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系列苏绣骨瓷杯的瞬间售罄与引发的广泛好评,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澜心造物”整个团队士气大振。首战告捷,证明了品牌定位和产品方向的正确性,但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有限的产能、单一的销售渠道之间的矛盾,立刻凸显出来。
补货的呼声在官方账号下持续高涨,黄牛也开始闻风而动,二手市场价格被炒高数倍,这无疑损害了品牌形象和真正消费者的利益。
顾微澜立刻召集核心团队,紧急商讨应对策略。会议室里,气氛虽然因为成功而兴奋,但也带着紧迫感。
“当务之急是两点:第一,稳定供应链,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加快生产速度,满足补货需求;第二,尽快拓展更立体、更稳定的销售渠道,不能只依赖单一的线上限量抢购模式。”顾微澜开门见山,指出了核心问题。
负责供应链的何工首先汇报:“代工厂那边我已经沟通过了,他们可以增加生产线,但需要时间培训和磨合新的绣娘,确保刺绣部分的品质稳定。预计全面恢复供应需要一个月左右。另外,我建议我们建立自己的品控小组,长期驻厂,从源头把控质量。”
“可以。”顾微澜点头同意,“品质是我们的生命线,宁可慢,不能乱。”
接着,运营总监周韵提出了渠道拓展的方案:“线上方面,除了我们自己的官方小程序,我建议尽快入驻国内主流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和精选生活类平台,利用他们的高端用户群和成熟的物流体系。同时,我们的官网需要升级,打造成不仅具备销售功能,更要成为品牌故事、工艺展示和美学内容输出的阵地。”
市场经理赵峰补充道:“线下渠道同样重要。高端品牌的体验感,线上无法完全替代。我建议,我们可以先从与高端买手店、精品酒店、艺术画廊合作开始,进行品牌露出和产品寄售,测试市场反应。同时,积极筹备我们在核心城市旗舰店的选址和规划。”
“线下店?”苏晓眼睛一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开业活动,邀请粉丝和KoL来参加?”
“旗舰店是长远目标,需要周密规划。”周韵比较谨慎,“前期可以考虑举办品牌快闪店(pop-up Store),成本可控,话题性强,能快速在目标城市的核心商圈制造声量。”
顾微澜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建议,大脑飞速运转。线上多渠道布局,线下通过合作与快闪店模式稳步推进……这是一个稳健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就按这个方向推进。”顾微澜拍板,“周韵,线上渠道拓展和官网升级由你负责;赵峰,线下合作和快闪店计划由你牵头,苏晓配合;何工,供应链和品控务必盯紧。另外,”她看向林薇,“设计团队不能停,在‘云起’系列之后,我们需要规划下一个产品线了。服饰、家居,都可以开始前期调研和设计构思。”
任务明确,团队再次高效行动起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澜心造物”团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
线上,官方小程序进行了优化,提升了服务器承载能力;品牌成功入驻了多家顶级电商平台,吸引了更多圈层外的优质客户;升级后的官网,以极具美感的视觉设计和深度的内容,成功塑造了高端品牌形象,日均访问量惊人。
线下,经过赵峰团队的艰难谈判,“澜心造物”的首个快闪店,成功落地于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奢侈品商圈。快闪店设计由林薇亲自操刀,将东方园林的“借景”与极简现代风结合,店内不仅展示了“云起”系列杯具,还首次曝光了尚在开发中的真丝方巾、香囊等新品,营造出沉浸式的东方美学生活空间。
快闪店开业当天,人潮涌动,不仅吸引了预约前来的粉丝和受邀KoL,更有很多被品牌调性和产品设计吸引的路人进店体验。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再次引爆。
同时,与几家高端精品酒店和私人俱乐部的合作也顺利推进,“澜心造物”的产品开始出现在这些场所的客房或公共区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端消费人群。
渠道的拓展,如同为品牌插上了双翼。线上线下的联动,不仅极大地缓解了销售压力,避免了饥饿营销的负面效应,更全方位地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和美誉度,让“澜心造物”从一个“网红品牌”,稳步向一个立体的、有深度的“知名品牌”迈进。
顾微澜站在上海快闪店的二楼,看着楼下熙熙攘攘、对产品流露出由衷喜爱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从线上到线下,从虚拟到实体。
“澜心造物”的根基,正在一点点变得扎实。
她的商业版图,也随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