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瞎猜,和外公家没关系,我就是出去留个学。”
“之所以去留学,主要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写了一篇论文,然后投稿了一家美利坚的期刊,发表之后,美利坚的普林斯顿大学,对我发出了邀请,让我去读博士。”
……
陈泽解释了两句,却引起了陈潭的惊诧:“你才大一,就要去读博士了?”
差点忘了,陈潭也是大学生了,虽说是暹罗曼谷的当地大学,虽说是花钱上的大学,可也不能忽视他的学历在悄悄的改变。
从本质上来说,陈潭也是个货真价实的留子。
“准备六月份毕业,等拿到实习证明之后,就可以了。”对普通学生来说,实习证明需要按部就班的找个单位,可对陈泽不需要,家里那么多企业,自己名下也有企业,随便找家在京城有办事机构的公司,开一张实习证明就够了。
陈潭缓缓道:“这是好事啊,可我看你,像是心思很重,到底怎么了?”
陈泽之前之所以抗拒留学,并非什么他不喜欢留学,没有留学打算这种理由。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会打乱他的部署。
年初的时候,他就派人盯着东南亚的货币汇率,暹罗的汇率在年初剧烈波动了几天,但是被暹罗政府用金库储备金和外汇,给打压了下去。
老虎基金已经试探了一次。
看似最近几个月风平浪静,可汹涌的杀招就要浮出水面了。
进入五月之后,更是山雨欲来的感觉。
最快,老虎基金会在六月动手。
这是他前世就知道的事,可是却无法说出口。
没发生过的事,你都能预测,和说自己是穿越过来的有什么区别?
同时这场盛宴会延续到明年底,虽然最丰厚的利润,会在今年11月全部收割完,如果投资期限延长,运气好的话,能多赚上百亿。
当然,也可能没那么多,可几十亿还是没问题的。
陈泽带着上帝视角,没理由输。
在香江或者京城,他能躺着就净赚百亿,自然对留学之类的事,不感兴趣。
可这种事绝对不可能说出去,最亲密的人也不行,哪怕是在这场资本掠过好几个国家的盛宴中,赚了多少钱,都不能说出去。
哪怕不得已得吐露出一些,也是不得已放在明面上的投资。
陈泽没有继续说留学的事,只是随口说起来:“大哥,你对外公和舅舅的怨气很大?”
“我不是对他们有怨气,而是见不得他们的虚伪。”
陈潭一如既往的口直心快,只是这种谈话,他不会在外说了,只是兄弟之间的谈话。
陈泽静静的听着陈潭的抱怨和嫌弃,中间还插了两句。
让陈潭意外的是,陈泽却承认了陈潭的判断:“你说的没错,但是得隐藏好自己的想法,我离开之前,你也别在草原上待着了,干脆南下,去妈那边,别的你不会,开车会吧?到时候,就给妈开车。”
“要是这事你不想干,就干脆找个项目,别怕亏钱,试着做一做,就是别太糊涂,亲信人。哪怕亏了,最后也得明白到底怎么亏的,手下人和竞争对手,到底是怎么骗的你。”
陈泽顿了顿,继续道:“陈家能走到如今,很幸运,也很不容易。周家再不是,眼下的陈家需要周家,尤其是现在,咱们家的根基太浅了,根本就经不起折腾。所以,我离开之后,你也别在京城待着,避免加深彼此的矛盾。”
陈泽的安排,陈潭并不满意,反对道:“我见不了周家的人,看见他们就来气,怎么还会待在周家?”
“我装不出来好外孙的人设,也和周家人处不过来。但是有一点你也许说得对,现在咱们家需要周家,任何破坏陈家和周家关系的可能,都得排后。”
“我去南方,放心吧,你哥我已经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不会给你惹事。”
陈潭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然后又纠结起来:“不过得等我种的菜收完才能去。”
“种菜?”
陈泽仿佛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神异样的盯着陈潭,后者尴尬的笑起来。
“就是太无聊了,这破地方,一年四季,都见不了几个外人,都是那几张面孔,时间长了,就特别的难受。对了,我骑马也是太无聊才学会的,借的牧民的马。”
陈潭絮絮叨叨起来:“种菜也是这样,天气暖和了,我就想着找个事消磨时间,后来小高提议种菜,又能吃,又能消耗多余的精力。”
“你们不训练?”陈泽好奇道。
陈潭瘪瘪嘴:“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训练给谁看啊!”
至始至终,陈潭都没想过要认周安邦这个舅舅。
在他看来,有没有这个舅舅都一样。
更何况,在陈家发迹之前没找来认亲,发迹之后才来认亲,本来就让他很反感。
哪怕这里面有周慧的原因,他还是固执的认为全是周安邦的错,在私下里,他从来不认对方为舅舅。
陈潭的脑子思来想去,也只能想到这个,他那个势利的舅舅,把他亲妈周慧,连带着陈家再一次卖了。
不是没这种可能。
就连陈泽都挺诧异,陈潭这是会思考了,哪怕猜测的都是错的,可毕竟是好事。
他给对方的信息也不多,能猜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事,关乎到利益的时候,复杂了去了,根本就不能用简单的话说清楚。
这里面最经不起探究的就是感情。
周慧和周安邦的兄妹情,周镇南和周慧的父女情,千万不要去深挖。
挖开之后的真相,肯定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二十多年的不相往来,二十多年的断绝联系。
恐怕连周慧都不敢问自己的内心深处,她和周家,到底还有多少亲情在里面。
就像是陈泽,之前一直没有开口要留学的迹象。
也是在去周镇南家里,参加家宴的那天,他才明白了周家人的态度,虽说周家当时很想说,至少周镇南这个外公很想和陈泽说清楚,可是陈泽却通过蛛丝马迹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不是周家的第一选择。
之所以劝他入仕途,更多的是他们的固有观念作祟,总是觉得做官要比经商高人一等。
这话对。
至少留在华夏的时候,这话没一点毛病。
同时周镇南因为在世,导致周家有太多的资源,无法使用出去。
给外人还不如给自家外孙。
就是这么个道理。
可要是在陈泽和周轩二选一的时候,周家必然会选择周轩,而不会是陈泽。
哪怕必须要牺牲掉一个人的时候,周家不会拉陈泽一把。
当然,到了周家这个层次,已经不需要剑拔弩张的不死不休了,而是坏掉其中一个人的向上通道,就足够了。
这也是陈泽那天在和周镇南和周安邦吃饭的时候,立刻表示要去留学的原因,他不能给周家人做出弃子的决定,得提前做出应对。
而这个应对就是,陈泽用行动让人看到,他无意仕途。
因为他看到了周镇南也好,周安邦也罢,哪怕真的有点两代人的亲情在,但是也不会接受,周家最终成为陈家的附庸。
也就说,陈家可以发展,但是不能越过周家。
这是个谁为主,谁为仆的关系。
看清了这一点之后,陈泽确实对周镇南挺失望,同时也觉得周镇南的决定没什么错。
如果陈泽自己,恐怕也会这么做。
毕竟,对周家来说,陈家不过是外人。
这才是陈泽当场表示要留学决定的原因,同时他也知道,陈家得要多个篮子了,不能把鸡蛋都放在国内,得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