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61 章:沙盘议策,实战演兵
嘉靖三年六月十三,辰时。 镇北将军府的议事厅内,气氛比往日更显凝重。长桌中央摆着黑石山一带的沙盘,细沙堆出的山峦、沟壑清晰分明,几面代表 “苍狼卫” 的红色小旗和代表 “西蒙古残部” 的黑色小旗,在沙盘上标注出各自的位置。陆砚青身着铠甲,手持一根木杆,正俯身对着沙盘讲解,周围围坐着王建军、赵立峰、魏无羡等将领,陆承熠、陆承轩也站在一旁,神情专注地听着。
“根据赵都指挥昨晚的审问,这批残兵确实是西蒙古秃鹫部的,他们负责运送武器,目的地是黑石山深处的‘鹰嘴崖’——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秃鹫部的传统据点。” 陆砚青的木杆指向沙盘西北侧的一处凸起,“据俘虏交代,鹰嘴崖目前聚集了约五百名残兵,还有三十多辆马车的军械,他们在等其他部落的援兵,一旦汇合,很可能会突袭周边的牧民营地,抢夺粮草。”
赵立峰上前一步,补充道:“我的人凌晨探查过鹰嘴崖附近,发现他们在崖口设了三道岗哨,还挖了陷阱,硬攻的话伤亡会很大。而且鹰嘴崖后面有一条暗道,直通草原深处,要是咱们围攻时他们从暗道逃跑,以后再想围剿就难了。”
王建军皱着眉,手指敲了敲沙盘:“骑兵营可以从正面牵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暗道必须堵住。我看可以派一支精锐小队,从黑石山北坡的小路绕到暗道出口,等正面发起进攻时,小队再从后面夹击,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魏无羡点头附和:“这个办法可行,但小队得选熟悉地形、擅长突袭的人。藏锋队的林镇抚昨天已经从西边赶回大营,他对黑石山的地形熟,让他带队最合适。”
众人讨论得热烈,陆承熠盯着沙盘上的鹰嘴崖,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沙盘边缘 —— 他想起昨天在北坡看到的碎石坡,还有马车里的火药,突然有了个想法,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大伯,各位叔父,我有个建议。”
议事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陆砚青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温和地说:“承熠,有想法就说,这里没有长辈晚辈,只有军务。”
陆承熠深吸一口气,走到沙盘前,指着鹰嘴崖下方的一条溪流:“昨天巡逻时,我发现北坡的碎石堆很干燥,而这条溪流的水流量不小。要是咱们先派人在溪流上游筑个临时水坝,等发起进攻时突然放水,水流冲过碎石堆,不仅能冲垮他们的陷阱,还能让崖口的路面变得泥泞,减缓他们的逃跑速度。而且马车里的火药怕潮,水流要是能溅到军械存放的地方,还能破坏他们的武器。”
他话音刚落,王建军就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碎石坡遇水会变得滑溜,骑兵冲不上去,但咱们的步兵可以借着水流掩护靠近,还能破坏他们的火药,一举两得!” 赵立峰也点头:“我派人去查过,那条溪流的上游地势高,筑水坝不难,半天就能完工。”
陆砚青看着陆承熠,眼中满是赞许:“没想到你不仅注意到了地形,还能结合他们的军械特点想办法,不错!就按这个建议,赵都指挥,你安排人去筑水坝,注意隐蔽,别被残兵发现;王都指挥,骑兵营准备正面牵制;魏无羡,你跟林镇抚对接,让藏锋队负责堵暗道;承轩,你带骑兵营的一个小队,配合水坝的人,等放水后第一时间冲上去,清理崖口的陷阱。”
“是!” 众人齐声应道,各自领命离开。议事厅里只剩下陆砚青和陆承熠,陆砚青拍了拍他的肩膀:“刚才的建议很关键,以后在议事会上,有想法就大胆说,军务上需要不同的视角。” 陆承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还是多亏了昨天在北坡巡逻,观察到了碎石堆和溪流,不然也想不出这个办法。”
