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随机摆摊任务已刷新。】
【今天下午一点前,在东风小区十八栋顶楼卖光饼夹红糟肉。】
刚收摊登上三轮,程然就收到了系统提示,差点没把小三轮拐进沟里。
红糟肉,作为沿海省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菜肴之一,其主要独特之处就在于红糟,也就是红曲,酿酒后过滤的残渣。
然而这部分主要的原材料,不同发酵时长,做出来的食物口味完全不同。
要想做出原汁原味最正宗的红糟肉,红糟起码要发酵半个月以上。
程然可以在系统安装的买菜软件上下单,但那跟自己亲自做的红糟没法比。
之所以有些传统菜式传承几千年,却仍只是地方特色而未全国推广,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口味差异。
特色菜,基本上是当地人从小就开始吃的东西。
哪怕出生时并不完全习惯菜式口味,但常年耳濡目染,被各种延展出来的菜式调教,口味也就适应了当地特色菜。
然而这对于外地食客而言,并不是那么好接受的。
要做到让外地食客也能食指大动,特色菜就需要改革。
可是,问题来了。
改革后的菜式,它还是当地的地方特色菜吗?
程然就这个问题,受了一辈子争议。
他就是立志于把所有菜,都做到人人皆可入口的那批人。
程然认为,菜式做法不应该是束缚传统菜走向普通人餐桌的枷锁。
入口的食物只要能让人感到享受,满足。
那才是一道成功的菜。
可如此一来,传统就会被打破,几千年传承或将断层。
这个问题,程然上辈子用了一生时间去证明,好的厨师,会变革菜式,但他依然能保留传统和传承。
程然想了想,还是下单了现成的红糟,和一堆酿红酒的材料,准备两手抓。
传统特色红糟肉他要做,自己改变做法的红糟肉他也要做。
买菜软件买不到除了食材以外的东西,程然需要的瓶瓶罐罐和发酵箱,两个阿姨利用自身人脉,一个小时就解决。
给程然打了好几天下手,两个阿姨自认为自己是会做饭,处理食材很精细的人。
但跟程然一对比,发现自己好多处理食材细节,都是错误的。
相同食材做不同料理处理方式不尽相同,用同一种方式处理的食材做不同美食,口感,层次和香味上会差很多。
喻阿姨活了半辈子,在做菜一事可能不行,但处理食材上也算得国内数一数二,到头来竟比不过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
只能说,自己学的还不够,会得还不多。
还得学。
跟年轻人学。
回到家就开始忙活,三个人干活快,弄好发酵材料,设置好发酵箱温度,程然做了几样宵夜,吃完睡觉。
之前他是不做的,睡前吃饱了对身体不好。
自从吃完了增加体质的药,腰不酸了腿不软了,吃饭更容易饿了。
加上家里两个阿姨大晚上起来跟他忙里忙外,程然不好意思让人饿着睡觉,就用冰箱里的食材,有什么做什么。
前几天的冰箱,程然用买菜软件填满,现在的冰箱由傅晏洹把控。
不需要程然操心,他的冰箱里随时满满当当,顶级食材随用随补。
出发前处理了剩下的食材和发面,程然顶着绵绵细雨出发。
导航将程然指引到一片新旧城区交会的老小区,号称城村中二号。
离城中村还有几十公里,但其内陈旧的设施跟城中村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别看小区老旧,这里跟程然之前摆摊的城中村最大区别是,一个在市区边沿,另一个,几乎位于城市中心,是曾经也是现在的黄金地段。
地段商业经济发达,社会设施配套完善,人流量也非常之大,是很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老城旧巷不仅是年长之人的情怀,更是新时代年轻人憧憬的宁静。
当然,所谓的老城情怀,却是政府的一块心病。
一整片老小区,环境简陋,交通堵塞,线路混乱,连救护车消防车都开不进去,很难及时救援。
最主要的是,形象跟周围的新式建筑简直形成了两个极端,成为城市负面影响的典范。
可,地段特殊,没有哪个投资商掏得出赔偿款。
事情就这么一拖再拖,搁置到现在。
进入小区大门,程然看着那七拐八绕的路线,头有点晕。
在老小区找楼栋,不是要老命吗?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十几个人指路下,绕过所有错误路线,总算找到楼栋。
一看时间,十二点四十五,再望一望没有电梯的十二楼。
程然自我安慰。“没事没事,命运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也不能把三轮搬上十二楼吧。”
思考了两分钟,程然掉头把小吃车开到隐蔽无人的角落。
收起三轮车,转身朝目标楼栋跑。
程然现在体质变好了,爬个十二楼还是挺轻松的。
阴雨绵绵的楼顶挂着些青苔,楼顶并不是无人打理荒废着,而是用泡沫箱子种了很多蔬菜,还有笼子养了鸡鸭。
陌生人闯入,空无一人的楼顶,鸡鸭咕咕嘎嘎,一点都不欢迎这个闯入它们领地的两脚兽。
老楼顶多一层四户,楼顶面积不算大,三轮小吃车摆在这里太夸张,系统按程然要求,简化了摊位。
在空地将小吃摊摆上,就跟普通卖凉菜的小吃摊差不多。
顶多多了个大炉子和爆炒火灶,两边的桌板依然保留,棚顶还人性化的前后露出一截遮阳棚。
而那几个硕大的字,依然在小吃摊顶。
将发好的面团揪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摊成饼状撒上芝麻贴着炉子烤上,程然才开始炒红糟肉。
黄淑梅抱着圆圆在楼梯间,憔悴的面容忽然一顿,乖巧的圆圆不停发出兴奋的“汪汪”叫。
抽了抽鼻子,一股莫名熟悉的气味从头顶飘散下来。
她无神的双眼有了聚焦,抬头看了看头顶的楼梯,而后摇摇头。“管我啥代志咧?”
抬脚继续往上走,一步……两步……三步,有几分沉重,又有几分轻松。
很快……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