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带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补天”项目组竟然从那份神秘星图中蕴含的基础空间理论里,找到了修复“星门”图纸缺失部分的关键数学工具!
这意味着,困扰他们许久的、最核心的技术壁垒,出现了被攻破的曙光!
整个“星穹一号”前哨站的科研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被调动起来,全力投入到对那个“关键数学工具”——一种描述高维空间褶皱与能量通道映射的“多维流形拓扑算法”——的消化和应用中。
王磊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带着团队日夜不停地演算、建模、模拟。
大量的算力被调用,甚至短暂影响到了“万宝阁”平台的运行速度,引来不少用户抱怨(被客服以“系统升级”为由搪塞过去)。
然而,技术的突破,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认知隔阂”。星图中蕴含的知识体系,其底层逻辑和数学语言,与蓝星科学和修仙界传承都有着巨大差异。
很多概念需要从头建立理解,进度比预想中缓慢。
其次,是“能量实现”的困难。即使在模拟器中成功了,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需要极其精纯和庞大的能量,以及对能量微观操作的极致掌控。
目前“破晓号”的灵能核心,以及王磊团队能制造的能量控制符阵,都难以达到理论要求的标准。
这就好比理论上设计出了曲率引擎的图纸,却发现现有的材料连引擎外壳都造不出来,能源更是差了几个数量级。
“我们卡在了……能量操控的精度和强度上。”王磊顶着更加浓重的黑眼圈,向沈墨霆和蓝逸轩汇报,声音带着疲惫和 frustration(挫败感),“理论上可行,但实践上……我们缺少一个能稳定输出并微观控制那种级别能量的‘核心’。”
一时间,项目似乎又陷入了瓶颈。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蓝逸轩再次展现了他作为化神修士的独特价值。
他没有去研究那些复杂的数据和模型,而是直接来到了能量测试场,感受着王磊团队模拟星门核心启动时,那狂暴而紊乱的能量波动。
他闭目凝神,寂渊剑意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深入能量场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他并非在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而是在用他化神期的“道感”,去“理解”这种能量的“本性”和“韵律”。
良久,他睁开眼,对王磊说:“能量,非死物。强控不如引导。”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尖一缕极其凝练的寂灭剑意浮现,并非用来破坏,而是如同一个无形的“模具”或者“引导渠”,轻轻点入那狂暴的能量场中。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原本混乱不堪、互相冲突的能量流,在接触到那缕精纯剑意的瞬间,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开始自发地沿着剑意勾勒出的、符合某种深层规律的轨迹运转起来,虽然依旧强大,却不再狂暴,变得……“驯服”了许多!
王磊看着仪器上瞬间变得稳定和谐的能量读数,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这是……意识干涉物质?不对,是更高层面的……道韵引导能量?!”王磊激动得语无伦次,“我们一直试图用外力去‘控制’,却忘了能量本身也具有‘灵性’,可以被更高层次的力量‘引导’和‘共鸣’!”
蓝逸轩的举动,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科技的手段遇到了瓶颈,但修真体系中关于“意境”、“道韵”与天地能量共鸣的理念,或许能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将阵法符文,从‘命令式’改为‘邀请式’!”王磊灵感迸发,“不是强行约束能量,而是设计出能与其产生‘共鸣’,引导其自发形成稳定结构的‘道韵符文’!”
这个想法无疑是大胆的,这意味着需要将抽象的“道”与具体的“技术”深度融合。
沈墨霆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价值:“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蓝主席,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高阶修士,将他们独特的‘道韵’或者说‘领域力量’,像‘驱动程序’一样,‘编译’进我们的能量控制系统?”
“可以这么理解!”王磊兴奋道,“但这需要蓝主席深度参与,并且……我们需要找到将这种‘道韵’稳定记录、复现的方法。这涉及到对‘意境’这种抽象存在的……量化研究。”
让一个化神剑修配合做这种近乎“解剖”自己剑道的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有人都看向蓝逸轩。
蓝逸轩沉默了片刻,看着那因为自己一丝剑意引导而变得井然有序的能量场,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可。”他再次吐出一个字。
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掌握那通往星海的钥匙,他愿意尝试这条前所未有的、将“剑道”与“科术”深度融合的道路。
于是,“补天”项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玄奇的阶段。
王磊带着技术团队,开始尝试用各种仪器和符文,去捕捉、分析、模拟蓝逸轩那寂灭剑意的“波动频率”和“能量亲和谱”。
而蓝逸轩,则如同一个活的“道韵发生器”,配合着各种测试。
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比如有次测试仪器过载,爆发的寂灭意境内差点把整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都给“静音”了,幸好蓝逸轩及时收敛。
又比如林晓风好奇尝试用他的“生机剑意”去引导,结果能量场变得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差点把实验室给拆了……
但无论如何,一条结合了顶尖科技与至高修真的、全新的技术路径,正在被艰难地开拓出来。
技术的奇点,与修真的瓶颈,在这异界的前哨站,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并开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