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画室飘着淡淡的焦糖香,我刚把联名企划的草稿铺满桌面,阿野就抱着一摞甜点模具跑了进来:“糖心!李姐说联名甜点要兼顾颜值和故事感,你看这些模具怎么样?有星星的、糖纸的,还有半颗奶糖形状的!”
我指着草稿纸上的插画方案,眼睛亮起来:“刚好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做三款联名甜点,每款都对应一个‘半甜故事’,插画就印在包装上,让吃甜点的人也能读到背后的温暖。”
阿野凑过来盯着草稿纸,手指点在第一款甜点的设计图上:“这个‘半脸甜星’马卡龙,是不是对应我当初的半张笑脸?”我点点头,在设计图上添了几笔高光:“外层是淡灰色的糖霜,像你当初的灰外套,咬开里面是粉色的草莓酱,代表后来被点亮的甜。包装插画就画你蹲在插画角落,指尖沾着糖霜的样子,旁边写‘不完美的开始,也能甜到最后’。”
“太妙了!”阿野兴奋地拍了下手,又指向第二款,“那这个‘咖啡糖粒’慕斯,肯定是苏晚的故事吧?”我拿起咖啡色系的马克笔,在慕斯旁边画了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没错!慕斯分两层,底层是微苦的咖啡味,上层是甜而不腻的奶霜,中间藏着一颗可食用的糖粒软糖。包装插画就用当初那张‘咖啡与糖’的草稿,配文‘苦里藏的甜,最是治愈’。”
他的目光落在第三款甜点上,眼底满是期待:“这个‘亮糖勇气’曲奇,是给那个面试成功的男生设计的吧?”我笑着在曲奇旁边画了颗亮着的小糖:“对!曲奇里加了蔓越莓干和坚果,口感丰富,像人生的多味体验。包装插画就画他拿着录取通知书,身边飘着一颗亮糖的样子,配文‘揣着一颗甜,勇敢赴下一场约’。”
正讨论着,手机震了,是李姐发来的消息:“宝子们,周边可以做明信片和帆布袋!明信片印插画+故事短句,帆布袋印‘半甜小铺’暖灯招牌,肯定受欢迎~”
我和阿野对视一眼,立刻开始构思周边设计。“明信片背面可以留空白,让购买的人写下自己的甜故事,我们后续可以收集起来,画成合集插画!”阿野提议道。我点点头,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帆布袋的样式:“帆布袋就用暖黄色为主色调,正面印亮着灯的‘半甜小铺’招牌,背面印‘生活有点苦,我给你加甜’,简单又好记。”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忙着细化设计、调试甜点配方。阿野反复试验马卡龙的甜度,把外层的灰糖霜调得更柔和,还在里面加了一层薄薄的柠檬酱,中和甜腻;我则把插画的线条改得更圆润,用色更温暖,让每个故事都能通过画面传递出治愈感。
周三下午,我们带着样品和设计方案去见李姐。当三款甜点摆上桌,包装插画展开的那一刻,李姐眼睛都亮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颜值高、有故事,还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完全符合我们品牌的定位!”
她拿起一块“半脸甜星”马卡龙,咬了一口,嘴角扬起笑容:“口感和故事完美契合,包装插画也很有记忆点,周边的设计也很实用。我们可以先推出限量版,线上线下同步发售,还可以搞一个‘分享你的半甜故事’活动,让读者和顾客都参与进来。”
阿野激动地搓着手:“我已经能想象到大家拿着明信片写故事的样子了!”我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发售现场设置一个‘甜故事收集箱’,收集大家的故事,后续我会从中挑选一些画进插画里,让联名企划一直延续下去。”
李姐点点头,拿起笔在方案上签下名字:“就这么定了!下周一正式启动宣传,下周末发售!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让更多人吃到这份甜,读到这些温暖的故事了。”
离开李姐的公司时,夕阳把街道染成了暖金色。阿野手里提着样品盒,脚步轻快:“没想到我们的小铺,也能推出联名产品,太有成就感了!”我看着手里的设计方案,心里满是感慨:“其实最珍贵的不是联名本身,而是这些真实的故事,和我们一起把甜传递出去的过程。”
回到画室,我把联名企划的最终方案整理好,在笔记本上写下:“创作的意义,不仅是画出美好的画面,更是用画笔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让甜成为治愈生活的力量。”
接下来,就是等待发售的日子了。我和阿野都期待着,这些带着故事的甜点和周边,能给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勇气,也期待着能收集到更多人的甜故事,让“半甜小铺”的治愈之旅,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