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佑璋从摄政王府出来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独自一人在月下走着回府。
他与秦公子在摄政王府分开时,他问了他一个他自己都觉得特别天真的问题。
“秦公子,真的没有两全的办法吗?”
他直视着他的眼睛:“你熟读史书,每个王朝最后动乱的根源是哪里,相信你比谁都清楚!答案就在你的心里……”
“秦公子,你理想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他问出了心中一直想问的问题。
杨映溪沉默了一会,然后脸上露出一个璀璨的笑容:
“其实也没什么,我希望农户一季劳作之后,除去上交官家的粮食后,自己家中的粮仓也有足以全家饱腹的余粮;
我希望即便是寻常百姓家,在孩子偶尔想吃一块肉,一块糖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吃到;
我希望天下的孩子都可以读书识字,不论男女,不论贫富,不论贵贱;
我希望女子可以拥有谋生的技能,可以自由的选择婚嫁与否,而不需要用尽毕生的运气去赌一个男人的良心;
我希望每个人对未来的日子都充满了希望……”
“你……你说的这样的世界有可能实现吗?”
“我不知道啊,但我相信只要尽力的去做就会有实现的希望,即便我看不到,但只要种下了这颗“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崔佑璋看着眼前的人,此刻的他好像全身都在散发着光一般!突然间,他也好想看到那个充满希望的世界!他又想起了在秦庄生活的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太傅府,崔宅,月影浮云。
崔佑璋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一人穿过寂静的回廊,来到书房。烛火点亮,昏黄的光晕在墙上投下他沉思的身影。他手中还紧握着那份“抢劫倭岛银山”的计划书,指尖甚至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没有再看那份计划书,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已深深烙在他的脑海里。他坐在书案前,目光落在跳动的烛火上,思绪却飘得很远。
他是崔氏嫡系子弟,自幼被寄予厚望。崔家,绵延数百年的名门望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堂上势力更是盘根错节。
作为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之一,他未来的路已经注定了,接过家族的重担,继续家族的荣耀与辉煌。
他曾经以为,这就是他的使命,他的荣耀。
可如今,因为这位“秦公子”他动摇了,他开始怀疑这份荣耀……。
他手中的这份计划,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抵在了所有像崔家这样的世家的咽喉上。
秦公子的谋划狠辣而精准!
他太了解世家的贪婪成性,给出足够让他们疯狂的利益,引诱他们出钱出人,又用军队牢牢的卡住他们的命脉。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世家利益的牵动下不断被放血,实力大损,而朝廷的实力却暗中壮大。
正如萧墨玄所说,这是个一石三鸟的计划!
而且,看秦公子对倭人狠绝的态度上,他绝对有理由相信,如果有需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向所有的世家举起屠刀!
而他选择在今天,在摄政王面前,将这一切毫不掩饰地展露给他看,其用意再明显不过——逼他做出最终的选择。
一边是生养他、培育他的家族,是数百年的传承与荣耀,是无数族人的期望和倚仗。
另一边,是赏识他、信任他的摄政王萧墨玄。
一个可能更加清明、更强盛,却需要铲除世家才能实现的王朝蓝图;
还有那个心思深沉、手段果决的秦公子所描绘的……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崔佑璋的内心仿佛被撕裂。他想起家族中的长辈,那些为了家族利益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的面孔;
他也想起那些依附于崔家的旁支、仆役,他们的生计皆系于崔家这棵大树。若崔家倒了,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他也清晰地看到世家大族对朝政的垄断、对土地的兼并、对百姓的盘剥,这些积弊在任何一个王朝都周而复始;
世家的存在,阻碍着大虞朝焕发新的生机,他与摄政王想要推行新政,举步维艰,都是因为世家的处处掣肘。
秦公子说得对,想要一个真正强盛的大虞,与世家的冲突不可避免。
他又想起萧墨玄,他的知己,他的挚友;他年轻,有魄力,有担当,心怀天下,却也被现实束缚着手脚。
他需要助力,需要有人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去完成那艰难的改革。萧墨玄信任他,将他视为肱骨,这份知遇之恩,他岂能辜负?
还有秦公子……那个看似温润如玉的商人,实则胸有惊雷,手段凌厉,从他献出制盐制糖秘术时,崔佑璋就明白了这个人做事是如何的决绝果断!
与这样的人在一起谋事,要么同行,要么……就是敌人。他不会允许一个知晓全盘计划却又心向世家的人存在;而他也一定留了后手!
他真的好可怕,但又真的让人着迷,着迷的想要追随他的脚步,去看一看他说的那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烛火噼啪一声,爆开一朵灯花。
崔佑璋猛地闭上眼,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家族祠堂的庄严肃穆,父亲期盼的眼神,萧墨玄信任的目光,秦歌那双看似含笑却冰冷锐利的眼睛,还有那本计划书上冰冷的文字——那将给家族带来的缓慢却致命的削弱。
他痛苦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良久,他缓缓睁开眼,眼中的迷茫和挣扎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悲壮的坚定。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也无法背弃家族的全部。
但是,他可以选择一条或许能让崔家在未来有一线生机的路,利用这几年的时间,打散崔氏,让崔氏淡出朝堂,退出权力中心,这样总好最后被彻底清算!
与其被动地被清除,不如主动选择站在变革的一方。或许,他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风暴中,为崔家保留一丝火种,争取一个相对体面的结局。
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深处,确实认同那个“充满希望的好一点的世界”理应到来,哪怕需要牺牲他个人的荣辱和家族的既得利益。
这个决定无比艰难,意味着他将放弃唾手可得的家主之位,意味着他将背负族人的不解甚至骂名,意味着他将走上一条与父辈期望完全相反的道路。
他,心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