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修之禁忌之术
在术如生决然投身幽冥裂隙之后,天地间仿佛陷入了一阵死寂。那狂暴肆虐的幽冥之气,随着术如生的献祭,如同脱缰的野马被猛然勒住了缰绳,开始缓缓收敛。
归墟海眼处,原本遮天蔽日的幽冥黑云渐渐散去,露出了被其掩盖的湛蓝天空。破碎的大地满目疮痍,焦黑的土地上残留着战斗的痕迹,一道道巨大的沟壑纵横交错,仿佛是大地痛苦的伤痕。正邪双方的幸存者们,皆带着满身的疲惫与伤痛,眼神中还残留着劫后余生的惊惶,呆呆地望着那逐渐闭合的幽冥裂隙。
沐秋拖着伤体,一步一步艰难地朝着术如生消失的地方走去。她的衣衫破碎,鲜血渗透了布料,在身后留下一串殷红的脚印。她的眼神中,既有对这场惨烈战斗的难以置信,又有着对术如生那决然赴死之举的复杂情感。仇恨在这一刻,似乎被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所掩盖。
终于,她来到了那片满是焦土的区域,在一片废墟之中,她发现了一块残留的、刻有不完整“噬魂引”符文和术如生名字的焦黑骨片。她缓缓蹲下身子,颤抖着伸出手,将那骨片捡起。触手温热,仿佛术如生的最后一丝气息还残留在上面。她凝视着那模糊的符文和名字,心中五味杂陈。曾经,她对术如生只有纯粹的厌恶与追杀的决心,视他为危害世间的邪魔。但此刻,在亲眼目睹他以一己之力阻止了幽冥裂隙的彻底爆发,拯救了无数生命之后,她心中的恨意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敬意与惋惜。
“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沐秋轻声呢喃,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却无人应答。她想起了与术如生的每一次交锋,他那充满智谋的应对,那为了生存和信念不顾一切的疯狂,以及最后那决然赴死的身影。这一切,都让她对这个曾经的敌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在凡俗城镇,人们并不知道刚刚经历了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浩劫。城镇依旧如往常一般,市井喧嚣,人来人往。街头巷尾,小贩们叫卖着各种货物,孩子们嬉笑玩耍。没有人知道,那个曾经在城镇边缘短暂停留,被他们视为怪人的术如生,为了守护这片平凡的土地,付出了怎样惨重的代价。
在天枢阁那昏暗的密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伏案书写。他的手中握着一支古老的毛笔,笔尖在泛黄的纸张上缓缓移动,记录着这场灾难的始末。在记录的末尾,他添上了一行模糊的注脚:“...祸起幽冥,终为一人所镇。其名术如生,所行虽邪,其功莫大,其志悲绝。然禁忌之术,终遭反噬,魂飞魄散,不入轮回。特录于此,警醒后人。”写完之后,老者轻轻合上卷宗,将其放入了一个尘封的书架之中。这一卷宗,或许将永远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翻阅,去了解那段被遗忘的悲壮过往。
在葬仙渊底,那株吸收了最后一丝精粹的幽冥之花,在一片寂静中悄然绽放。花瓣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幽蓝色,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它的周围,幽冥之气如丝带般环绕,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而,除了这株幽冥之花,整个葬仙渊底依旧是一片虚无的寂静。没有生命的迹象,只有无尽的黑暗与沉默。
此时,在清源堂的议事厅中,气氛凝重。凌老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他望着台下站着的沐秋和其他几位长老,心中思绪万千。
“沐秋,此次事件,你有何感悟?”凌老打破了沉默,目光落在沐秋身上。
沐秋抬起头,眼中透着坚定与思索:“师尊,术如生虽为邪修,却以生命阻止了幽冥裂隙的爆发。或许,我们对邪修的认知,不应仅仅局限于他们所修炼的功法,而更应看到他们内心的坚守与抉择。”
一位长老皱了皱眉头,不悦道:“哼,邪修终究是邪修,术如生即便做了此事,也难掩他修炼禁忌之术、残害生灵的过往。”
沐秋微微摇头:“长老,术如生修炼禁忌之术,实有其苦衷。他出身微末,身负血仇,正道又对他置之不理。在绝境之中,他才踏上了这条邪修之路。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丝未泯的良知,否则,他不会为了守护凡俗之地,而与幽泉会对抗,最终牺牲自己。”
凌老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沐秋所言,不无道理。此次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正道与邪修之间,并非只有绝对的对立。幽泉会妄图利用幽冥裂隙的力量颠覆世界,其心可诛。而术如生,虽为邪修,却做出了正道之士都难以做到的牺牲。我们正道,也应反思,在面对那些身处绝境之人时,是否太过冷漠。”
众长老听闻,皆陷入了沉思。这场浩劫,不仅改变了术如生的命运,也让正道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念与行事方式。
