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厉的哀嚎声让不少人的注意力都落在了声音发出的地方,随后就是一愣。
乐宁望过去,一个穿着淡蓝色碎花衬衫,湛蓝色休闲裤的年轻女人正被丈夫搀扶住,手抓着丈夫的胳膊发出持续的哭喊。
年轻女人和朱红有三分相似,都是一样的单眼皮薄唇,一头原本梳理整齐的头发,此刻已经乱了许多。
她被拦在黄色的警戒线外,正在试图往里面进,被负责的民警拦住:“你好,警察办案,暂时还不能进去。”
丁如心不再扇风,放下本子快步朝女人的方向走去。
乐宁跟在她身后,快速站到了丁如心身边,目光看向女人。
从女人刚才的哭喊乐宁已经知道,面前的她是石建新和朱红的女儿。
她看了看时间,现在是早上十点半。
按照孙所长说的资料,夫妻俩的女儿嫁到了隔壁镇。这里距离隔壁镇少说十多公里,现在交通没有那么方便,加上是八点过快九点才通知的消息。
现在就到了,看来夫妻俩是听到消息就从隔壁镇赶过来了。
“我们是负责案子的警察,你是石建新和朱红的女儿?”丁如心将人搀扶了一下,见人疑惑地望着她,她便好直接问道。
女人眼眶发红,脸上布满了泪水,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想到什么抿着唇呜呜哭泣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警察同志……你一定要为我爸妈做主啊呜呜呜呜呜……他们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没了。”
嘴里呜咽着,想着父母,女人下意识再度往自己家里走,被丈夫和丁如心拦住。
乐宁轻叹一声,一夜之间失去双亲,女人的难过太真实了。真实到勾起她的一些回忆,甚至有瞬间动容。
死亡就是一幕每个人一定会到来的人间惨剧,早有准备都会无比难过。在突如其来的情况下,只会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节哀……你父母已经被拉到殡仪馆,撑住,到时候还要见他们最后一面……”丁如心没有急着问,而是先出声安抚。
邻居见状也拿出凳子,让她坐下。
在众人的安抚声中,年轻的女人情绪才逐渐平缓下来。想起丁如心刚才的问题她还没回答,她才开口道:“我叫石欣,是石建新和朱红的女儿。”
然后她看向一旁的丈夫。“这是我丈夫,沈良才。”
如此,丁如心才继续问道:“你们昨天回来过家里?”
“嗯。”她点头回应。
一旁一直没开口的沈良才开口补充道:“我们昨天下午带着孩子回来过一趟,吃完饭就走了。”
“大概时间在几点。”丁如心继续问。
石欣迟疑了一下,眼神中闪过思考,然后回道:“我们大概三点到家里,晚上差不多六点多快到七点走的。”
沈良才点头,肯定了妻子的回答。
乐宁一边记录,一边望着沈良才。
从刚才见到他们夫妻,她就在观察两人。面前的沈良才对于岳丈和丈母娘的死,表现得有些过于冷漠了。
不过他对妻子,倒是十分关心。
或许是没什么感情吧,她心想。
丁如心这边开始问起昨天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矛盾没有,有没有过争吵。
听到这里,沈良才的视线瞬间挪开,望向别处。
石欣有些迟疑点头:“我们之间确实闹了点小矛盾……”
“别说了,叫警察笑话。”听到妻子说话,沈良才打断了她的话说道。
石欣想到什么,抿了抿唇。
乐宁忍不住追问道:“到底什么事,你们该开口还是要开口的,警方要知道所有情况,方便找到凶手。”
石欣听到凶手两个字眸光闪动了一瞬,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我们家里的事。最近我姑娘不太好,之前我们借给了我爸妈一些钱,就想着拿回来一点给我姑娘治病……”
“岳父岳母没钱,我们俩为姑娘的事情着急,就和他们呛了两句嘴。原本按照以前的惯例我们该留宿,昨天吵了两句后,我们夫妻吃完饭就走了,没有留下。”沈良才说到这里,表情多了几分复杂,甚至隐隐含着庆幸。
只是石欣没看见,她兀自说道:“要是我们留下就好了,兴许凶手看见人多就走了。我爸妈……他们……就不用死了……”
说着说着,她眼睛里又装满了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丁如心抽出携带的卫生纸给她,让人等平复好心情去市里殡仪馆后,就起身和回来的纪博文汇合。
纪博文去街上打听了关于石家的情况,包括他们和别家有没有什么矛盾,发生过什么冲突没有。
双方汇合后交流了一下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
“镇上的民警应该对这些人有了解,问问那个混混的情况,还有最近被盗的案子办案的情况。”纪博文听完乐宁的汇报后,对着两人说道。
丁如心点头,她也赞同纪博文的话。
如果真是惯偷或者混混做的,那这个案子解决起来就轻松许多。
和他们料想的一样,镇派出所的民警对镇上被偷的案子调查过。
不过据他们的消息,没有怀疑的对象。
至于百花村的那个混混,被询问的民警有印象,他说道:“这人之前偷两次被报警报到派出所,因为金额不多,加上他又被打得惨,认错态度良好,我们就以教育结束,没有拘他。”
“方便带我们去找人吗?”丁如心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民警点头。“我去请示一下所长。”
三人自然应答。
看着离开的民警,乐宁收好本子和笔,放好后等待对方出来带路。
很快请示的民警回来,四个人上车前往百花村。
乡野的温度哪怕盛夏的中午,也在车窗打开的时候能感到一丝凉爽。
乐宁靠在窗边,看着不断掠过的金黄色的稻田,还有远处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只觉得美不胜收,看着沉重的心情都轻松了一些。
车开过水泥路,驶进了石子路,路况变得复杂,让人瞬间感受到强烈的颠簸。
好在大家身体素质都不错,颠簸了大概十多分钟,在带路民警的提示下,纪博文停车。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相比镇上,百花村显得寒酸许多,零散居住在路边的房子大多是石头和泥土的墙,红砖瓦房顶都是少数,甚至还有稻草的顶。
时间久了,带路的警察也一时忘记具体哪户,只能询问路边村民。
得到确切的位置后,才领着他们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