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岁岁选择抚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舞姿与武技,皆需大幅度的动作,身法、步态、发力习惯,皆有可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即便早有准备,也难保万无一失。一个细微的、不属于“梁家大小姐”的习惯性动作,便可能引来南诏等国如跗骨之蛆般的怀疑。而坐姿抚琴,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身体的动作,只需十指与心神投入,最为稳妥保守。
她于锦垫上缓缓跪坐,姿态优雅标准。并未急于开始,而是先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拨动了几下琴弦,试了试音律。那架“九霄环佩”不愧是宫廷珍品,音色清越通透,余韵悠长。她微闭双眸,指尖感受着琴弦的震动,迅速找到了最佳的演奏状态。
待心神与琴音相合,她指尖力道微沉,正式开始了弹奏。
第一个音符流泻而出,清脆激越,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紧接着,琴音陡然拔高,变得高昂激荡,金戈铁马之气扑面而来,仿佛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奋勇冲杀,马蹄声、兵刃交击声、战士的呐喊声,皆融于这急促而有力的旋律之中,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正与方才沈静瑶所跳的《破阵乐》意境相合,乃是其配套琴曲中最难的一支——《铁血丹心》!
殿内擅长音律之人,如沈静瑶、以及一些精通此道的官员家眷,第一时间便听了出来,眼中皆露出惊异之色。此曲难度极高,对指法、力道、以及情感的投入要求都极为严苛,梁岁岁竟敢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选择此曲,而且并未做任何取巧的简化或改动!
琴声在高昂处盘旋片刻,仿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即旋律缓缓过渡,变得平稳而恢弘。音符如潺潺流水,又如和煦春风,描绘出一幅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画卷,仿佛在赞颂在皇帝英明统治下,云煌朝的繁荣与昌盛。
接着,琴音一转,变得轻快而欢乐,带着一种开放包容的气度,如同在张开双臂,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节,旋律中充满了友好与善意。
然而,就在这欢乐的旋律即将走向圆满终结之时,琴音毫无预兆地再次拔高,迸发出一段极其短促却激情四射的华彩乐章,如同惊雷乍响,又似猎鹰冲天,充满了力量与期待,随即,在一个最强音上,戛然而止!
余音袅袅,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之中。
这种突然的结束,正是《铁血丹心》这首曲子的独特与精妙之处,意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梁岁岁选择此曲,正是看中了它完美契合当下情境——既能呼应之前的《破阵乐》,彰显云煌风骨,又能表达对国家的赞颂、对他国的欢迎,最后那一段突如其来的激情,更是巧妙地引向了明日即将开始的冬猎盛事,寓意着对狩猎活动的期待与喜悦。整个演奏,立意高远,章法严谨,情感充沛,几乎无可挑剔。
高踞御座的皇帝皇甫明璋,目光从一开始的好奇,渐渐转为专注,最终化为毫不掩饰的赞赏。他精通音律,自然听得出梁岁岁此曲演奏的水平极高,指法娴熟,情感把握精准,尤其是最后那一下,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此女不仅心性沉稳,临危不乱,才情更是如此出众!她这番应对,非但没有给云煌带来任何损失,反而借由这首高难度的曲子,大大彰显了云煌贵女的风采与气度,将他国使臣之前的挑衅化解于无形,甚至反将一军!
琴音已歇,梁岁岁缓缓收回手,置于膝上,随即起身,对着御座方向,再次盈盈一礼,垂首静立,等待着帝后的点评。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似乎还沉浸在方才那跌宕起伏的琴音之中。片刻之后,如雷的掌声与赞叹声才轰然响起!
“妙!太妙了!”
“此曲只应天上有啊!”
“梁小姐琴艺,当真是出神入化!”
南诏使臣与阿依娜等人,面色变得有些难看。他们本想逼梁岁岁出手,好寻其破绽,却不料反而让她大放异彩,更是选了如此一首立意高远的曲子,让他们之前的举动,显得如同跳梁小丑。
皇帝皇甫明璋抚掌大笑,声音洪亮,充满了愉悦:“好!好一曲《铁血丹心》!梁家丫头,朕今日方知,你不仅是容貌出众,这才情更是令人惊叹!此曲意境深远,弹奏更是精湛,当赏!重重有赏!”
皇后亦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岁岁这孩子,真是给了本宫一个大大的惊喜。”
梁岁岁心中微松,知道这一关,自己算是漂亮地度过了。她再次敛衽行礼,声音清越:“臣女谢陛下、娘娘厚赏。雕虫小技,不敢当陛下、娘娘如此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