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了与风清扬、呼老魔的因果,灵界大局亦定,向之礼心中那份关于此界的牵挂,便只剩下了最后,也是最初始的一处——大晋向家。
当年他自人界飞升,仓促之际,虽为家族留下了些许传承与护持,但数百年光阴流转,沧海桑田,也不知那人丁本不算兴旺的家族,在这残酷的修仙界中,是否得以延续?
又发展到了何种地步?
心念一动,身形已从镇魔城消失。
以他如今大乘后期巅峰的修为,神念足以覆盖小半个灵界,略一感应,便已锁定了大晋王朝故地方向,一步踏出,空间折叠,万里山河不过咫尺。
然而,当他真正抵达记忆中的故地上空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微微一愣。
记忆中山峦环绕、略显偏僻的青牛镇向家祖地,早已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规模宏大、气象万千的仙家府邸群!
琼楼玉宇鳞次栉比,亭台楼阁掩映于灵雾之中,强大的防护阵法光幕如同倒扣的琉璃碗,将整片山脉笼罩其中,其强度竟足以抵挡化神修士的全力攻击!
山门高达百丈,以万年灵玉砌成,上书两个龙飞凤舞、蕴含剑意的大字——“向府”!
门前有金丹弟子值守,气息沉稳,神色肃穆,往来修士皆需通传方可入内,一派欣欣向荣、根基深厚的大族气象。
“倒是……出乎意料。”向之礼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欣慰。
他收敛了周身所有气息,如同一个最普通的过路修士,悄然落入府邸外围的一处坊市之中。
稍作打听,便知晓了大概。
原来,自他飞升后,向家虽经历了一些波折,却因他留下的功法与名头,渐渐发展起来。
后又恰逢灵界魔劫,家族中竟出了几位资质不错、心性坚韧的子弟,在战争中立下些功劳,得了联盟赏赐,加之经营有方,数百年间竟一步步壮大,如今已成了大晋王朝境内首屈一指的修仙大族,族中甚至有元婴后期修士坐镇,堪称一方霸主。
“礼祖?您问的是我们向家那位传说中的飞升老祖吗?”一位摆摊的向家筑基子弟听到向之礼询问,立刻满脸自豪地回答道,“老祖宗可是我们向家的定海神针!
虽然谁也没见过,但家族祠堂里供着他的长生牌位呢!
听说家族最核心的传承就是他老人家留下的!”
向之礼闻言,默然片刻,心中感慨万千。
当年那个为了寻求一线长生之机、毅然离开家族的少年,如今竟成了家族的精神象征与崛起根基。
这因果循环,着实奇妙。
他未再惊动任何人,身形一晃,已无声无息地穿透了那足以抵挡化神修士的护族大阵,如同穿过一层水幕,来到了向家核心区域的祠堂之外。
祠堂庄严肃穆,香火鼎盛。
正中央,果然供奉着一块灵光盎然的玉牌,上书“向氏第三十七代孙向之礼长生灵位”。
牌位之前,还有数位家族核心长老正在虔诚祭拜,祈求老祖保佑家族昌盛。
向之礼隐匿身形,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能感受到,这祠堂之中,凝聚着整个向家最为精纯的信念之力,这力量虽对他如今修为已无大用,却让他感受到一种血脉深处的温暖与宁静。
良久,待到长老们离去,他才缓缓现出身形,站在了自己的长生牌位之前。
“向之礼……”他轻声念出自己的名字,仿佛隔着数百年的时光,看向那个曾经青涩的自己。
他没有惊动任何族人。
如今的向家,已然茁壮,有了自己的路与运数,无需他再直接插手干预。
过度的庇护,反是桎梏。
他伸出手指,指尖凝聚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心源之力与磅礴法则感悟,凌空刻画起来。
无数玄奥无比的符文、阵法、功法要诀,如同流水般倾泻而出,并非直接烙印于某物,而是融入了这座祠堂的根基,融入了这方天地的法则之中。
他留下了三样东西:
一是一部直达大乘期的完整功法传承《九转化生诀》,比他当年留下的更加系统、精妙,且设置了血脉与心性禁制,非向家核心嫡系且心性纯正者不可得,以防引来祸患。
二是一座改良强化的“周天星辰护族大阵”,以他如今手段布置,一旦全力激发,足以短暂抵挡大乘期修士的攻击,并设有预警与空间挪移之能,可为家族争取一线生机。
三是一缕蕴含他大乘感悟与心源之力的印记,藏于祠堂最深处。
若家族将来真遭遇灭顶之灾,或有资质、心性俱佳的后辈出现,或可凭此得到一丝冥冥中的指引与庇护。
做完这一切,他对着自己的长生牌位,亦是对着这血脉起源之地,深深一揖。
“尘缘已尽,因果已了。
向家今后之路,需尔等自行前行。
望好自为之,谨守家训,勿违本心。”
声音低沉,却清晰地印入了这祠堂的每一寸砖石,每一缕香火之中,成为家族传承的一部分,唯有后世达到一定境界的子弟,方能感应。
直起身,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繁华鼎盛的家族府邸,眼中再无留恋,唯有释然与祝福。
身形缓缓变淡,如同水墨消散,彻底离开了向家,离开了大晋。
自此,人间烟火,家族因果,皆已了却。
仙凡之路,至此分明。
他的道途,将纯粹地指向那苍穹之上,再无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