上午的议事结束后,陆承熠并没有闲着。魏无羡找他和陆承轩,说是下午要在营区进行实战演练,模拟围剿鹰嘴崖的场景,让他们提前准备。“这次演练要用上‘马上劈刺’和嘉靖二式的配合,” 魏无羡拿着演练方案,“你们俩一组,承轩负责用长枪牵制‘敌人’,承熠负责用嘉靖二式射击‘敌人’的马匹,让他们失去行动力,模拟实战中骑兵与火器的协同。”
下午的演练场设在营区西侧的空地上,士兵们分成 “攻防两队”,“攻方” 模拟苍狼卫,“守方” 模拟秃鹫部残兵,在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的 “鹰嘴崖” 工事。陆承熠和陆承轩骑着马,站在 “攻方” 队伍里,陆承熠背上斜挎着嘉靖二式,手中握着木质长枪 —— 演练时虽不用实弹,但要模拟射击的动作和时机。
“开始!” 随着魏无羡的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开始。“守方” 的士兵在 “工事” 后举着木刀,大声呐喊,模拟抵抗;“攻方” 的骑兵率先冲锋,陆承轩带着小队冲在前面,手中长枪一挥,挑飞了一个 “守方” 士兵的木刀。
“承熠,射他们的马!” 陆承轩大喊一声,催马绕到一个 “守方” 士兵的侧面。陆承熠立刻举起嘉靖二式,模拟瞄准马匹的腿部,口中喊出 “砰” 的一声 —— 按演练规则,被 “射中” 马匹的士兵要立刻下马,代表失去行动力。果然,那个 “守方” 士兵乖乖地下了马,被后续的步兵 “俘虏”。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陆承熠和陆承轩配合得越来越默契。陆承轩用长枪牵制 “敌人” 的注意力,陆承熠则趁机 “射击” 马匹或 “敌人” 的手臂,让他们失去抵抗能力。有一次,一个 “守方” 士兵绕到陆承轩身后,举着木刀要 “偷袭”,陆承熠及时发现,立刻转身 “射击”,救下了陆承轩。
“好样的!反应很快!” 魏无羡在一旁看着,大声喊道,“实战中,敌人不会按规矩来,随时可能有偷袭,你们要保持警惕,互相掩护!”
演练结束时,夕阳已经西斜。陆承熠和陆承轩骑着马,满头大汗地回到休息区,魏无羡走过来,递过两瓶水:“今天的配合不错,尤其是承熠,能及时发现偷袭,还能准确‘射击’目标,比上午议事时又进步了。” 陆承轩笑着说:“还是承熠反应快,刚才要不是他,我就被‘偷袭’成功了。”
晚上,陆承熠在房间里整理演练记录,陆承昂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裹:“给你带了个好东西,” 他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皮质的枪套,“这是我在军械库找的,专门装嘉靖二式的,你骑马时把枪放在里面,不会晃来晃去,还能保护枪身,明天实战时用得上。”
陆承熠接过枪套,试了试,果然很合适,他感激地说:“谢谢二哥,这个枪套太实用了,明天去鹰嘴崖,就能用上了。” 陆承昂坐在他身边,看着演练记录:“明天的围剿要小心,秃鹫部的人很狡猾,听说他们还会用毒箭,你要是遇到,记得躲远些,用嘉靖二式射击。” 陆承熠点点头,把 “毒箭” 这个提醒记在了心里。
夜深了,营区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传来。陆承熠躺在床上,脑海里回放着白天的议事和演练,想着明天的围剿行动 —— 他知道,这将是他第一次参与真正的大规模围剿,既紧张又期待。他摸了摸枕头边的嘉靖二式,又想起陆砚青上午说的 “军务需要不同的视角”,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好好表现,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多观察、多学习,为守护北疆出一份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桌上的演练记录。陆承熠闭上眼睛,调整着呼吸,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 一场关乎北疆安宁的围剿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