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药妆升级,面脂现世
初夏的晨光透过药坊后院的窗棂,落在苏婉清面前的木桌上。桌上摆着研磨好的杏仁粉、晶莹的蜂蜡块,还有一小瓶泛着淡粉色光泽的玫瑰花精油——这是她准备研发新一季药妆的材料。自从县城分店的装修提上日程,她就想着丰富药妆品类,如今药皂和玫瑰花露的口碑已经打响,若能再添一款滋养型面脂,就能形成完整的护肤线,正好契合夏季后皮肤易干燥的需求。
“姑娘,这杏仁粉磨得够细了吗?”小草端着刚过滤好的灵泉水走进来,看着桌上堆得像小山似的材料,眼里满是好奇,“您说的这‘面脂’,真能让皮肤变嫩啊?”
苏婉清拿起一勺杏仁粉,指尖捻了捻,细腻的粉末瞬间散开:“还得再磨两遍,越细越容易吸收。”她接过灵泉水,倒入瓷碗中,又舀了两勺杏仁粉进去,“你忘了刘婶上次说,她用了玫瑰花露后,脸上的干皮少了很多?这面脂加了杏仁和蜂蜡,滋润度比花露还高,尤其适合秋冬用,咱们现在做出来,正好能赶在县城分店开业时推出。”
说话间,她将瓷碗放在小火上慢慢加热,不时用银勺搅拌。灵泉水的温润渗入杏仁粉中,渐渐熬成了半透明的糊状,再加入切碎的蜂蜡块,原本稀薄的糊状物慢慢变得浓稠,空气中弥漫开杏仁的清甜与蜂蜡的醇香。苏婉清仔细观察着质地,待蜂蜡完全融化,又滴入三滴玫瑰花精油,银勺搅动的瞬间,淡粉色的油花在膏体中晕开,像揉进了一片春日的晚霞。
“哇,好香啊!”小草凑过来,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比镇上胭脂铺卖的香膏还好闻,摸起来肯定也舒服。”
苏婉清将熬好的面脂倒入提前准备好的白瓷盒中,放在阴凉处冷却:“等凝固了,你也试试。这面脂不用铅粉,全是食材和草药做的,用着放心。”她心里清楚,古代女子用的胭脂香膏多含重金属,长期用会伤皮肤,而她这款面脂靠的是杏仁的滋养、蜂蜡的锁水,再加上灵泉水软化肌肤的功效,既安全又有效——这正是她做药妆的核心,用“药食同源”的理念打破传统美妆的局限。
接下来的三天,苏婉清反复调试配方。第一次因为蜂蜡放多了,面脂凝固后太硬,涂在手上像蜡块;第二次杏仁粉比例失衡,膏体过于稀薄,锁水效果大打折扣。直到第四天清晨,当她将新熬制的面脂涂在手腕上,细腻的膏体瞬间化开,皮肤摸起来又滑又软,还带着淡淡的玫瑰香时,才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分装了五盒面脂,第一时间送到了刘婶等老主顾手中。刘婶是镇上出了名的“爱美妇人”,之前买过玫瑰花露,逢人就夸,这次接过面脂,当场就涂了些在脸颊上,对着铜镜照了又照:“哎哟,这肤感绝了!比我去年托人从京城带的香膏还滋润,婉清姑娘,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不出苏婉清所料,三天后,刘婶带着四个妇人找上门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急切:“婉清姑娘,这面脂还有吗?我用了三天,脸上的干纹都浅了,我家那口子昨天还说我看着年轻了呢!”
“是啊是啊,我儿媳妇怀孕了,不敢用别的香膏,你这面脂她说用着舒服,让我再买两盒!”
苏婉清笑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面脂,刚要开口报价,药坊门口突然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几个原本想进店的妇人停下脚步,皱着眉议论:“听说这面脂加了害人的香料,用久了会烂脸,还是别买了……”
“我也听说了,是王氏说的,她说她亲眼看见苏姑娘往面脂里加不知名的粉末,指不定是什么脏东西呢!”
刘婶一听就急了,撸起袖子就要跟人理论,却被苏婉清拦住了。她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只见王氏正躲在街对面的茶馆门口,假装喝茶,眼角却时不时瞟向药坊,嘴角还挂着一丝得意的笑——不用想也知道,这谣言是她传出去的。
小草气得脸都红了:“姑娘,王氏太过分了!上次偷配方被打脸还不够,这次又来造谣!咱们跟她理论去!”
