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咸福宫的气氛日渐紧绷。太医一日三趟地请脉,接生嬷嬷和精奇嬷嬷早早便住进了配殿,整个宫苑都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期待与隐隐的焦灼。马佳蓁蓁腹中的龙裔,牵动着太多人的心。
廿一这日,天刚蒙蒙亮,蓁蓁便觉腹中一阵紧似一阵的坠痛,不同于以往的胎动,带着一种沉坠而规律的力道。翠玉经验老道,一见主子蹙眉忍痛的模样,立刻扬声吩咐:“快!去禀报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主子娘娘要发动了!”
消息传到乾清宫时,玄烨正在批阅西北军报。图海大将军在甘肃、陕西连战连捷,已彻底平定王辅臣叛乱,将叛军赶出了洮州、河州,捷报字字铿锵,是大清西北边疆久违的安定。然而,当咸福宫马佳格格发动几个字传入耳中,玄烨执笔的手猛地一顿,一滴朱砂重重地落在奏折上,晕开一小团刺目的红。
他甚至没等梁九功说完,霍然起身,明黄色的袍袖带翻了御案上的茶盏也浑然不顾,只沉声道:“备辇!去咸福宫!”
皇帝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急,让咸福宫上下都有些措手不及。彼时,产房内刚刚开始忙碌,接生嬷嬷和宫女们进进出出,脚步虽急却还算有序。玄烨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宫门口时,那无形的帝王威压让忙碌的宫人们瞬间屏息凝神,动作都放轻了几分。
“皇上万福金安!”众人慌忙跪了一地。
玄烨的目光却越过众人,直直望向那紧闭的产房殿门。里面隐约传来蓁蓁压抑的闷哼,每一声都像小锤敲在他心上。他下颌线绷得极紧,挥了挥手:“都起来,该做什么做什么,务必护得格格周全!”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他没有去正殿等候,而是直接在产房外殿的窗下寻了张椅子坐下。梁九功想劝他移步正殿,那里更舒适些,却被玄烨一个眼神制止了。
他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目光沉凝地望着那扇隔绝了生死与希望的门。上一次如此守候,还是仁孝皇后生产时……玄烨心口一窒,不敢再想。
或许因西北捷报让他紧绷的心弦稍弛,有了余裕;或许是因为马佳蓁蓁那三个早夭的阿哥,始终是他心头难以释怀的隐痛与遗憾。这一次,他不想再错过,也不想再经历那种剜心之痛。他必须守在这里,亲眼见证这个孩子的降生,亲自确认母子平安。这份守候,带着帝王的期许,也带着一个父亲深藏的、难以言说的补偿之心。
时间在煎熬中一点点流逝。日头从东边爬到中天,又渐渐西斜。产房内的声音时高时低,蓁蓁的痛呼声渐渐变得沙哑而疲惫。玄烨一直维持着那个姿势,只是放在膝上的手,指节早已攥得发白。梁九功数次奉上茶水点心,他都只摆了摆手。
殿内,接生嬷嬷的声音带着鼓励和焦急:“主子娘娘,用力!再用力!看到头了!看到头了!”
殿外,玄烨猛地站起身,几步走到门边,却又强自按捺住推门而入的冲动。
终于,在黄昏的霞光染红窗棂之时,一声嘹亮而充满生命力的啼哭,如同破开阴霾的惊雷,骤然从产房内响起!
“哇——哇——”
那哭声如此清晰,如此有力,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咸福宫上空的紧张阴云。
玄烨紧绷的身体骤然松弛,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如释重负的潮红涌上他的面颊。
产房门被小心地拉开一道缝隙,接生嬷嬷满脸喜气地探出头来,声音激动得发颤:“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马佳格格诞下一位健壮的小阿哥!母子平安!”
“好!好!好!”玄烨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狂喜。他大步向前,几乎要立刻冲进去。
接生嬷嬷连忙道:“皇上稍待,里面正在收拾,格格也累极了……”
玄烨这才停住脚步,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翻涌的情绪。他转身,对着同样激动不已的梁九功和满宫跪地贺喜的宫人,朗声道:“咸福宫马佳氏,诞育皇嗣有功!赏!重重有赏!阖宫上下,皆有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扇门,仿佛能穿透门扉,看到里面那个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爱妃,以及那个承载着太多期望与弥补的新生儿。西北的捷报是帝国的喜讯,而此刻咸福宫内的啼哭,是他玄烨心中,一份沉甸甸又失而复得的喜悦。
产房内,精疲力竭的蓁蓁在听到那声宣告是个阿哥和母子平安后,终于彻底放松下来,意识沉入黑暗之前,模糊听到外面皇帝那声清晰的“好!”,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安心的弧度。
翠玉含着泪,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红通通、哭声洪亮的小阿哥,抱到了她的枕边。三个早夭孩子的面容在她昏沉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最终被身边这团温热的、鲜活的小生命所取代。咸福宫,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