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于莉就醒了。窗外的蝉鸣还没开始,只有早起的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空气里带着露水的清新。她悄悄起身,借着熹微的晨光,轻手轻脚地走到厨房,打开地窖的门。
地窖里阴凉潮湿,五十斤肉被分成了五份,整整齐齐地码在角落里。她拿出其中一份,用干净的油纸重新包好,打算送给隔壁的张大妈——张大妈平时总帮衬着于家,送点肉过去,既不突兀,也能全了邻里情分。
刚把肉拿出来,就听到院里传来脚步声。于母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莉儿,咋起这么早?”
“妈,我睡不着,起来烧点水。”于莉连忙把肉藏在灶台后面,脸上有点发烫。
于母没多想,走到水缸边舀水:“今天早饭想吃啥?我去买几个馒头。”
“妈,别买了。”于莉连忙说,“我昨天蒸了些玉米窝窝,够吃了。对了,这是陈工程师……哦不,是志远托人送来的肉,说是单位发的福利,咱们分点给张大妈他们。”她故意说得轻描淡写,怕母亲起疑。
于母一听,眼睛亮了:“陈工程师有心了。行,你看着分吧,别小气,也别太张扬。”
“我知道。”于莉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幸好昨晚李晓东提醒了她,用“单位福利”当借口,再合适不过。
早饭时,于父看着桌上的玉米窝窝,忽然说:“莉儿,等会儿跟我去趟早市,买点菜回来。中午……叫陈工程师过来吃饭吧?”
于莉的脸一下子红了:“爸,这不太好吧,人家刚送了东西……”
“咋不好?”于父放下筷子,“人家是真心对你,咱们也得以诚相待。叫他过来吃顿便饭,认认门,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于母也点头:“你爸说得对。我去买只鸡,中午炖鸡汤,再炒个肉,简单点,别太铺张。”
于莉心里甜滋滋的,嘴上却假意推辞:“那……我去问问他?”
“问啥,直接去叫!”于父摆摆手,“他要是不来,就是不给我面子。”
于莉笑着应了,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跟李晓东说。她知道,他白天多半是以“李晓东”的身份活动,要让他以“陈志远”的身份过来,得提前打个招呼。
吃完早饭,于莉借口去供销社买东西,快步往三进四合院的方向走。清晨的胡同里很热闹,卖豆浆的、炸油条的、挑着担子卖菜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烟火气。
走到离三进四合院不远的路口,她停下脚步,心里有点忐忑。她不知道李晓东醒了没有,也不知道该怎么联系他。正犹豫着,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胡同里走出来——是李晓东,穿着件半旧的白衬衫,手里提着个菜篮子,看样子是刚买完菜。
“晓东!”于莉连忙跑过去,声音里带着点雀跃。
李晓东看到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怎么来了?”
“我爸让我叫你……哦不,叫‘陈志远’中午去家里吃饭。”于莉压低声音,脸颊泛红,“我爸妈要谢谢你送的聘礼呢。”
“知道了。”李晓东点点头,把菜篮子递给她,“你先拿着,我回去换件衣服,半小时后过去。”他得回去戴上面具,换回“陈志远”的身份。
“嗯。”于莉接过菜篮子,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暖暖的。这个男人,总能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让她无比安心。
回到家,于莉把菜篮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有新鲜的青菜、西红柿,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她笑着对父母说:“这是志远让我带回来的,说是中午加个菜。”
于父于母看着这些菜,更是满意:“陈工程师真是个细心人,还想着咱们。”
于海棠从屋里出来,看到桌上的鱼,挑了挑眉:“倒是挺会来事。”她话里带点调侃,眼神里却没什么恶意。
于莉瞪了她一眼,脸上却红了:“别瞎说。”
半小时后,“陈志远”准时出现在院门口。他穿着件干净的灰色干部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提着一网兜水果,笑容温和:“叔叔阿姨,打扰了。”
“不打扰不打扰,快进来坐!”于父热情地把他拉进屋,“海棠,给你陈大哥倒茶!”
于海棠翻了个白眼,却还是乖乖地去倒茶了。她偷偷打量着“陈志远”,越看越觉得熟悉——这说话的语气,看姐姐的眼神,甚至是递东西时的小动作,都像极了李晓东。她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却不敢确定。
午饭很丰盛,于母炖了鸡汤,炒了五花肉,还做了个西红柿炒鸡蛋,李晓东带来的鱼被于莉做成了红烧鱼,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
饭桌上,于父频频给“陈志远”夹菜,问起他工作的事。李晓东应对自如,说自己在研究无线电技术,偶尔会去外地出差,说得有鼻子有眼,连于海棠都挑不出毛病。
“志远啊,”于父喝了口酒,感慨地说,“我家莉儿脾气软,以后要是有啥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多担待点。”
“叔叔您放心,我会好好对莉儿的。”李晓东看着于莉,眼神温柔,“能娶到莉儿,是我的福气。”
于莉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于母也笑着说:“莉儿这孩子,啥都好,就是太实在,容易吃亏。以后有你护着她,我们就放心了。”
午饭后,于莉收拾碗筷,李晓东则帮着于父把院里的柴火码整齐。于父看着他利落的动作,越看越满意,拉着他聊起了年轻时的趣事。
于海棠坐在廊下看书,眼角的余光却时不时瞟向他们。她看到“陈志远”帮父亲擦汗时的动作,和上次李晓东帮父亲码柴火时一模一样;听到他笑起来的声音,虽然刻意压低了些,却和记忆里的笑声重合。她心里的猜测越来越强烈,却不敢说出来——万一不是呢?
