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秦始皇铁青着脸背化学,皇爷爷拿着小本本算工分,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太可怕了。
“我……我明白了。”朱允炆重重地点了点头。
“周先生,我该做什么?”
“你”周墨指着他。
“你的任务很重!”
“第一,你要尽快掌握简体字和拼音,成为一个合格的助教。”
“第二,你要利用你的身份,去跟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这个培训班的好处,毕竟你也是皇帝,你们有共同的视野。”
“第三,你要负责整理资料,把我准备的那些复杂的现代知识,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转化成教案。”
一番话说完,周墨把盆里最后一点汤都喝了。
“就这么定了!说干就干!”
他拿起外套:“你待在家里继续学习,我去镇上一趟,采购教学设备!”
下午的阳光正好,周墨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一路叮叮当当地朝着镇上骑去。
他直奔镇上最大的集贸市场。
“老板,你这儿有学校用的那种课桌椅吗?”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躺在摇椅上听收音机,闻言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有啊,你要几套?”
“先来十套。”
“十套?”老板一下子从摇椅上坐了起来,“要在村里开补习班?”
“差不多吧。”周墨含糊地应了一声,
心里吐槽道,可不是补习班嘛,史上最强帝王补习班,校长周墨,助教朱允炆,学员个个都是千古一帝。
“光有桌椅还不行。”周墨在店里转悠起来。
“我还要一块大大的白板,能挂墙上那种。再来几盒白板笔,红黑蓝三色都要。”
“哦,对了,还有笔记本和笔,也给我来上二十套。”
这架势,是真要大干一场啊。
“村里那几个娃,都去镇上上学了,你这补习班开给谁啊?”老板好心地提醒道。
“山人自有妙计。”周墨神秘一笑,又买了一大堆小学生用的拼音挂图、识字卡片,甚至还花大价钱买了一个二手的投影仪和一块幕布。
当他把所有东西都结完账,老板看着堆在门口的一大堆教学用具,彻底服了。
“行,我开我那辆小货车,免费给你送家去!”
回去的路上,小货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着。
车斗里,十套崭新的课桌椅发出“哐当哐当”的碰撞声。
周墨坐在副驾驶,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
从一个在大城市里一事无成的失败者,到现在,即将成为一群皇帝的校长。
这人生的际遇,真是比小说还离奇。
车子拐过最后一个弯,他家的那孤零零的院子已经遥遥在望。
就在这时,周墨忽然感觉揣在兜里的那块破旧玉璧,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还透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
这种感觉,他已经很熟悉了。
周墨的表情瞬间凝固,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吧……
我这学校八字还没一撇呢,桌椅板凳都还在车上,怎么就又来了?
他下意识地开始祈祷。
最好来个脾气好点的,温和点的……
车子停在了院子门口。
就在他们卸完货,送走老板的时候,一个沉稳而清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问意味。
“此地是何处?此物无火无油,竟能光亮至此,是何道理?”
周墨的身子猛地一僵。
只见堂屋门口,不知何时,已经站了一位青年…青少年男子。
他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龙袍,虽然样式简单,但那精细的刺绣和布料,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尊贵。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极具时代特征的发型。
前半个脑袋刮得锃亮,后半部分则留着一条乌黑油亮的长辫子,垂在身后。
他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一股长期处理政务的勤勉和威严。
此刻正冷静地打量着屋子里的一切,从发光的灯泡,到墙上的开关,再到院子里的周墨和朱允炆,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探究。
这龙袍,这辫子,这麻子……
周墨的嘴唇哆嗦了一下,几乎是用气声吐出了两个字。
“康……熙?”
朱允炆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他死死地盯着那条刺眼的辫子,那是让皇爷爷头疼的女真,也是颠覆他大明江山的……清
一股混杂着亡国之恨、历史屈辱的复杂情绪,如翻江倒海般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的就向前一步,“你!”
周墨也向前一步,“你是……康熙?”
周墨皮笑肉不笑,对清朝实在没什么好感,但来都来了,他也不能把人打一顿。
打他3小时,等他回去杀几十万汉人泄泄愤?
他不能只顾自己一时之爽。
他把那套已经快说出肌肉记忆的开场白又背了一遍。
“这是21世纪,我是……”
“不必说这些虚言。”
康熙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直接打断了他。
“朕问你,此物为何能亮?”他指着屋顶那只散发着稳定光芒的白炽灯。
年纪轻轻就这么没礼貌,食屎呀你,周墨翻了个白眼。
“此乃电灯,以电为能。”
“电?”康熙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眉头微蹙。
“雷电之属?竟可由人掌控?”
