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星汉号再度出航,目标并非遥远的未知星域,而是基于破译的星图,前往太阳系内另一处被“守望者”标记为 “灵能富集区” 的坐标——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边缘,一处特殊的引力平衡点。据数据库记载,那里因特殊的宇宙环境,长期弥漫着温和的灵能粒子流,疑似某个已消散的微型灵脉残迹,对灵能修炼和某些精密灵能设备的调试有极大裨益,且风险评级为“低”。这正是进行短期适应性训练的绝佳场所。
决议既下,格物院与星汉号立刻忙碌起来。
月英需暂时离开中枢,此行意义重大。她与诸葛亮进行了长达数日的详细交接,将国内研发项目的督导、资源调配等权限暂时移交,确保她离开期间格物院与“紫微号”工程仍能高效运转。同时,她在星汉号上专门规划出一处区域,改造成临时的 “移动实验室” ,将她研究“现实稳定锚”和“法则干扰器”所需的核心设备、资料以及那台与她深度绑定的水晶运算核心,部分移植上舰。
周瑜则下令对星汉号进行针对性调整,强化了生活区的舒适性与实验室的能源供应及安全防护。他亲自检查舰船状态,确保万无一失。
出发之日,星汉号再次屹立于发射坪。与以往不同,此次月英的本体,身着特制的、兼具防护与灵能传导功能的银白色舰员服,与周瑜并肩立于舰桥指挥席旁。这是她首次以乘员身份,正式踏上这艘由她亲手设计、参与锻造的星舰,心情难免有些激荡,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
诸葛亮于地面相送,羽扇轻摇,目光中带着信任与嘱托:“月英,此去安心。国内有亮,一切无忧。公瑾,月英与星汉号,便托付与你了。”
周瑜郑重点头:“孔明放心。”
“启航!”
星汉号再度冲天而起,冲破云层,驶向幽暗的星空。
舰桥内,月英很快进入了状态。她并非只是乘客,而是立即投入到工作中,通过移动实验室的设备,实时监测星汉号在宇宙环境下的各项灵能参数,尤其是舰载灵核与外部灵能环境的交互数据。
“果然,宇宙中的灵能虽稀薄,却更为纯粹原始,与地球受生命磁场影响的灵能有所不同。”月英一边记录,一边与周瑜交流,“在此环境下修炼,或许能有新的感悟。对‘现实稳定锚’理论中关于‘本源秩序’的部分,也可能有更直观的理解。”
周瑜感受着舰体在虚空中的航行,赞同道:“不错。开拓之真意,亦在于认知边界的不断扩展。这片星辰大海,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
航行途中,月英并未一直待在实验室。她在周瑜的陪同下,熟悉星汉号的每一个关键区域,从引擎室到武器阵列,从观测甲板到船员生活区。她以设计者的眼光,结合实际使用体验,提出了不少细微的改进建议。两人就星舰操作、灵能应用、未来战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彼此的了解与默契在专业的交流中愈发深厚。
偶尔,当星汉号巡航至一片特别宁静的空域,关闭部分外部灯光时,月英会站在巨大的舷窗前,凝望窗外无垠的星空与远处巨大的木星条纹。那浩瀚、寂静而又壮丽的景象,带给她的震撼远非地面观测可比。
“很美,也很……孤独。”月英轻声道,仿佛怕惊扰了这片亘古的宁静。
周瑜走到她身边,同样望向深空,目光却锐利如炬:“但正因为有文明与生命的存在,这片孤独的星空,才被赋予了意义。我们的征途,便是要将文明的火光,点亮更多黑暗的角落。”
月英侧头看向他坚毅的侧脸,感受到他话语中那份坚定的开拓意志,心中微微一动,先前那丝因浩瀚而产生的渺小与孤独感,似乎被这股昂扬的意志驱散了不少。
经过数日航行,星汉号终于抵达目标区域。果然,传感器显示此处的灵能粒子浓度明显高于常规空间,如同星空中的一片“温泉”。星汉号缓缓调整姿态,准备开始在此进行预设的修炼与设备调试任务。
然而,就在星汉号即将泊入预定位置时,月英面前的灵能监测仪突然发出了异常波动警报!
“检测到非自然灵能汇聚!源头……来自前方那颗编号cY-7的矮行星背后!”月英立刻示警。
周瑜眼神一凝:“全员警戒!护盾提升!侦察单元前出!”
星汉号瞬间进入临战状态,庞大的舰体悄然隐匿于小行星的阴影之中。月英的首次随舰航行,似乎并不会如预想中那般平静了。是偶遇了未知的宇宙现象?还是……他们并非这片“温泉”唯一的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