下午,李晓东要走,于莉送他到院门口。
“晚上我来接你,去拍结婚照。”李晓东用本音轻声说,手指悄悄碰了碰她的手背。
于莉的脸一下子红了,点点头:“嗯,我等你。”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于莉才转身回屋。刚走到院里,就被于海棠叫住了。
“姐,”于海棠放下书,眼神探究地看着她,“你老实告诉我,那个陈志远,是不是李晓东?”
于莉心里一惊,强作镇定:“你胡说啥呢?怎么会……”
“别骗我了。”于海棠打断她,“他看你的眼神,说话的语气,甚至是一些小动作,都跟李晓东一模一样。还有,他送来的那些东西,跟李晓东以前给咱们家的,都是一个路子——看着普通,却都是最实用的。”
于莉看着妹妹笃定的眼神,知道瞒不住了。她叹了口气,拉着于海棠走进东厢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包括李晓东的顾虑,“陈志远”的身份,还有他们的打算。
于海棠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她不是惊讶,而是觉得……理所当然。李晓东那个人,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心细得很,会为了在乎的人考虑周全,做出这样的事,一点也不奇怪。
“姐,你别怪我多嘴。”于海棠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我不是反对,我就是怕你受委屈。他身边……好像不止你一个吧?”她上次去三进四合院附近办事,看到过秦淮茹她们,知道李晓东身边有不少女人。
“我知道。”于莉点点头,眼眶有点红,“但他对我是真心的,我能感觉到。而且……我不在乎那些,我只想跟他好好过日子。”
于海棠看着姐姐坚定的眼神,心里叹了口气:“算了,你自己想清楚就好。不管怎么样,我都站在你这边。”
“谢谢你,海棠。”于莉抱住妹妹,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
傍晚时分,李晓东以“陈志远”的身份来接于莉。于莉穿着那件蓝色的确良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还抹了点雪花膏,更显得肤白貌美。
“真好看。”李晓东笑着说,眼里的欣赏毫不掩饰。
于莉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走吧。”
照相馆离得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里面人不多,摄影师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看到他们,笑着说:“新婚夫妇?来,站这边,靠近点。”
李晓东搂住于莉的肩膀,于莉则紧张地攥着衣角,脸上红扑扑的。摄影师调整了一下镜头:“笑一个,自然点。”
李晓东看着于莉,眼神温柔;于莉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心里的紧张一下子消失了,嘴角忍不住扬起。
“咔嚓”一声,快门按下,把这温馨的一刻永远定格了下来。
走出照相馆,夕阳正浓,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晓东牵着于莉的手,慢慢地往回走。
“照片要三天后才能取。”李晓东说,“到时候我来拿。”
“嗯。”于莉点点头,心里甜滋滋的。这还是她第一次拍照片,而且是和心爱的人一起,意义非凡。
路过一个供销社,李晓东进去买了两串糖葫芦,递给于莉一串:“尝尝,小时候最爱吃的。”
于莉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心里也跟着甜了起来。她看着李晓东,忽然说:“晓东,谢谢你。”
“谢我啥?”李晓东笑着问。
“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于莉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不管你是李晓东,还是陈志远,我都认定你了。”
李晓东心里一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莉儿,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于莉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却笑得无比灿烂。
回到四合院时,天色已经暗了。于父于母看到他们回来,连忙问:“照片拍得怎么样?”
“挺好的,三天后取。”于莉笑着说,脸上的幸福藏不住。
晚饭时,于母给“陈志远”夹了块鸡腿:“多吃点,晚上还要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阿姨。”李晓东笑着说,“我明天要去外地出差几天,大概周末回来。”他得回三进四合院看看,顺便处理点事,用“出差”当借口最合适。
“这么快就出差?”于母有点舍不得,“那路上小心点,注意身体。”
“我会的。”李晓东点点头,看向于莉,眼神里带着不舍。
晚饭后,李晓东要走,于莉送他到院门口。
“我不在的时候,好好照顾自己。”李晓东握住她的手,“有事就找海棠,或者……找李晓东,他会帮你的。”他故意把自己的本名说出来,是想让她安心。
“嗯,我知道。”于莉点点头,不舍地看着他,“你也注意安全。”
李晓东在她额头吻了一下,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于莉站在院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手里还攥着那串没吃完的糖葫芦,心里又甜又暖。她知道,未来的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他在,她就什么都不怕。
回到三进四合院时,院里一片热闹。秦淮茹坐在廊下给孩子喂奶,梁拉娣在厨房洗碗,娄晓娥和何雨水在灯下看书,孩子们则在院里玩捉迷藏。
“回来了?”秦淮茹看到他,笑着问,“去哪儿了?”
“去朋友那坐了坐。”李晓东笑着说,“给你们带了点糖葫芦。”
“哇!糖葫芦!”孩子们一下子围了上来,抢着要吃。
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听着女人们温柔的说笑声,李晓东心里一片安宁。无论是于家小院的温馨,还是三进四合院的热闹,都是他想要守护的幸福。
夜色渐深,院里渐渐安静下来。李晓东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满的都是满足。他想起于莉羞涩的笑容,想起她咬糖葫芦时的可爱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个夜晚,注定是个甜蜜的夜晚。而他知道,这样的甜蜜,会一直延续下去,伴随着他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走过漫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