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兰草市集,烟火人间
藏锋谷的春天来得格外热闹。
韧兰的种子在山下村落扎了根,村长特意托人捎来消息,说田里的兰苗冒出了新绿,村民们都盼着能学更多种植法子。慕白和守安商量着,干脆在谷里办个小小的市集,一边教大家侍弄兰草,一边把谷里的好东西拿出来互通有无。
消息传出去没几天,到了市集那天,天刚亮,谷口就热闹起来。
小石头背着个竹筐,里面装着他和守安一起晒的兰草干——据说泡水能安神,是秦先生教的法子。他刚把摊子摆好,就被几个山下的孩子围住,叽叽喳喳问这问那。
“小石头哥哥,这草真的能治好睡不着觉吗?”
“我娘总说头疼,泡这个喝管用不?”
小石头挺起小胸脯,学着大人的样子说:“得用温水泡,每天喝一杯,坚持半个月就差不多啦。我爷爷以前就喝这个!”
另一边,慕白正教几个农妇分韧兰的幼苗。她蹲在地上,手里捏着一株刚分好的小苗,耐心讲解:“这根须要留三寸长,埋土的时候不能太深,刚好盖住根部就行,浇水要慢慢浇,别冲坏了土坡……”
农妇们听得认真,有个婶子忍不住问:“慕姑娘,这兰草真能固住坡地?去年雨水大,我家那二亩地冲得厉害。”
“您放心,”慕白指着不远处的示范田,“您看那边,去年种的韧兰,今年开春一点土都没被冲跑。等秋天结了种子,咱们再收集起来,明年就能种更多啦。”
市集中央,秦先生支了张木桌,摆着守园伯留下的兰草图谱,还有这些年整理的种植笔记。有个戴眼镜的先生拿着本子抄得飞快,说是县里的农校老师,想把韧兰的种植方法编进教材里。秦先生笑着说:“拿去用就是,能让更多地方的土地安稳下来,才是这法子的用处。”
守安的摊子前最热闹,他把祖父留下的旧工具摆了出来——生锈的小锄头、缺了角的洒水壶,还有一把刻着兰草纹的剪刀。“这剪刀是爷爷给兰草修枝用的,”他举着剪刀给大家看,“他说剪的时候要斜着下剪,这样伤口不容易烂。”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剪刀上的纹路,奶声奶气地问:“哥哥,这上面的花是你画的吗?真好看。”
守安脸一红,挠了挠头:“是我爷爷画的,他说兰草要修得好看,工具也得带点灵气。”
日头升到半空时,市集里飘起了香味。小石头把带来的兰草饼摆了出来——这是他跟着秦先生学的,用兰草汁和面粉做的,带着淡淡的清香。孩子们抢着要,慕白笑着给每个孩子分了一块,看着他们吃得满脸粉渣,眼睛弯成了月牙。
一个背着背篓的老爷爷挤到摊子前,放下背篓,里面是满满一篓山货:“慕姑娘,我用这些换点兰草苗行不?我那后山的坡地,正愁没法子呢。”
“当然行,”慕白接过背篓,往里塞了好几株壮实的幼苗,“爷爷,您拿回去按照我说的法子种,有啥不懂的,随时来谷里问。”
老爷爷乐呵呵地走了,背篓里的幼苗晃悠悠的,像揣着一团春天的希望。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市集渐渐散了。大家收拾摊子时,发现慕白的篮子里多了不少东西:婶子们给的腌菜、孩子们送的野花、老爷爷留下的野蜂蜜……满满当当的,都是带着温度的回礼。
守安抱着那把兰草剪刀,看着远处田里新栽的韧兰苗,忽然说:“我好像有点懂爷爷说的‘守护’了。不是把东西锁起来,是让它长出更多、走得更远。”
慕白点头,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兰草的清香。她看向山坡上成片的泣血兰,又望向山下村落里冒出的点点新绿,忽然觉得,藏锋谷的春天,从来都不止在谷里。那些被风吹散的种子,被人带走的幼苗,会在更多地方扎根、生长,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小石头啃着剩下的兰草饼,含糊不清地说:“明天还能办市集吗?”
秦先生笑着揉了揉他的头:“等韧兰结了种子,咱们再办一场,让大家来采种子,好不好?”
夕阳西下,余晖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篮子里的野蜂蜜在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和兰草的清香缠在一起,酿成了藏锋谷最寻常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