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刊上线后的第三天,画室的手机就没停过——读者私信、李姐的合作消息、阿野转发的评论截图,像甜甜的糖果一样涌进来。我刚把“半甜故事簿”的实体小册子设计稿发给印刷厂,阿野就举着手机冲进来:“糖心!读者都在催第二季!有人说想分享自己的‘校园甜’,有人说想讲‘宠物治愈故事’,我们快搞征集活动吧!”
我笑着打开后台,果然看到满屏的留言:“大大什么时候征集第二季?我有好多高中时的甜故事想讲!”“我家猫咪救过我的情绪,能不能把它画进插画里?”“想分享和闺蜜的‘互宠甜’,希望更多人看到友谊的美好!”
“那我们就设置三个主题,覆盖不同场景的甜!”我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标题——“半甜故事簿·第二季:藏在生活里的甜碎片”,然后列出三个征集方向:
1. 校园里的青涩甜:比如偷偷分享的零食、考试前的互相打气、毕业时的约定,那些带着稚气的温暖瞬间;
2. 毛孩子的治愈甜:宠物的陪伴、默契的互动、在低谷时被它们治愈的故事,毛茸茸的甜最戳人;
3. 双向的陪伴甜:闺蜜、家人、陌生人之间的互相照顾,比如雨天递来的伞、加班时的热咖啡,双向奔赴的温暖最动人。
阿野眼睛一亮:“我再加个小福利吧!选中的故事不仅能画成插画,还能获得‘半甜小铺’的定制甜点礼盒,里面有专属口味的马卡龙和曲奇!”我点点头,补充道:“还要设置‘故事投票’环节,票数最高的三个故事,我们给插画加专属高光,比如让宠物戴上小围巾,让校园故事里的主角拿着联名周边!”
当天下午,我们就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征集活动海报。海报用暖黄色为主色调,上面画着三个小小的插画元素:背着书包的学生、摇尾巴的小狗、互相递咖啡的闺蜜,下方写着“分享你的甜碎片,让我们把它画成糖”,还附上了投稿邮箱和截止日期。
活动刚发布,投稿邮件就源源不断地涌进来。我和阿野每天晚上都坐在画室里,一边吃着蔓越莓饼干,一边筛选故事,每一个都看得心里暖暖的。
有个叫小冉的女生分享了校园故事:“高中时我数学很差,每次考试都垫底,同桌是个学霸,他每天放学后都会陪我刷题,还把错题整理成‘甜份笔记’,每页都画个小糖粒。高考前他说‘你肯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在对岸等你’,现在我们不仅在同一座城市,还一起打卡了‘半甜小铺’,他说我的笑容比马卡龙还甜。”
还有个叫阿泽的男生分享了毛孩子的故事:“我去年失业后一直很颓废,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直到朋友送了我一只小猫,叫奶茶。它每天都会趴在我的草稿纸上,用小脑袋蹭我的手,我画画时它就蹲在旁边打呼噜。有一次我忍不住哭了,它居然用爪子擦掉我的眼泪,那一刻我觉得,就算生活再难,还有它陪着我。现在我重新找到了工作,每次下班回家,它都会在门口等我,这就是最踏实的甜。”
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个叫林溪的女生分享的陪伴故事:“我和闺蜜从初中认识,她知道我怕黑,每次晚自习都会送我回家;我知道她胃不好,每天都会给她带温热的粥。去年我生病住院,她请假陪了我半个月,每天给我读故事、削苹果,还在我的床头摆了‘半甜小铺’的插画明信片。现在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城市,但每个月都会寄对方喜欢的甜点,这种双向的陪伴,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甜。”
筛选到第十天,我们已经收集了一百多个故事,每个主题都有很多优质投稿。阿野趴在桌子上,指着一封邮件说:“这个校园故事太青涩了!女生为了给男生送生日蛋糕,在雪地里等了他半个小时,蛋糕都化了,但男生说那是他吃过最甜的蛋糕。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画进去,背景就画飘着雪的校园,蛋糕上的糖霜虽然化了,但两个人的笑容要甜甜的。”
我点点头,翻到另一封邮件:“这个毛孩子的故事也很戳人!主人加班到深夜,狗狗把自己的玩具叼到主人身边,还趴在脚边暖脚,我们可以把狗狗画成叼着联名曲奇的样子,更有代入感。”
就在我们筛选得正投入时,李姐发来消息:“宝子们,我也想投稿!我要分享和我妈妈的‘陪伴甜’——我小时候总嫌她做饭不好吃,直到工作后才发现,最想念的就是她煮的面条。上次我生病,她连夜赶过来照顾我,给我煮了一碗加了糖的面条,说‘甜能治病’。现在我每个周末都会回家,和她一起做甜点,这种长大后才懂的甜,想让更多人看到。”
我和阿野都很惊喜,立刻把李姐的故事也列入候选:“这正好补充了家人之间的陪伴甜,让主题更完整!”
截止日期到的那天,我们最终选出了10个故事,每个主题3-4个,涵盖了校园、宠物、闺蜜、家人等不同场景。阿野忙着联系印刷厂,定制专属甜点礼盒;我则开始构思插画框架,给每个故事设计独特的画面元素:校园故事用浅粉色调,搭配课桌椅、笔记本等元素;宠物故事用暖橙色调,让毛孩子的毛发更柔软;陪伴故事用淡蓝色调,突出温馨的互动场景。
晚上,我坐在画室里,看着窗外的星星,忽然觉得,征集活动的意义不仅是收集故事,更是让大家发现,生活里的甜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碎片——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毛孩子的一次蹭蹭,这些细碎的瞬间,拼凑起了生活的美好。
阿野端来一杯热牛奶,坐在我身边:“糖心,你说这些故事画出来后,会不会又治愈很多人?”我点点头,喝了一口热牛奶,心里暖暖的:“肯定会的。因为每一个甜故事,都是生活里的小确幸,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确幸化成糖,让更多人在疲惫的时候,能感受到这份温暖。”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要开始细化这些故事的插画了。我期待着把这些甜碎片一一画进画里,让“半甜故事簿”第二季,成为又一份治愈人心的礼物。而我也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分享生活里的甜,“半甜小铺”的故事,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把更多的温暖和美好,传递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