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拉在b国的项目工作稳步推进,与本地科研机构的合作也因宋天霖的牵线搭桥而格外顺利。两人因公见面的机会增多,有时是在严谨的技术研讨会上,有时是在项目进度的协调会上。宋天霖依旧是那个冷静高效的决策者,艾薇拉也依旧是那个逻辑缜密的技术权威,他们的交流精准、直接,充满了专业术语和数据支撑。
但有些变化,是旁观者清。
宋雨霏发现,弟弟书房的桌上,除了金融报表和商业计划书,开始出现一些前沿的能源科技期刊,那显然是艾薇拉涉及的领域。而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宋天霖在电话里,用极其平静的语气吩咐助理,去查一下艾薇拉偏好的一家小众古典音乐唱片店的地址,说是“有助于理解合作方的思维模式”。这个理由找得如此“宋天霖”,却让宋雨霏忍不住偷笑。
艾薇拉这边,似乎也并非全然无动于衷。她依旧住在酒店,但周家几乎成了她的第二个办公室和食堂。她发现,在周家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她紧绷的神经能得到难得的放松。她会看着周玥像个小蝴蝶一样跑来跑去,会逗弄一下婴儿车里的珩珩和晴晴,甚至有一次,被周爷爷拉着下了一盘围棋,虽然输得一塌糊涂,却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脱离数据之外的纯粹乐趣。
一次项目会议结束后,时间尚早,宋天霖提出带艾薇拉去看一个与项目无关,但他认为她可能会感兴趣的、关于深海探测的科技艺术展。这个邀请超出了工作范畴,带着点私人意味。
艾薇拉略微迟疑了一下,清澈的眼睛看着宋天霖,似乎在评估这个行为的“效率”和“必要性”。
宋天霖面色不变,语气平稳:“展出的某些传感技术,或许对未来深海能源开采有启发价值。从技术前瞻性角度,值得一看。”
艾薇拉思考了几秒,基于“技术前瞻性”这个无可辩驳的理由,点了点头:“好。”
两人去看展览,过程依旧像是技术考察。他们会在一件展品前停留很久,讨论其原理和应用潜力,旁若无人。但在走出展厅,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时,艾薇拉看着远处染红的天际线,忽然轻声说了一句与技术完全无关的话:“这里的落日,和慕尼黑实验室窗外的,颜色不太一样。”
宋天霖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沉默了片刻,回应道:“数据上,是因为经纬度、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湿度的差异。”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声音比平时低沉些许,“但视觉效果,确实不同。”
这是一次近乎笨拙的、试图超越纯粹逻辑的交流。艾薇拉侧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反驳,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弯了一下。
当他们一同回到周家别墅时,正好赶上晚餐时间。周玥看到一起进来的舅舅和艾薇拉阿姨,大眼睛眨了眨,突然语出惊人,拉着宋雨霏的衣角,用自以为很小声(实则全桌都听得见)的音量问:“妈妈,艾薇拉阿姨是不是要变成我的舅妈了呀?”
童言无忌,一句话让整个餐厅瞬间安静下来。周爷爷差点被汤呛到,周翊轩努力绷着脸,宋雨霏赶紧去捂女儿的嘴。杨楚怡则和苏清河交换了一个看好戏的眼神。
艾薇拉显然没料到会有此一问,白皙的脸上瞬间浮起一层极淡的红晕,但她很快恢复了镇定,只是微微蹙眉,似乎在进行某种逻辑推演,思考如何向一个四岁孩子解释成年人之间复杂的合作关系。
而宋天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灵魂拷问”,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脸上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冰山表情,但耳根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了。他没有看艾薇拉,也没有回答周玥的问题,只是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动作略显生硬,然后对周玥说:“吃饭时不要说话。”
这欲盖弥彰的反应,简直比直接承认还要引人遐想。
一顿晚餐在一种微妙而略带尴尬(主要是对两位当事人而言)又充满欢乐(对看戏的众人而言)的气氛中结束。周玥的无心之言,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当事人自己都尚未明晰或不愿承认的情愫。逻辑的世界里,突然闯入了一个名为“童言”的变量,让一切复杂的演算,似乎都有了清晰而简单的指向。冰山与暖流的相遇,似乎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