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358旅旅长老徐裹紧缴获的鬼子军大衣,靠在战壕壁上,
“旅长,不对劲。”715团团长王大山猫着腰摸过来,声音压得极低:“鬼子那边太安静了,连往常清晨该有的炊烟都没见几缕。哨兵说下边峡谷像是在捣鼓什么大家伙。”
老徐一个激灵,睡意全无:“大家伙?狗日的难道把更大口径的炮拉上来了?还是坦克要硬闯?”他抓起电话,摇通了旅部,“接司令员,快,”
几乎同时,东侧教一旅旅长许达的电话也打了进来。719团团长钟伟报告,发现鬼子阵地后方有异常灯光晃动,似乎有车辆在密集调动。
张百川在前线指挥所里,握着两个话筒,脸色异常凝重。罗政委和萧参谋长也围了过来。
“老徐,许达,你们都发现了?”张百川沉声道:“鬼子不是在睡觉,他们是在准备给我们来个狠的,告诉所有部队,立刻进入最高戒备状态,炮兵观测员给我盯死了,一旦发现可疑目标,不用请示,立刻开炮,”
命令刚传下去,天色微亮。突然,一阵不同于以往山炮和步兵炮的、更加沉闷浑厚的炮声从峡谷北端传来,
“是重炮,”萧参谋长经验丰富,一听声音脸色就变了:“至少是105毫米以上的榴弹炮,鬼子把师属炮兵拉上来了,”
话音未落,呼啸声划破黎明的天空,紧接着是地动山摇的爆炸,火球在358旅和教一旅的阵地上腾起,“隐蔽,全体隐蔽,”各级指挥员的嘶吼在爆炸的间隙中显得微弱无力。
炮击覆盖了整个七寸峡前沿阵地,比前一天猛烈数倍,炮火尚未完全停歇,鬼子第110师团主力步兵,在军官的督战下,向着八路军阵地发起了集团冲锋,这一次,他们显然接受了教训,队形更加分散,利用弹坑和地形交替掩护,冲锋的势头更加凶猛。
“上阵地,鬼子摸上来了,” 尽管被炸得头晕眼花,幸存的八路军战士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冲上满是浮土和残骸的战位。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最残酷的消耗战。子弹如同泼水般相互倾泻,手榴弹在双方阵地前炸成一串。鬼子凭借兵力优势和强大的火力支援,不顾伤亡地连续冲击。八路军战士们则凭借残存的工事和顽强的意志,寸土必争。
西侧358旅716团防守的一段阵地被鬼子重点突破。团长贺东生对着电话狂吼:“二营长,把你的人全压上去,把狗日的给我反下去,丢了阵地,我枪毙你,”
“团长,二营长牺牲了,鬼子坦克上来了,”电话里传来带着哭腔的喊声。
只见两辆鬼子坦克,掩护着大量步兵,正沿着公路一侧较为平缓的坡度,隆隆地驶向716团阵地的侧翼缺口,坦克机枪扫射着战壕,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
“反坦克小组,上,”贺东生眼睛都红了。
几名抱着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的战士跃出战壕,匍匐前进。不断有人被坦克机枪或后方鬼子子弹击中。一名战士刚靠近坦克,就被履带碾过……另一名战士成功将炸药包塞进坦克履带下,拉响导火索,一声巨响,坦克瘫痪了,但他自己也壮烈牺牲。缺口处,敌我士兵绞杀在一起,刺刀见红,血肉横飞。
东侧教一旅的压力更大。鬼子主攻方向依然在这里,新增援上来的生力军一波接一波。719团团长钟伟的指挥部差点被炮火端掉,他本人也被弹片划伤,简单包扎后继续指挥。
“旅长,719团一营快打光了,三营伤亡过半,请求支援,”钟伟的声音已经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许达握着话筒的手青筋暴起,他看向地图咬牙道:“钟伟,没有支援,给我顶住,就是用牙咬,也得把鬼子咬在阵地前,我让720团最后那个预备连给你调过去,”
放下电话,许达对参谋长低吼道:“告诉王山,他的720团,就是打得只剩最后一个人,也得保证侧翼安全,防止鬼子包抄,”
前沿阵地频频告急,伤亡数字不断传到指挥所。张百川的脸色铁青,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动用总预备队的时候。鬼子的攻势虽然凶猛,但主力已经被牢牢吸在了七寸峡这狭窄的正面上,其侧翼和后方必然空虚。
“老萧,鬼子师团指挥部的位置,侦察清楚没有?”张百川问。
“特务营老耿传回消息,基本确定在峡口以北约五里的李家坡,戒备森严,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守卫。”
张百川眼中寒光一闪:“告诉陈旅长和彭旅长,预备队做好出击准备,目标,李家坡,等鬼子再往里钻深一点,等他的攻击势头出现衰竭的苗头,就是咱们掏他心窝子的时候,”
他又对罗政委说:“老罗,通知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在鬼子后勤线上给我再加点料,断他的粮,截他的弹,”
战至中午,鬼子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在绝对优势火力和兵力的支撑下,还是在多处阵地取得了突破。七寸峡防线摇摇欲坠。八路军战士们伤亡极大,许多连排建制被打乱,战士们自发地聚集在党员和干部周围,继续战斗。弹药也开始出现短缺,不少战士捡起鬼子的步枪和三八大盖的子弹继续射击。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张百川等待的战机终于出现了。前沿观察哨报告,鬼子的进攻节奏明显放缓,后续梯队似乎出现了脱节,炮火支援也不如之前猛烈、精准。
“鬼子疲了,他们的指挥也可能出了问题:”张百川一拳砸在地图上,“命令,359旅,教二旅,出击,目标李家坡,端掉鬼子师团指挥部,”
“命令炮兵团,集中所有剩余炮弹,给我轰击鬼子进攻部队的后方梯队和炮兵阵地,阻断其增援,”
“命令老徐,许达,前线所有部队,转入反击,把鬼子给我压回去,”
总攻的命令瞬间点燃了七寸峡,养精蓄锐已久的359旅和教二旅,从隐蔽的集结地迅猛扑向李家坡,与此同时,正面苦守的八路军战士们,听到后方传来的冲锋号和密集枪声,知道反击的时刻到了,顿时士气大振,跃出战壕,向疲惫不堪的鬼子发起了反冲锋,七寸峡,此刻成为了鬼子的真正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