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2)
朱厚照:“都快出来!看看海刚峰是怎么吐槽嘉靖的[吃瓜表情包]”
朱厚熜:“堂兄,你礼貌吗?”
朱雄英:“有请海瑞海大人现场返场。”
海瑞:“现场返场可以,但前面还有些事没说完呢。”
秦良玉:“那就先把前面的事说完呗。”
朱元璋:“前面还有啥事儿?”
徐阶:“洪武皇上,您接着听。随着皇上年纪增大,加上长期吃那些含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方士王金这帮人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弄了些长生妙药献给皇上。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户部主事海瑞就上了《治安疏》”
朱厚照:“来了来了!《治安疏》这可是名场面,海瑞准备开骂了!”
朱厚熜:“海瑞你敢!我当年没杀你就够意思了,还敢翻旧账?”
朱雄英:“这叫历史名场面预定,海大人挺住,我们给你刷火箭。”
朱元璋:“让他说!我倒要听听,这《治安疏》里到底写了啥,能让你气得差点把他宰了。”
徐阶:“当年海大人这封奏疏,把皇上骂得那叫一个惨,朝堂上下都以为他活不成了……”
海瑞:“咳咳……臣海瑞言: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
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朱厚熜:“住嘴!什么叫二十余年不视朝?我在西苑也批奏折呢!”
朱厚照:“批奏折?怕不是批的‘仙丹配方改良版’吧,海大人继续,别停!”
朱棣:“二十余年不视朝?你比我那孙子朱祁镇还能躲懒!海瑞说得对,纲纪不松弛才怪。”
朱高煦:“骂得好!就该这么骂!换我当年,早把你这修道的拉去打军棍。”
秦良玉:“海大人是真敢说,这疏一上,等于把脑袋别裤腰带上。”
海瑞:“……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朱元璋:“好!骂得痛快!家家皆净?这词绝了!朱厚熜你听听,这就是你修道修出来的好名声。”
朱厚熜:“那是污蔑!我减免赋税那么多次,怎么可能家家皆净?”
徐阶:“当年皇上看完奏疏,把奏折摔地上,喊着抓住他,别让他跑了。还是我说,海瑞素有痴名,他自知必死,不会跑的。这才算稳住。”
戚继光:“我佩服海大人胆量!这比在战场上跟倭寇拼命还需要勇气。”
朱厚照:“海瑞可以啊,骂人都不带脏字,还句句戳心窝子,堂弟你当时是不是气得想把丹药给他灌下去?”
朱厚熜:“我是想过!但我偏不杀他,就让他看着我活得好好的……结果第二年我就……”
朱雄英:“这就叫一语成谶吗[笑哭表情包]”
朱元璋:“行了!海瑞骂得对,朱厚熜你该骂!修道修得国不像国,家不像家,还好意思发脾气?今天这情景再现,值了!”
朱载坖:“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爸爸在乾清宫驾崩,享年60岁,庙号世宗。
作为裕王的我继承皇位,年号隆庆。遵照爸爸的遗诏,‘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
以海瑞为代表,赦免了所有进谏的大臣。从这一刻起,揭开了长达十八年隆万大改革的序幕。”
朱载坖:“所以说,我一上台就先给海大人平反,把那些被爸爸关起来的直臣全放了,这波操作够意思吧。”
朱厚照:“裕王终于冒泡了!你这算是给你爸收拾烂摊子,不容易不容易。”
朱元璋:“还算你有点良心!知道把海瑞这些忠臣放出来,比你那修道的老爸强多了。”
朱棣:“释放谏臣、开启改革,这步棋走对了。要是再像你爸那样折腾,大明真要家家皆净。”
朱高煦:“早该这么干!你爸当年要是听海瑞的,哪用得着你费劲收拾?不过你比你爸有眼光。”
朱雄英:“隆万大改革可是大明回光返照的关键,看来嘉靖朝的骂声没白挨,总算骂出个明白人。”
秦良玉:“隆庆皇上释放海大人,就是给天下人递信号:朝廷要听真话。这比发一百道圣旨都管用。”
海瑞:“隆庆皇上此举,实乃拨乱反正。我当年上《治安疏》,非为逞口舌之快,只为大明江山社稷。皇上能赦免谏臣,可见圣明。”
朱厚熜:“要不是我留下遗诏,你能这么顺利?”
朱厚照:“呵,这时候又抢功?你要是早听海瑞的,哪用得着留遗诏。”
朱元璋:“朱厚熜你闭嘴!要不是你儿子懂事,你那点功绩早被修道的荒唐事盖过去了。”
朱雄英:“对了,@朱载坖 你是叫朱载坖还是朱载垕?”
秦良玉:“我也有这疑问。”
朱载坖:“这事儿说起来也怪,史书上俩名字都有,估计当年抄档案的笔误了,你们叫哪个都行,反正都是按辈分偏旁走,都是土字旁,我不挑[捂脸表情包]”
朱厚照:“连名字都能整出俩版本?比我当年改名字还随性,我觉得‘坖’字好,看着像皇上站着上班,比‘垕’字有干劲。”
朱元璋:“管他叫啥,能办事就行!总比你那修道的老爸强,名字再好听不干活有屁用。”
朱棣:“名字只是代号,关键看政绩。你要是能把隆庆改革搞出样子,叫啥都有人记着。”
朱高煦:“我看叫‘朱能改’得了,毕竟专改你爸烂摊子,要是改得好,我给你点个赞。”
朱雄英:“这算大明版‘姓名之谜’吧,不过据说现在专家考证更倾向朱载坖,可能当年刻碑的师傅手抖了。”
秦良玉:“不管叫啥,只要是办实事的皇上,百姓就认,隆庆皇上开海禁、稳边防,这些事比名字重要多了。”
海瑞:“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然为政在人,不在虚名。皇上既已开启改革,当以实效证之。”
徐阶:“当年我拟遗诏时,写的是载坖,可能后来传抄乱了!”
朱厚熜:“我当年赐名时候明明是朱载坖!”
朱元璋:“再叨叨把你禁言!@朱载坖,明天好好说说你的事,让这帮后辈学学啥叫实干。”
朱载坖:“太祖爷,我明白,我明天说。额……今天谁请秦将军,好像我爸说了,我也说了……”
朱厚熜:“把好像去掉!”
秦良玉:“不用你们艾特我,我来了,那我们明天继续,准备聆听隆庆皇上的故事。”
“啪!”
朱雄英:“要晓得后头咋个样,就继续关注下一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