他一边问,一边已经迈步走进了堂屋。
脚下的水泥地平整坚硬,触感冰凉,与宫中金砖的温润截然不同。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屋内的每一件物品,墙上的开关,桌上的塑料水杯,甚至角落里那个正在播放广告的电视机。
他没有大惊小怪,只是将一切异常都默默记在心里。
“你又是何人?此地是何处?”
“我叫周墨,这里不是仙境。”
周墨叹了口气,感觉心好累,每次都要从头解释一遍世界观,简直是新手村引导员的永恒宿命。
“这里是……几百年后的世界。”
“几百年后?”康熙闻言,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震惊,反而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笑。
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更浓了,“荒谬!你当朕是三岁孩童,信你这般鬼神之说?”
他往前走了一步,明明身材清瘦,年龄不大,却自带一种气势。
“朕乃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你若是什么山精鬼魅,最好速速现出原形,朕或可念你修行不易。”
“否则,休怪朕行雷霆手段!”
“那你雷霆一个试试吧。”周墨双手一摊。
十几岁的小屁孩长得还没自己高呢,在清朝你是龙,在我这你啥也不是。
周墨在心里比较了一下,自己和朱允炆一起能不能打过这个小孩,清朝皇子习武,朱允炆也习武啊,总不会输吧?
康熙,虽然还是青年版康熙,但历史对这位的评价可是超级狠人,智商高,手段硬,而且极度务实,是玩政治的老手,最不信的就是怪力乱神。
想靠三言两语糊弄他,怕是比登天还难。
“你也别不信,我给你证明。”
他心里飞速盘算着。
想到清朝那段让人扼腕叹息的历史,从盛世的顶峰到近代的屈辱,周墨心中五味杂陈。
眼前这位,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身后的子孙,会把一个庞大的帝国带向何等境地。
周墨深吸一口气,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但在证明之前,……恕我冒昧,我能问一下,您身体如何?心脏还好吗?平日里有没有什么心悸气短的毛病?”
这话问得实在突兀,连旁边心情复杂的朱允炆都愣了一下,不解地看向周墨。
康熙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冷冷地盯着周墨。
以为这是一种新的、他所不能理解的挑衅或诅咒。
“朕躬安健,无需你来多问。”
“行,那你等着。”周墨像是真的松了口气,点点头。
他转身走进屋里,拍了拍那台刚买的二手投影仪,对朱允炆使了个眼色。
“助教,搭把手,帮我把幕布挂起来。”
“咱们的培训班,今天提前给新学员开一节预备课。”
朱允炆虽然心中依然翻腾,但也明白眼下的当务之急,赶忙上前帮忙。
康熙站在原地,没有阻止,只是冷眼旁观。
他倒想看看,这个满口胡言的年轻人,到底能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花样来。
很快,幕布挂好,投影仪被笨拙地架在了一张方凳上。
周墨捣鼓着笔记本电脑,屋里的灯被他关掉,光线瞬间暗了下来。
一束光,穿过黑暗,精准地打在白色的幕布上。
幕布上,首先出现了一张无比清晰的彩色照片。
那是一座宏伟到极致的宫殿,红墙黄瓦,在湛蓝的天空下气势磅礴。
康熙的瞳孔,在那一瞬间猛地一缩。
太和殿!
他绝不会认错,那是他登基、举行大典的地方,是整个大清皇权的至高象征。
可照片上的太和殿,又处处透着不对劲。
汉白玉的台阶上,雕龙的栏杆旁,宽阔的广场中,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这些人穿着五颜六色、他从未见过的奇装异服,脸上没有丝毫对皇权的敬畏。
许多人还拿着一个小方块,对着雄伟的宫殿指指点点,大声说笑。
“这是何意?”康熙的声音已经冷了下来,带着一丝风雨欲来的前兆。
“为何有如此多的庶民,擅闯宫禁?守卫何在?宗人府何在?”
“这里现在叫故宫博物院。”
周墨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嘲笑。
“您的家,现在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买张门票就能进。”
“博物院……”康熙的牙关缓缓咬紧。
不等他发作,周墨果断按下了播放键。
一段激昂的音乐响起,幕布上出现了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大型历史纪录片《大清王朝》
画面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部落开始,讲到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铠甲起兵,皇太极的建国称帝,再到多尔衮率领八旗铁骑入关。
康熙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些都是他熟知的、引以为傲的祖宗功业。
画面一转,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皇帝出现在屏幕上,正是康熙。
纪录片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讲述着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智擒鳌拜,削平三藩,北拒沙俄于雅克萨城的赫赫功绩。
“……他开启了华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史称康乾盛世……”旁白的声音充满了赞誉。
康熙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但紧绷的嘴角,却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原来,后来他能做这么多事,正被鳌拜专权困扰的青年康熙,在心里悄悄的松了口气。
然而,周墨要给他看的,从来不是这些。
他眼神一凝,直接拖动了进度条。
画面陡然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