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做摊贩早餐车,需要办理好些手续。
陶莹先带着身份证和复印件,还有一寸证件照和早餐车样式示意图等等才来哦,去执法中队填了《临时占道设摊资格报名表》,得等他们审核了之后,才能发放准予临时设摊的文书。
有了临时设摊的文书,还得去办食品摊贩登记备案卡。
陶莹查清楚了,从事简单的早餐经营活动,可以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但要去备案。
她向当地街道办事处提交了《早餐摊点备案登记表》,还有她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经营场所证明等材料,接下来就是等审查结果,只要确定她符合条件,能予以备案,就能发放备案凭证。
等审核结果的过程中,陶莹还抽空去医院办了健康证。
所有材料下来的这天,陶莹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手续都办好了,不高兴吗?”
陶莹才刚被王芳换号打过来的电话臭骂了一顿,然后就拿到了全部资料,她那一瞬间眼前都好像有了王芳去砸摊儿的画面。
“高兴,”陶莹一言难尽地说,“就是感觉我妈那边不会善罢甘休,我特害怕到时候买东西被她碰见。”
到时候推着餐车就不容易跑过她了。
“哪儿就那么巧了,”项安国安慰他,“北京这么大……”
“说大是大,说小也小,谁能知道呈平还能跟咱们竹子又当同学了呢?”
项安国说:“你也甭再想做棉花娃娃小衣服那事儿了,不干了也好,要不然拿人手短……”
“咱家现在住的这房子还是人家季姐的,还是拿人手短。”
“情当然是得领的,但怎么说咱多少也是给了点儿房租,只能看后头能怎么报答了。”
眼下的情况,他们也硬气不起来,自己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如果想要不考虑房贷压力,就只能卖房了。
陶莹总觉得还没到必须要卖房那地步,所以现在只能先这么凑合一阵儿了。
“情况好的话,这早餐车能盈利,攒一攒能赶上咱以前的收入,就能搬回去了。”
“妈都已经去咱那小区闹好几趟了,本来人租户都开始找中介要退房了,得亏那小伙子有办法,跟社区的还有物业都打了招呼。”
陶莹正要说话,就接了个电话,越听脸色越难看。
挂完电话她就脸色煞白地看着:“我妈……她说要买咱小区的房,找了好些个别的中介带他们进小区里看房去,然后又上咱家找租户麻烦去了。”
项安国也白了脸:“那咱得马上过去啊。”
陶莹乱了方寸:“是啊……”
“那我先给敬老院儿那边打个电话……”
项安国匆匆忙忙打电话过去请假,结果张彬刚好在,他听完工作人员说的话,很快就给项安国打了个电话。
“叔,你们还没出发回去呢吧?”
陶莹已经坐在玄关处的小凳子上准备换鞋了。
项安国说:“等叔忙完了再给你回电话啊。”
“别别,叔,您跟我陶姨现在过去,不就是让老太太得逞了么,躲了这么久,一回就让她得了逞,追着你们就能知道现在的住处,下回再找不着你们,还能如法炮制……”
项安国开着外放,陶莹也听见了,夫妻俩的动作同时一顿,然后对视了一眼。
“叔?”
“听着呢,”项安国说,“可他们还在那头闹,再这样下去,我们那房还怎么租?”
“要您跟我姨您俩放心,就交给我,我去一趟。”
陶莹担心给他惹麻烦:“咱家老太太可能胡搅蛮缠了,你一个小孩儿……”
“我都多大了,我早不是小孩儿了。”
张彬笑着说:“更何况我可是老北京,正巧您家那边儿还有好些我们以前的老邻居,我年纪小,可有老炮儿在呐,您放心,保管把事儿办好了,也不会伤着老太太!”
挂完电话,陶莹还在担心:“张彬才多大点儿,他真能办好吗?”
项安国也不太放心:“要不我还是去看看。”
但他去看看陶莹也不放心:“彬子刚才说的也有道理,咱们要是去了,我妈不就更能缠上了?”
俩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还能咋办。
结果没等他们纠结多久,张彬就又来电话了。
“处理好了,叔,您放心,”张彬说,“咱胡同里的赵大爷出面儿,您家那大妈都被唬住了,以后也没中介会带她上咱小区看房来了,这种光叫带进去就开始骚扰业主的主儿,谁也不敢再接她生意了。”
项安国连忙说:“他们也不是北京人,非京籍居民家庭不是得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三年以上,才能在五环内限购一套住房么,他们可一年都没交过。”
“我赵大爷一到就给诈出来了,而且我陶姨她哥,那叔还涉嫌寻衅滋事,要被带走呢,他一要被带走,老太太就没了主心骨……”
“还有件事儿得问问您,老太太住的地方需要安排吗?”
这次不等项安国开口,陶莹就立即说:“不用管她,她自个儿有退休金,老家有房,在这儿赖多少年了,早该回去了!”
她不买医保,有个三病两痛的都是陶莹他们全额出现金,后来陶莹出钱让她去买居民医保,她把钱拿了都给陶李出去挥霍,下回看病还让陶莹掏钱出全额。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陶莹对张彬说:“这事儿今儿真是麻烦你们了,陶姨下回单独谢你和赵大爷,老太太的事儿你们甭管了,她有手有脚的,也有钱。”
“跟我还客气啥,有您这句话,我就知道该咋办了。”
撂了电话,陶莹一屁股坐下,瘫在了沙发上,整个人都快脱力了:“她可真能给咱们惹事儿!”
“电话里说不明白,回头我去找彬子问问清楚,到底是咋处理的。”
“到时候得好好谢谢人家……”
陶莹疲惫地闭上眼睛,感觉这一阵实在是太累了,除了跑早餐车的手续之外,还得时时刻刻应付着这样的突发状况。
王芳和陶李就像两颗不定时的炸弹。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砰”的一声把所有人的生活都炸得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