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华山之巅群雄激战、论剑定鼎的同时,云雾山庄的主人周易,已准备独自离开了秋浦河畔的世外桃源。
水榭内,周易看着眼前四位容颜依旧、却眉宇间写满忧色的女子,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更改的决断:“我《九曲十八弯》功法已至第七曲巅峰,第八曲的突破契机已然显现。然此境玄奥,非闭死关可成,需入红尘,于天地间寻觅机缘与感悟,或许还需一些特殊的外物资源相助。我需离开山庄一段时日。”
他没有提及魔种,那只会让她们徒增恐慌。以突破第八曲为理由,最为妥当,也确实是他的目标之一——唯有达到更高境界,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魔种隐患。
然而,四女与他相伴百年,对他气息心思的感知早已细腻入微。
阿碧闻言,纤手下意识地抓紧了衣角,秋水般的眼眸中漾起层层忧虑。她心思最为细腻敏感,虽未察觉具体异常,却总觉得公子此次出关后,那份超然物外之下,似乎隐藏着一丝极深极重的疲惫与某种难以言喻的紧绷感,与他往日即将突破时的圆融自如有所不同。她柔声道:“公子……第八曲突破定然艰难,可否让阿碧随行侍奉?也好有个照应……”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黛绮红清冷的眸子更是深深地看着周易,她修炼的功法偏寒,对气息的感知尤为敏锐。她隐约察觉到,公子体内似乎潜藏着一股与她同源却更加深邃、更加冰冷邪异的气息,那气息偶尔的波动,让她都感到心悸。她不像阿碧那般委婉,直接清冷开口:“公子,你气息似有滞涩,隐有寒痹之兆,可是修炼出了岔子?独行万里,恐有不妥。”她的目光仿佛要看进周易心里。
就连性情相对单纯的阿青,也撅起了嘴:“公子,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你一个人出去多危险!要不让郭岩或者龙云那小子回来陪你一起去?”
紫儿虽未说话,但那双充满生机与慈悲的眸子里,也满是化不开的担忧,她默默地将几个装满各种灵丹妙药的玉瓶塞进周易袖中。
周易心中温暖,却更是坚定了不能拖累她们的决心。他微微一笑,笑容依旧那般令人安心,轻轻拂去阿碧眉间忧色,又对黛绮红道:“红儿多虑了,只是功法临近突破的正常波动罢了。此行感悟天地,需心无旁骛,独自一人反而自在。你们安心留在山庄,替我守好家,便是对我最大的助益。”
他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四女深知他一旦决定,便难再更改,只得将万千担忧埋在心里,默默为他准备好行装。
最终,周易还是孤身一人,踏着秋浦河的晨雾,离开了云雾山庄。青衫背影渐渐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仿佛融入了那苍茫的天地之间。
四女伫立在山庄门口,久久不愿离去。阿碧轻轻拨动琴弦,一曲《盼君归》如泣如诉;黛绮红周身寒气微溢,显是心绪不宁;阿青抱着剑,望着远方发呆;紫儿则默默祈祷,愿天地神灵庇佑公子平安。
而离开山庄的周易,脸上的温和笑意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凝重。
他深知体内魔种与乔北溟执念融合后的隐患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第七曲巅峰的功力虽能暂时压制,却如同筑堤拦洪,终非长久之计。一旦魔种彻底完成融合并发作,其反噬之力足以湮灭他的神智,届时他将不再是周易,而是一个拥有他全部力量与记忆的、彻头彻尾的“乔北溟二代”,那将是比任何外敌都可怕的灾难。
枯坐山庄闭关,已无意义。他需要走出去,去这广袤的天地之间,寻找那一线缥缈的生机。
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原大地的各个角落,追寻着冥冥中的一丝感应,探索着那些蕴含着天地极致力量或古老奥秘的奇异之地。
他曾深入南方酷热之地,踏入火山熔岩之境。站在沸腾的岩浆湖畔,灼热的气浪扭曲空气,硫磺的气味刺鼻难闻。极致的阳火之力试图侵入他体内,却引得那至阴至寒的魔种剧烈反抗,冰火交冲之下,几乎令他经脉寸断。他不得不用第七曲功力强行护住心脉,在此地枯坐七日,体悟那毁灭中孕育的磅礴生机与极阳之力,试图以此中和魔种的阴寒,收效甚微,却对“刚柔”、“阴阳”的转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曾北上大漠,在浩瀚无垠的死亡沙海中独行。烈日灼心,黄沙漫天,极度的干旱与死寂笼罩四野。在这里,魔种似乎变得异常安静,仿佛与这死寂之地产生了某种共鸣,那是一种万物终结的寂灭之意。周易感受着这份寂灭,心中警醒,这并非他追求的道路,若沉溺于此,恐会加速魔种对生机的侵蚀。但他也于此领悟到“寂灭”并非终点,或许暗藏着“涅盘”重生的可能?
他曾循着古老传说,找到深山大泽中的上古遗迹。断壁残垣间,刻画着早已失传的符文与图腾,残留着遥远时代的气息。他试图从这些古老痕迹中,解读出不同于当今武学的、或许更接近天地本源的力量运用法门,希望能找到净化或剥离魔种的方法。虽大多残缺不全,难以窥其全貌,却偶尔能得一鳞半爪的启发,融入自身对《九曲十八弯》的思考中。
他曾潜入极北苦寒的万年冰窟。那里的寒冷,远比乔北溟古墓中的死寂寒气更加纯粹、更加自然。魔种于此如鱼得水,异常活跃,甚至试图引纳这天地极寒之力壮大自身。周易艰难地维持着清醒,一边压制魔种的躁动,一边仔细体悟这自然极寒与魔种阴寒的区别,试图找到其中那细微的、关乎“生机”与“死寂”的差异点。
他也曾拜访一些隐世的道观、古刹,与那些真正避世修行、不问红尘的高道神僧坐而论道。不谈武功,只论哲理,探讨心性修为、天人感应、斩灭心魔之法。这些交流虽不能直接提升功力,却时常能在他困顿之时,为他点亮一盏明灯,让他对自身处境有更超然的认知。
一路风尘,一路孤寂。
他餐风饮露,栉风沐雨,时而如同苦行僧,时而又如飘萍浪子。见过了世间百态,山河壮丽,也感受到了民生多艰,江湖风雨。
体内的道魔之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有时魔念上涌,他会不受控制地流露出冰冷漠然的眼神,甚至偶尔会对一些不开眼的毛贼匪类施以雷霆手段,过后却又陷入深深的自省。有时玄功占优,他便灵台清明,于山水古迹间有所感悟,功力与境界愈发圆融。
他不知道答案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压制这魔种多久。但他从未放弃。
因为他知道,秋浦河畔,还有人在等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