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李卫国推着自行车走进四合院,又听见贾张氏在中院哭嚎。
她坐在门口,嚷嚷着让老贾显灵,诅咒拐子 ** 。
“也许是贾家缺德事干太多,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李卫国心里冷笑。
李卫国对贾家并无好感,却也未刻意针对,譬如棒梗被拐一事,与他毫无瓜葛。
说起来,贾张氏和贾东旭心胸狭窄。
当年李卫国确有截胡秦淮茹的心思,可那时秦淮茹与贾东旭尚未相好。
然而,贾张氏只因多收了几块彩礼,便翻脸不认人。
那时的李卫国不过是个小学徒,贾张氏逼他道歉赔钱,背地里还四处败坏他名声。
待李卫国与贾家彻底撕破脸,贾张氏更是煽动街坊邻居排挤他,甚至想将他赶出四合院。
后来李卫国的日子越过越好,贾家眼红不已,竟还有脸埋怨他不肯接济。
以德报怨?李卫国可没这兴致。
因此,得知棒梗被拐,李卫国压根没打算帮忙寻找。
李卫国刚到家不久,秦淮茹也回到了四合院,身后跟着傻柱。
这段日子,傻柱没少安慰秦淮茹。
见着李卫国,傻柱立刻阴阳怪气道:“有些人啊,真是冷血无情。
”
秦淮茹默不作声,心中却对李卫国恨之入骨。
以李卫国的人脉,若他肯出手,说不定早就找回棒梗了。
“蠢货。
”李卫国轻蔑一笑。
傻柱还有脸指责别人?他自己早已声名狼藉。
堂堂厨子沦落到扫大街,却不知反省。
若不是傻柱总接济秦淮茹,或许他早已娶妻生子,过上安稳日子。
连何雨水都被他连累——往后谈婚论嫁,旁人一打听是傻柱的妹妹,怕是要皱眉摇头。
至于傻柱自己找对象?更别提了。
秦淮茹只需对他露个笑脸,让他摸下手,傻柱就能乐呵半天。
这般德行,哪个女人嫁给他都是遭罪。
待傻柱和秦淮茹步入中院,贾张氏也不嚎哭了,转而恶狠狠瞪着傻柱。
即便贾东旭真死了,她也绝不容许秦淮茹搞破鞋。
要说傻柱和秦淮茹清清白白,贾张氏倒还信几分。
毕竟她清楚秦淮茹的为人,也了解傻柱的脾性。
但若换作许大茂,贾张氏可就不信这套说辞了。
“张大妈,秦姐今儿转正了。
”傻柱对贾张氏说道。
听闻秦淮茹转正,贾张氏顿时精神一振。
秦淮茹原先是学徒工,转正后便是一级钳工,月薪能有二十七块五。
虽说只多了不到十块钱,却也能让贾家松快些。
“你真转正了?”贾张氏盯着秦淮茹,非要亲耳听到才作数。
“转正了。
”秦淮茹答道。
实际上,秦淮茹的技术并未达标,厂里破例让她转正,不过是出于同情罢了。
得知秦淮茹转正的消息,贾张氏心里更踏实了,这下更不用担心秦淮茹会和傻柱走到一起。
如今的傻柱就是个扫大街的,每月工资只有十三块多,秦淮茹的工资却是他的两倍。
况且,傻柱每个月还得给贾张氏十块钱。
以秦淮茹的精明劲儿,哪会瞧得上傻柱这穷光蛋?要是傻柱还在轧钢厂当大厨,每月能挣三十多块,那秦淮茹倒说不定愿意嫁给他。
既然秦淮茹转了正,每月能拿二十七块五,让她交五块钱给我也不算多。
贾张氏暗自盘算着。
要不是棒梗被人拐跑了,她也不会要这么多,三两块钱就差不多了。
傻柱每月给十块,加上秦淮茹的五块,就是十五块进账,再加上她自己纳鞋底卖也能挣个三五毛。
秦淮茹指不定哪天就改嫁,贾张氏可不敢把养老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得给自己攒点棺材本。
再说她吃止疼片成瘾,这也得花钱,偶尔还得偷偷开个荤打打牙祭。
见贾张氏在那儿眼珠子直转,秦淮茹就知道准没好事。
自从嫁进贾家,但凡跟这老婆子沾边的事就没一件顺心的。
当初没嫁过来时,贾张氏装得那叫一个和蔼可亲,简直把她当亲闺女疼,这也是秦淮茹选择贾家的原因之一。
可谁承想都是装的,早知这婆婆这般刻薄,就算贾家条件比李卫国强,她也不一定嫁过来。
如今看透这老婆子的为人,却是悔之晚矣。
淮茹啊,妈跟你商量个事。
贾张氏堆着笑脸说道。
您说。
秦淮茹心里早就有数。
她又不傻,比这老太婆精明多了。
今天转正的事被她知道,肯定要伸手要钱。
你这都转正了,往后每月给我五块钱吧。
我也好给小当和槐花买点零嘴,你要是加班,我还能去买个菜。
贾张氏说得冠冕堂皇。
五块?秦淮茹一惊,原以为顶多要个两三块,没想到张口就是五块。
至于说什么给孩子买零食、给家里买菜,秦淮茹半个字都不信——这婆婆什么德行她还不清楚?