在遥远的一处山谷中,一位神秘的黑袍人正静静地站在一块巨石之上,俯瞰着世间的一切。他的眼神深邃,似乎能洞察一切。他轻声自语道:“术如生,你的牺牲,是否能真正唤醒他们?这世间的正邪之道,又岂是如此简单便能分清。”说完,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山谷间回荡的风声。
数月之后,归墟海眼的战场开始逐渐恢复生机。一些顽强的植物从焦黑的土地中探出了头,仿佛在努力修复着这片遭受重创的大地。幸存的人们开始重建家园,他们的脸上,虽然还带着伤痛,但眼中也充满了希望。
沐秋时常会来到术如生消失的地方,静静地站着,手中握着那片焦黑的骨片。她知道,术如生的故事,将永远刻在她的心中。而她,也将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在正道之路上前行,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世间的安宁。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沐秋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她望着天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默默说道:“术如生,你虽已离去,但你的精神,或许会在某个角落,生根发芽。愿你在另一个世界,能找到属于你的安宁。”
随着时间的流逝,术如生的故事,在修真界渐渐成为了一个传说。有人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他终究是个邪修,不足为道;而有人则对他的牺牲深感敬佩,将他视为一个悲壮的英雄。但无论世人如何评价,术如生那为了信念和守护,不惜一切代价的身影,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天地之间,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那株在葬仙渊底绽放的幽冥之花,依旧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它见证了一切的发生,也将继续见证着这个世界的变迁。在它的旁边,一块小小的石头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些奇异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人发现这些纹路,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让术如生的故事,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此刻,一切都归于平静,只有那淡淡的月光,洒在这片寂静的大地上,仿佛在为术如生的离去,默哀送别。
《邪修之禁忌之术》简介第二段…
在执行任务或躲避追捕时,术如生意外遇见过去的故人。他不敢相认,却因沐秋的追踪,使故人处境危险,面临艰难抉择。再次面对沐秋时,术如生利用对幽冥力量的理解,反制“蚀骨钉”,重创沐秋,却也彻底激怒正道和沐秋背后的势力。
从鬼母处或其他渠道,术如生得知“噬魂引”与传说中即将不稳的“幽冥裂隙”有关,自己的幽冥侵蚀是裂隙力量渗透的体现,他既是受害者,又成了载体和钥匙。此时,他发现最初仇家背后与试图利用裂隙力量颠覆世界的神秘组织“幽泉会”有关,幽泉会准备在他藏身的凡俗区域进行血腥献祭。术如生为守护这片土地,破坏了献祭,却暴露在幽泉会和正道的双重视野下。
清源堂联合其他正道宗门及幽泉会,对术如生展开围剿。他陷入绝境,凭借对禁忌之术的极限压榨、对地利的利用和多重陷阱,上演惨烈反杀,虽重创围剿力量核心人物,但自己也濒死。拖着几近幽冥化的残躯,术如生逃入生命禁区“葬仙渊”底部,在死亡边缘尝试领悟“噬魂引”最核心的奥义,竟奇迹般获得一丝“生机”,力量本质蜕变,却也离“人”更远。
在葬仙渊深处,术如生遇到被幽泉会囚禁的强大存在,双方达成同盟。此人提供关于幽冥裂隙、幽泉会机密以及更高禁忌知识的信息,揭示了“噬魂引”的终极真相与代价,以及阻止幽冥裂隙爆发的一线可能。视角切换至正道内部,对如何处理术如生及幽冥裂隙危机产生分歧,同时埋下幽泉会渗透正道的伏笔。
幽泉会在“归墟海眼”开始最终仪式,强行打开幽冥裂隙通道,天地异象频发。术如生与盟友制定计划,目标直指归墟海眼。归墟海眼战场,正邪双方混战,术如生如鬼魅般穿梭其中,躲避攻击,精准破坏幽泉会关键节点。最终,他突破阻碍,与幽泉会首领展开终极对决。凭借蜕变后的幽冥之躯、盟友残魂辅助和疯狂意志,术如生设计让首领力量失控反噬,艰难夺取或摧毁仪式核心的“幽骸权杖”。
然而,幽冥裂隙并未完全关闭,反而更加狂暴。术如生明白,唯有将自己作为“钥匙”与“锚点”填入裂隙核心,以魂飞魄散、永不超生为代价,发动最后的禁忌之术“永镇幽冥”。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洪流。
裂隙最终被封印,天地幽冥之气平复。战场狼藉,幸存者震撼于术如生的牺牲。沐秋在术如生消失处找到刻有“噬魂引”符文和他名字的焦黑骨片,心情复杂。凡俗城镇恢复平静,无人知晓术如生的事迹。天枢阁隐秘卷宗记录下这场灾难,术如生虽行邪术,却以一己之力镇住幽冥灾祸,其功莫大,其志悲绝,只是终遭反噬,魂飞魄散,不入轮回。在葬仙渊底,或许有一株幽冥之花悄然绽放,又或许只剩一片寂静,余韵悠长,悲壮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