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烧酒在京城引发的风暴,很快也反馈到了靖北镇。
王府议事堂内,商务司主事面带红光,却又难掩忧虑地向林枫汇报:“殿下,如今中原对‘烧酒’的需求极大,尤其是京城和江南的豪富权贵,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惊人。若能量产,其利堪比金山!只是…如今酒坊产量有限,且粮食消耗确实巨大,长期如此,恐有不妥。”
林枫看着各地汇总来的求购信函和报价单,神色平静。白酒的火爆在他意料之中,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式的产品。但他想要的,远不止是钱财。
“酒坊产量,维持现状,暂不扩大。”林枫做出决断,“物以稀为贵,一旦泛滥,便不值钱了。我们要的,不是一时之利,而是以此为契机,打开局面。”
他看向陈影:“通过我们的渠道,放出风声。北疆烧酒,产量稀罕,乃王府不传之秘,每年所得有限。王府愿以此酒,结交天下豪杰,但…只与朋友交易。”
“朋友?”陈影若有所思。
“没错。”林枫点头,“告诉那些求购者,想得到烧酒,可以。但需拿出诚意。或是北疆急需的物资,如精铁、硝石、船材、书籍、工匠;或是…有价值的信息与人脉。”
他这是要将白酒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而不仅仅是商品来运作。用它来换取北疆发展急需的、却被中原封锁的物资和技术,更要借此编织一张属于北疆的关系网。
“另外,”林枫补充道,“挑选几家背景深厚、且在朝中能说得上话的大商号,作为‘特许经销商’,给予他们少量的、稳定的烧酒供应。但要他们承诺,利用其影响力,在朝中为北疆转圜,至少,要确保边境榷场稳定,商路畅通。”
“属下明白!”商务司主事和陈影齐声应道。他们仿佛看到,一条条无形的丝线,正通过那清澈烈性的酒液,将北疆与中原的某些利益集团,悄然连接起来。
这一策略很快收到了效果。
首先是一些过去难以获得的违禁物资,开始通过隐秘渠道,源源不断流入北疆。虽然数量不大,但种类繁多,极大缓解了工坊,尤其是军工和造船领域的原料压力。
其次,边境榷场的局势稳定了下来。之前时开时关的情况不再出现,贸易额甚至有所回升。显然,那些拿到了“特许经营权”的商号,为了保住这棵摇钱树,在其背后势力的运作下,发挥了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北疆的形象,在中原民间和部分上层圈子中,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一个“拥兵自重的边镇”,逐渐多了一层“出产神奇美酒的神秘之地”的色彩。这种文化上的软性输出,其长远影响,可能比军事威慑更为深远。
然而,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触动原有的格局。北疆烧酒的横空出世,严重冲击了中原传统的酿酒行业,尤其是几家背后有皇亲国戚、朝廷大员撑腰的大酒商,利益受损严重。
这一日,林枫接到密报:以皇商“御酒坊”为首的数家酒行联合起来,上书朝廷,状告北疆“以奇技淫巧之物,乱我酒市,蛊惑人心”,并暗指北疆烧酒酿造耗费大量粮食,乃“与民争食”,要求朝廷下旨,禁止北疆烧酒流入中原。
新的风波,再度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