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的决策,陈霄表示理解。与暗影议会这样的庞然大物打交道,确实需要慎之又慎。官方渠道的监控固然强大,技术先进,体系严密,但有时也难免存在滞后性和不够灵活的问题。尤其是面对暗影议会这种精通反侦察、习惯在规则边缘游走的对手,以及玄阴门这种扎根于社会灰色地带的土生邪教,完全依赖自上而下的官方监控网络,可能会错过许多关键细节。
在指挥部安排的临时居所内,陈霄沉思了整整一天。他回顾了自己从江城开始,到流云武院,再到龙魂局的经历。无论是早期应对黑狼帮,还是后来与司徒浩的冲突,亦或是这次黑市拍卖会的经历,都让他深刻认识到,很多时候,真正有价值、最鲜活、最及时的信息,并非来自高堂之上的报告,而是源于市井街巷、江湖角落那些不起眼的“耳朵”和“眼睛”。
官方监控如同高空的雷达,可以俯瞰全局,锁定大体目标;但要想知道目标内部在说什么、做什么,往往需要深入地面的、更贴近目标的“传感器”。
想到这里,陈霄心中有了一个计划。他主动求见了司徒渊。
司徒渊的办公室内,气氛依旧严肃。他看着眼前这个屡次带来惊喜却也惹来不小麻烦的年轻下属,直接问道:“有什么事?关于总部的决策,有不同想法?”
“不,总部的决策是正确的,现阶段不宜打草惊蛇。”陈霄平静地回答,“但我认为,除了官方的技术监控和人力布控之外,我们或许还需要建立一条……更灵活、更贴近地面、更不易被察觉的信息渠道。”
司徒渊目光微凝:“说下去。”
“暗影议会和玄阴门,他们的活动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底层。”陈霄组织着语言,“他们需要物资流通、人员流动、信息传递,这些活动必然会与三教九流、灰色地带的人物产生交集。官方监控固然强大,但目标也大,容易引起警惕。而如果我们能扶持或建立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扎根于这些灰色地带的情报节点,通过他们去倾听市井流言,观察细微异常,或许能弥补官方渠道的不足,获取到更鲜活、更意想不到的情报。”
他顿了顿,继续道:“比如,这次拍卖会的邀请函,就是通过一个被我们影响的中间人获得的。如果我们能有更多这样的‘眼睛’和‘耳朵’,散布在车站码头、古玩市场、地下酒吧、甚至是网络黑市的边缘,也许就能更早发现玄阴门采购物资的蛛丝马迹,或者捕捉到暗影议会人员活动的异常动向。这些信息可能零碎,但汇聚起来,或许能拼凑出更完整的图像。”
司徒渊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陈霄的提议,其实触及了情报工作中一个永恒的矛盾:正规渠道的可靠性与非正规渠道的灵活性之间的平衡。龙魂局并非没有线人体系,但大多用于具体案件,像陈霄所说的这种,建立一种半官方、半地下的、更具弹性的底层信息网络,确实是一个补充思路,尤其是在应对暗影议会这种对手时。
“你有具体想法?这样的人选并不好找,需要绝对可靠,又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根基在灰色地带立足。”司徒渊问道。
“我有一个初步人选。”陈霄抬起头,“江城,‘胡爷’。”
他将在江城与胡爷打交道的过程,以及胡爷此人的性格、能力、处境,简要地向司徒渊汇报了一遍。“胡爷在江城底层摸爬滚打几十年,人脉广,消息灵通,且懂得审时度势。他欠我人情,也有意寻求官面上的庇护。我们可以提供有限的资金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将他发展成一个可靠的情报节点,重点搜集与玄阴门、境外异常人员活动、以及特殊物品黑市流通相关的信息。”
司徒渊沉思良久。陈霄的这个提议很大胆,也存在风险。胡爷毕竟是江湖人物,忠诚度需要考验。但如果运作得当,这确实可能成为插入敌人活动区域的一根“软钉子”。
“可以尝试。”最终,司徒渊做出了决断,“此事由你全权负责,以个人名义进行接触,局里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但不会给予官方身份。这是双刃剑,用得好,能收获奇效;用不好,也可能反伤自身。你要把握好分寸。”
“明白!”陈霄心中一振,司徒渊的支持至关重要。“我会制定详细计划,确保可控。”
离开司徒渊的办公室,陈霄知道,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也是在为自己,或许也是为了龙魂局,铺设一条更具韧性的未来之路。他立刻开始着手准备重返江城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