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曹团长!总部派来的政工干部到了!就在寨门外!”李勇一路小跑冲进操练场,军帽都跑歪了,手里还攥着一封盖着红章的介绍信。
曹兴国正手把手教战士们调整土地雷引信,闻言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火药灰:“快请进来!”
“是!”
片刻后,三个穿着灰布军装的身影出现在寨门口,为首的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女同志,梳着齐耳短发,裤脚卷起露出结实的脚踝,肩上挎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眼神亮得像山里的星子。她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小伙,一个背着电台,一个提着铁皮文件箱,腰杆挺得笔直。
“曹兴国同志,我是八路军129师政治部的林岚,奉命前来协助开展敌后工作。”女同志伸出手,掌心带着薄茧,握起来格外有力,“这两位是通讯员小王、小李。”
曹兴国握住她的手用力晃了晃:“欢迎欢迎!盼你们好久了!”他扭头朝操练场喊,“都停一下!总部的同志到了!”
正在拼刺的赵大虎收住枪,抹了把脸上的汗:“政工干部?是不是能教咱们认字的那种?”他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上次写战报还是画的圈圈。
林岚笑了,眼角堆起细密的纹路:“认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跟乡亲们打交道。赵同志看着是个猛将,拼刺功夫不错吧?”
“那是!”赵大虎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刚才还撂倒三个呢!”
“厉害!”林岚竖起大拇指,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咱们打仗不光靠拼刺,还得让百姓明白,咱们为啥打仗。小王,把东西卸下来。”
小王解开帆布包,里面露出一摞油印的小册子,封面上印着“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小李则打开铁皮箱,里面是几盒颜料和一大卷牛皮纸。
“这是……”曹兴国看着颜料有些发愣。
“宣传画。”林岚拿起一张半成品,上面画着一个举着步枪的八路军战士,脚踩着日本军旗,“光靠咱们在狼寨硬拼不行,得让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知道,鬼子是秋后的蚂蚱。”
“俺懂了!”老秦刚从县城回来,肩上还扛着给伤员换药的药箱,“就像上次挂服部的脑袋,让他们亲眼瞧见鬼子不是铁打的!”
林岚眼睛一亮:“老秦同志说得对!但不光要让他们看,还得让他们说、让他们信。小王,架电台,先给总部发报报平安。小李,跟我来,看看在哪搭宣传台合适。”
赵大虎凑到曹兴国身边,小声问:“这女同志看着文弱,能行吗?”
“别小瞧人。”曹兴国瞪了他一眼,“总部派来的,本事肯定不小。”
果然,林岚没用半个时辰就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她让小李在寨口空地上支起木板当画板,自己则蹲在石头上跟老秦聊起来:“县城里的保长是不是还帮着鬼子催粮?”
“可不是嘛!”老秦气得拍大腿,“王保长昨天还带鬼子去张寡妇家抢了两担谷子,那哭声听得人心慌!”
“这就是重点。”林岚从帆布包里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咱们先从清算汉奸入手,让百姓知道跟鬼子为伍没有好下场。赵同志,”她突然抬头喊,“能不能借几个会爬树的战士?”
赵大虎一愣:“爬树?干啥?”
“挂标语。”林岚举起一张刚写好的标语,上面是“打倒汉奸走狗,支援八路军抗日”,字迹遒劲有力,“越高越显眼,让进进出出的人都能瞧见。”
“这简单!”赵大虎吹了声口哨,“二柱子,三娃,跟我上!”三个年轻战士跟猴子似的蹿上寨边的老槐树,转眼就把标语挂到了树梢。
小王突然从电台那边跑过来:“林同志,总部来电,说鬼子最近要在县城周边搞‘清乡’,让咱们提前转移群众!”
林岚眼神一凛:“来得正好。曹团长,咱们分个工?”
“你说!”
“我带小李去各村通知群众,把粮食和牲口往山里藏。你和赵同志带着战士们,在鬼子清乡的路上埋地雷,怎么样?”
“没毛病!”曹兴国一口应下,扭头对赵大虎喊,“去把土地雷都扛出来!这次给鬼子备个‘满汉全席’!”
赵大虎乐呵呵地应着跑了,林岚却叫住他:“赵同志,带两个战士跟我走,路上说不定能碰上小股鬼子巡逻队。”
“得嘞!”
夕阳西下时,林岚带着队伍往山外走,帆布包上的红星在余晖里闪着光。小王追上来塞给她一把手枪:“林同志,这是总部给你配的。”
林岚接过来别在腰上,回头朝曹兴国挥挥手:“晚上在老鹰崖汇合!”
曹兴国举着土地雷晃了晃:“等我们的好消息!”
“一定!”林岚的声音清亮,像山涧的泉水,“咱们给鬼子的‘清乡’好好添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