妈,我每月给您一块吧。
傻柱不是每月都给您十块吗?秦淮茹想了想回道。
傻柱给的那是棺材本,不能动!你现在一个月二十七块五,必须给我五块!贾张氏顿时拉下脸来。
那张刻薄相一露,才是贾张氏的真面目。
贾张氏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过分。
秦淮茹每月给她五块钱,加起来也能超过二十块,比以前强多了。
棒梗没了,家里少了孩子的开销,学费、新衣服这些都不用再操心,又能省下一笔钱。
“张大妈,您这也太不讲理了,秦姐难道不养您老?还攒什么棺材本?以后我每月直接给秦姐十块钱。
”傻柱看不过去,他实在不忍心看秦淮茹受委屈。
听了傻柱的话,秦淮茹心里一喜。
要是傻柱每月给她十块,就算给贾张氏五块也无所谓,自己还能剩下三十多呢!
“你这傻子,你敢!”贾张氏恶狠狠地瞪着傻柱。
“我怎么不敢?是您不讲理在先,既要秦姐养老,又要攒棺材本,您就没干过人事!”
“要我说,就是您缺德,克死了贾叔,害得贾东旭残废,连棒梗都被拐跑了。
”
“您还是积点德吧!”
“以后我每月给秦姐十块,秦姐就给您一块,就这么定了。
”
贾张氏原本盘算着每月能拿十五块,可傻柱这么一闹,她只能拿一块,这哪行?
她气得直跳脚,追着傻柱就要打,可她腿脚不利索,根本碰不到傻柱。
最后,贾张氏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嚎:“老贾啊,你把傻柱带走吧!”
傻柱脸黑了。
秦淮茹也黑了脸,恨不得撕烂贾张氏的嘴。
最终,秦淮茹提议让傻柱继续每月给贾张氏十块,她自己再添两块,贾张氏这才勉强接受。
于莉、于海棠和何雨水都凑过来看热闹。
李卫国却没来。
自从棒梗失踪,贾家就没消停过。
于海棠几乎天天来中院瞧热闹,贾张氏也从没让她失望过。
她嗑着瓜子,笑得格外开心。
刘光齐和阎解放也站在于海棠旁边。
阎解成还没对象,相中了于海棠,刘光齐如今单身,也对她有意思。
刘光天虽然也喜欢于海棠,却不敢跟大哥争。
别看刘光齐窝囊,收拾弟弟们却毫不手软。
刘海中和二大妈终究偏疼大儿子。
于海棠心气儿高,瞧不上刘光齐这窝囊废,阎解成也入不了她的眼。
再说了,阎解成是李卫国的徒弟,李卫国又是于海棠的姐夫,要是她和阎解成好上,这辈分可就乱了。
京城人最讲究这个。
阎解成和于海棠要处对象的话,辈分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只不过稍显麻烦。
“贾张氏真够厚脸皮的。
”于海棠悄悄对何雨水说。
“她就是个老泼妇。
”何雨水不屑地撇撇嘴。
于莉望着秦淮茹,心里暗自庆幸,亏得秦淮茹嫌贫爱富,当年李卫国条件差,否则哪轮得到她于莉过现在的舒坦日子。
于莉对眼下的生活很是知足。
看够热闹后,她便回家了。
李卫国独自在家照看两个孩子。
两个小家伙如今闹腾得很,收音机必须搁在高处,稍不留神就可能被他们弄坏。
剪刀之类更要收好,要么放高处,要么锁抽屉里,绝不能让他们摸到。
傻柱独自在家生闷气。
每月给贾张氏十块钱本就让他窝火,他本想把这钱给秦淮茹,可贾张氏撒泼打滚,秦淮茹也没辙,只得让他继续按月交钱。
至于秦淮茹,转正后每月要给贾张氏两块钱。
若不是傻柱替她说话,这笔钱恐怕得涨到五块。
因着秦淮茹今日转正,贾家饭菜格外丰盛:白面馒头、韭菜炒蛋,配野菜汤和白菜帮子,算是开了荤。
这年头不过年不过节能吃上这些,已算奢侈。
若非有系统傍身,李卫国也不可能天天吃肉。
再看傻柱的晚饭——两个窝头配咸菜,寒酸得很。
堂堂轧钢厂大厨混成这样,令人唏嘘,但也是他自作自受。
虽说成分好又有手艺,可他名声太臭。
若不是聋老太太帮忙,连扫大街的活儿都轮不到他——谁让他坐过牢呢?
劳改犯的污点伴随终身,带着案底找工作难如登天。
何雨水如今也疏远傻柱,同学们背后都叫她“劳改犯的妹妹”。
连院里邻居都受牵连——毕竟跟劳改犯同住一个院。
要不是聋老太太护着,傻柱早被赶出去了。
啃着窝头,傻柱闻到易中海家飘来的糖醋排骨香。
“这一大爷家快赶上李卫国家了。
”他嘟囔着。
自打有了养子,易中海夫妇花钱大方多了,不再整天抠搜着攒养老钱。
一大妈因有了儿子,精气神足了,看病次数锐减,反倒省下不少钱。
易家屋里,二愣子正啃着排骨。
易中海夫妇笑眯眯瞧着,满脸欣慰。
“别急,慢慢吃。
”一大妈满脸慈爱。
“这排骨酸甜可口,真美味。
”二愣子边吃边说。
“爱吃下次还给你做。
”易中海笑着接话。
“你就惯着他吧。
”一大妈嗔怪地瞥了老伴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