苏婉清却摇了摇头,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别急,她越是造谣,越说明她怕咱们的面脂卖得好。现在跟她吵,反而落了下乘,咱们得用事实让她的谣言不攻自破。”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王氏之所以敢造谣,无非是料定普通百姓不懂面脂的成分,只要她当众展示制作过程,让大家亲眼看到原料都是常见的食材,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当天下午,苏婉清就让伙计在药坊门口搭了个简易的展示台,将杏仁、蜂蜡、玫瑰花精油一一摆出来,还特意放了一碗灵泉水。路过的百姓好奇地围过来,王氏也挤在人群里,眼神阴鸷地看着,想看看苏婉清要耍什么花样。
苏婉清拿起一把杏仁,对众人说:“大家都知道,杏仁能润肺,磨成粉敷在脸上还能滋养皮肤;这蜂蜡是养蜂人那里收来的,平时用来做蜡烛、封酒坛,安全得很;玫瑰花精油更是咱们药坊自己蒸馏的,大家之前买的玫瑰花露里就有。”她说着,当场用石磨研磨杏仁,雪白的粉末落在瓷碗里,引来一片惊叹。
接着,她将杏仁粉倒入灵泉水中,放在小火上熬煮,又当着众人的面加入蜂蜡和玫瑰花精油,一边搅拌一边说:“大家看,整个过程没有加任何不知名的粉末,都是平时能见到的东西。要是真有害,我怎么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
熬好的面脂刚冷却,苏婉清就拿起小勺,递给之前质疑的妇人:“这位大姐,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先试试,看看是不是像谣言说的那样会伤皮肤。”
那妇人犹豫了一下,接过小勺涂在手上,指尖轻轻揉搓,瞬间就感觉到皮肤变得细腻光滑,淡淡的香味也很好闻。她惊喜地睁大眼睛:“这面脂真好!摸起来又软又润,一点都不刺激!王氏说的果然是假的!”
围观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指责王氏造谣。刘婶更是直接走到王氏面前,叉着腰说:“王氏,你自己没本事赚钱,就见不得别人好!上次偷配方做坏药皂,这次又造谣,你良心过得去吗?”
王氏被说得满脸通红,想反驳却没人信她,只能在众人的指指点点中,灰溜溜地挤出人群,快步溜走了。
看着王氏狼狈的背影,苏婉清笑着对众人说:“这面脂定价四十文一盒,今天试买的顾客,还能送一小瓶玫瑰花露小样。”
话音刚落,百姓们就排起了长队。刘婶一下子买了五盒,说要送给县城的亲戚;之前质疑的妇人也买了两盒,还特意跟苏婉清道歉。不到一个时辰,准备好的五十盒面脂就卖光了,还有十几个百姓交了定金,约定三天后来取货。
更让苏婉清惊喜的是,傍晚时分,县城富户张老爷的管家找上门来,递上一张订单:“我家夫人用了刘婶送的面脂,很是喜欢,让我来订二十盒,下个月老爷要去京城,还想带几盒送给京城的朋友。”
送走管家,小草兴奋地抱着钱匣子,跑到苏婉清面前:“姑娘!今天卖面脂赚了二两银子!加上之前的药皂和玫瑰花露,咱们日均流水都突破六两了!照这个势头,县城分店开业后,肯定能赚更多!”
苏婉清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笑。从摆摊卖药膳到如今研发出三款药妆,形成完整的护肤线,她靠的不仅是灵泉的助力,更是对“需求”的精准把握——知道百姓怕劣质成分,就当众展示制作过程;知道富户追求品质,就用最好的原料提升质感。而王氏的造谣,反而成了面脂的“免费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了“婉清药妆”的可靠。
她转头看向后院,萧墨尘正帮着伙计搬运明天制作面脂的原料,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身影。想起前几天他说要陪自己去县城处理分店的事,苏婉清心里暖暖的——有这样可靠的人在身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有信心克服。
而此刻,躲在自家屋里的王氏,正对着空荡荡的桌子发脾气。她原本以为造谣能让苏婉清的面脂卖不出去,没想到反而帮她赚了更多钱,心里又气又恨,却又想不出别的办法。突然,她眼睛一亮——既然苏婉清的药妆这么赚钱,她不如再找机会偷一次配方,这次一定要做得隐蔽些,让苏婉清吃个大亏。
王氏不知道的是,她的这点心思,早就被苏婉清猜到了。苏婉清在整理配方时,特意将核心步骤记在心里,写在纸上的配方都做了细微的改动,就等着王氏再次上钩——对付这种贪婪又愚蠢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一次次偷鸡不成蚀把米,直到彻底失去作恶的底气。
夜色渐深,药坊里的灯还亮着。苏婉清坐在桌前,写下县城分店药妆区的规划,想着等面脂的产量稳定后,再研发一款适合夏季用的清爽凝露。她的事业就像这漫漫长夜中的灯火,虽然会遇到风雨,却始终明亮,一步步照亮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