明正大地竞争,输赢都认,倒也无可厚非。
偏偏他行事不择手段、毫无底线,以前用阴招别人拿他没办法,他就肆无忌惮,这次也算是自食其果。
新闻出版审核机构的会议室内,一场大会正在进行。
领导首先发言:“各位应该都已经看过相关报道。不仅外界群情激愤,葛瑞丝女士的诉求想必大家也清楚。”
“现在香江上下都在呼吁严厉整顿漫画行业,严惩幕后黑手。我们必须以最快时间拿出措施。”
“给葛瑞丝女士一个交代,也给广大民众一个交代。”
说完,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的脸。
这时有人插话道:“署长,我对这件事有一定了解。本质上,这是由私人恩怨引起的。黄玉郎挑衅刘照天,还在刘照天的漫画社收买内奸。”
“所以才引发今天的事。刘照天不过是想借我们的手,一方面报复黄玉郎,另一方面为他的漫画上市扫清障碍。”
“确实如此,他这是拿我们当枪使。”
“没错,那个刘照天最爱生事。”
另有几人附和道。
但也有人冷眼旁观,并不表态。
他们心知肚明,但说出来对他们并无益处,因此选择沉默。
领导见讨论开始偏离主题,便沉声制止:“好了,这些不用多说。不管是私人恩怨还是其他,都与我们无关。”
“漫画行业确实是一颗毒瘤,之前整顿过,现在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报刊上的报道,确实是事实。”
“现在葛瑞丝女士要求我们在限期内下架所有相关漫画。”
“你们在伦敦时也见识过,葛瑞丝所在的协会有多难缠。”
“所以大家别再浪费时间,接到任务的立刻行动,并尽快向民众公布结果。”
布置完具体任务后,他宣布散会,起身离去。
不只是黄玉郎焦头烂额,香江几乎所有的漫画从业者都受到了波及。
最初,《龙虎门》成了众矢之的。
接着,花边小报将战火扩大。
抨击《龙虎门》的同时,上官小宝的《李小龙》也没能幸免。
于是,从黄玉郎开始,再到上官小宝, 一路蔓延。
最终,整个香江漫画界都未能幸免,整个行业都遭到重创。
所有漫画从业者都在痛骂黄玉郎——他一人惹事,却拖累整个行业一同受罪,简直是个灾星。
黄玉郎作为事件中心,处境更为凄惨。
不仅遭到各家协会针对,连官方也亲自下场打击。
连看过报纸的民众,也纷纷对他展开人身攻击。
黄玉郎连公司大门都不敢出,因为外面聚集了各路人马,声势浩大。
不久后,他收到了工商部门的通知。
玉郎图书公司及其出版公司被勒令停业整顿。
《龙虎门》漫画停刊,所有单行本全部下架。
短期内复刊无望,未来能否重新上架,也要看黄玉郎如何应对。
此时公司内部人心惶惶,不少人承受不住压力,纷纷离职。
每天都有外人指指点点,公司门口还聚集着大量抗议人群。
再加上官方的封杀,一时间离职潮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