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骨架初步搭建完成后,顾微澜品牌落地的步伐骤然加快。在张律师的高效运作下,“锦绣风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很快完成了工商注册,注册资本包含了顾微澜个人的大部分积蓄以及父亲顾明达的注资。
公司的选址经过一番考量,最终定在了市中心一处闹中取静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这里聚集了不少设计工作室和艺术机构,氛围契合,交通便利。顾微澜租下了一栋独立的两层小楼,面积不大,但空间开阔,采光极佳。
接下来的装修,她亲自参与了设计。整体风格延续了她个人偏好的新中式与现代极简的融合。一楼是开放式的办公区、样品展示区和一个小型会客室,以原木、白墙和水泥元素为主,点缀着竹、兰等绿植,以及她自己的苏绣作品,营造出简洁、明亮且富有艺术感的工作环境。二楼则是她的独立设计室、会议室以及一个小型的技术开发间(为NFt项目预留)。
装修期间,顾微澜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与设计师和施工方沟通细节,小到一盏灯的色温,大到一面墙的材质,她都亲自把关。周韵、林薇等人也陆续入职,参与到办公家具选购、设备采购等工作中。整个团队在忙碌的筹备中,迅速熟悉起来。
与此同时,品牌命名成为了团队内部讨论最激烈的话题。
“我觉得直接用‘微澜’就很好,个人辨识度强。”周韵从商业角度建议。
“要不要加入‘绣’、‘锦’、‘坊’这类字眼,更直接体现核心技艺?”林薇从设计感出发。
“或者叫‘拾光’?有捡拾时光、传承技艺的意境。”赵峰提出了文艺向的建议。
苏晓则贡献了一大堆天马行空的名字,比如“绣色可餐”、“针心爱你”之类的,被大家笑着否决了。
顾微澜听着大家的讨论,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划过。她想要的名字,不仅要美,要有意境,更要能承载她的野望——那不仅仅是苏绣,而是以苏绣为原点,辐射出的整个东方美学生活方式。
她的目光落在自己刚刚完成的一幅绣品上,那是在练习“缀英绣”时随手绣的一株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幽兰。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
一个灵感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
“叫‘澜心造物’,如何?”她抬起头,看向团队成员。
众人安静下来,品味着这个名字。
“澜,取自我的名字,也暗喻如水般润物无声、绵长深厚的力量;心,代表匠心、初心;造物,则表明我们不止于传承,更在于创造,创造美,创造一种生活方式。”顾微澜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连起来,‘澜心造物’,用心创造,源自微澜。”
周韵眼中露出赞许:“这个名字好!既有个人印记,又不局限于个人;既有文化内涵,又表达了创新和创造的野心。格调很高。”
林薇也点头:“听起来就很高级,有故事感。”
赵峰和苏晓也表示赞同。
品牌名称就此敲定——澜心造物。
顾微澜亲自提笔,为“澜心造物”设计了Logo。她将“澜”字的水部与苏绣的丝线纹理结合,勾勒出如水波又似丝缕流动的图形,旁边配以简洁有力的书法字体“澜心造物”。整个Logo既现代又充满东方韵味,极具辨识度。
当“锦绣风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铜牌挂在装修一新的小楼门口,当“澜心造物”的品牌Logo点亮在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时,所有团队成员都聚集在了一起。
没有盛大的庆典,只有简单的香槟和蛋糕。
顾微澜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充满期待和信用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从重生那一刻的孤身一人,到如今拥有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团队……这条路,她走了几百个日夜。
她举起酒杯,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
“今天,‘澜心造物’正式诞生了。我们的路,是开创之路,注定不会轻松。但我相信,凭借我们的热爱、才华和坚持,一定能将‘澜心造物’,打造成一个真正能代表当代东方美学的品牌!谢谢大家,愿意与我同行!”
“干杯!”
“加油!”
玻璃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预示着一段全新征程的开启。
工作室立,品牌诞生。
一个属于顾微澜的造物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