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师指挥部里,气氛有些异样,既洋溢着扩编方案获批的振奋,老耿送来的最新情报不是关于小股特务的渗透,而是几份关于鬼子大规模异常调动的电文。
“司令员,政委,你们看,”萧参谋长指着摊开在桌上的地图和情报汇总:“大同方向的鬼子第26师团主力、忻州方向的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还有原本驻防在正太线的一部分部队,过去一周里都在陆续向南移动,看这架势,兵力不下三四万人,还配属了重炮和战车部队,”
关政委眉头紧锁:“向南?不是冲着我们晋西北来的?这个方向…像是要渡过黄河?”
“渡黄河?”358旅旅长老徐凑过来看了看:“去打正面战场的中央军?阎老西的地盘?”
“很有可能。”张百川手指敲着地图上黄河沿岸的区域:“鬼子在咱们这吃了亏,啃不动,暂时改变策略,想先集中力量打垮正面的国民党军,扫清侧翼,然后再回过头来专心对付我们,这是想各个击破,”
“那…咱们是不是能松口气了?”一个刚提拔的团长下意识地问。
“松口气?”张百川眼神扫过去:“鬼子去打别人,咱们也不能高枕无忧,唇亡齿寒,国民党军要是顶不住,黄河防线一垮,鬼子大军压过来,咱们晋西北就成了孤军,腹背受敌,到时候鬼子收拾完正面回过头就能用十倍百倍的力量来碾碎咱们,”他的话让刚才有些松懈的众人顿时警醒。
“那…司令员,咱们怎么办?出兵支援?”有人问道。
“隔着黄河,咱们这点力量投过去,杯水车薪,”张百川否定道,“而且,总部也不会同意咱们轻易离开根据地,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利用这段鬼子暂时顾不上我们的宝贵时间,把自己变得更强,强到我以后就算调头回来,也啃不动我们,”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旅团级干部:“所以,我把你们叫来,不是让你们看热闹的,仗,暂时可能不打大的,但脑子不能歇着,我决定,就在这儿,办一个营级以上干部培训班,”
“培训班?”下面一阵小声议论。
“对,培训班,”张百川声音洪亮:“咱们现在兵多了,枪多了,但很多干部,打仗还是老一套,凭一股子血气之勇,这不够,咱们的对手是武装到牙齿的鬼子兵,他们的战术、他们的装备、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你们到底琢磨透没有?”
他走到前面一块简陋的黑板前,拿起粉笔:“这第一期培训班,第一课,就给咱们好好总结总结,小鬼子到底是怎么打仗的,咱们又该怎么接招、怎么还手,”
接下来的几天,这个临时充作教室的大院里,坐满了晋西北军区的骨干们,张百川和各军事主官结合一次次血战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剖析鬼子的战术特点。
“鬼子进攻,三板斧,炮火准备,步兵冲击,侧翼迂回,看起来唬人,但套路死板,”张百川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咱们怎么破?炮火来了,藏好,步兵冲近了,用手榴弹和机枪招呼,侧翼咱们预设埋伏,打他的迂回部队,甚至咱们主动出击,掐断他的后勤线,让他没饭吃没炮弹,”
他让经历过不同战斗的干部站起来发言。
“老王,你说说,上次打我据点,他们防守有啥特点?”
“报告司令员,鬼子据点工事修得刁,火力配系交叉,强攻伤亡大,但他们怕夜战,怕近战,”
“说得好,那咱们就打夜战,打近战,挖壕沟接近,用炸药包炸,”
“老李,你们团上次遭遇我战车,怎么处理的?”
“开始吃了亏,后来用集束手榴弹炸履带,用柴火浇煤油烧,”
“对,鬼子战车也不是铁疙瘩,有弱点,要敢打巧打,”
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大家争相发言,分享经验,讨论战术。张百川则不断引导、总结、提炼,将零散的实战经验上升为行之有效的战术原则。
他还重点讲解了如何对付鬼子的优势火力:“鬼子炮猛,咱们不能硬扛,要疏散配置,多挖工事,运动要快,还要想办法搞掉他的炮兵观察员,或者等他的步兵和炮兵脱节的时候狠打,”
“鬼子飞机厉害,咱们就利用夜间和恶劣天气行动,白天注意隐蔽伪装。”除了分析鬼子,张百川更强调主动性和灵活性。
“不要老是等着鬼子来打,要主动寻找战机,鬼子大队出动,咱就打他的小队,我修据点,咱就破袭他的交通线,要像牛皮糖一样粘着他,消耗他,疲惫他,就像咱们在湘江边、在赤水河、在长征路上做的那样,”
培训班的效果立竿见影,干部们眼界开阔了,思路清晰了,回去后立刻在本部队组织起类似的战术研讨和训练,将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根据地内部掀起了一股研究敌人、苦练战术的热潮。
然而,十几天后,当培训班临近尾声时,关于正面战场的情报再次传来,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消息。
萧参谋长拿着一份刚破译的电文,脸色凝重地找到张百川和关政委:“司令员,政委,情况有些变化,南下的鬼子的确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但…国民党军的抵抗出乎意料的薄弱,部分防线一触即溃。照这个速度,我可能比预想中更快达成战役目标。”
关政委一惊:“这么快?那他们不是很快就能抽出身来了?”
张百川走到地图前,盯着黄河以南的区域,沉默良久,缓缓说道:“国民党军靠不住,这咱们早知道。但溃败得这么快,还是有点反常…”
他眼神锐利:“通知各部队,培训班提前结束,所有干部立刻返回岗位,加强战备等级,鬼子在正面打得这么顺,说不定会得意忘形,甚至可能提前分兵,回过头来敲打我们一下,炫耀他们的武功,”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晋西北的位置:“告诉老耿,侦察力量前出,我要时刻掌握南下鬼子主力的确切动向和意图,香月清司这老我,绝不会让我们安心发展,”
刚刚沉浸在学习和练兵热潮中的晋西北军区,瞬间再次绷紧了战斗的弦。南线战事的急剧变化,使得原本预计的宝贵发展时间充满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