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小姐本就因今天的事情气不顺,这几死下人还再三挑衅,实在是太令人生气了。
“哼!你们这是想背主?唐家世代为将,这是不争的事实,那军队一直由我唐家人带领,所以才叫唐家军,哪里扯得上什么私兵不私兵的?”
“三小姐想得过于简单了,将军统兵的方式有多种,但其中有一种就叫养兵,说直白点,那就是谁出钱养着就听谁的。
当兵的也是人,也是要吃要喝的,普通士兵也是有家有室的,也需要赚钱养家糊口,所以,兵权抓得牢不牢,除了自己能征善战之外,还得能弄到钱养兵”。
“打架不行,耍嘴皮子倒是蛮厉害的,这么能说,刚才那小妖女骂人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吭声气?现在人走了想起要过嘴瘾了?跟本小姐这里瞎唠叨个啥?是想说打不赢是本小姐钱给少了?嫉妒起那几个人了?知道他们干的是什么活吗?就跟本小姐提钱多钱少的事,他们是临时雇佣,干的是急活险活,你们是临时雇佣吗?你们是唐家下人,是唐家长期养着的”。
“三小姐,我们是唐家的侍卫,严格说不是下人,长期雇佣倒是对的,三小姐不满,可以解雇我们,但我们还是要把该说的话说完,唐二爷他不是真的一无是处的纨绔,这正是有心人要竭尽全力证明的事情,这事一旦证据确凿,下一步扣向大将军的帽子就是豢养私兵,后果有多严重,不用我们多说,小姐也是知道的。
五小姐和三少爷,今天为什么要向村民们道歉?就是因为你说,要让大将军带唐家军来灭村,这是典型的造反实例,所以,五小姐才说你只是胡乱开口吓唬村民,并强调,只要村民们听朝廷的话,安分守己过日子,唐大将军的刀就抡不到他们头上,这话的意思就是唐大将军只忠于皇上”。
“她有什么资格说这话?她算老几?我才是唐大将军的嫡女!”
“三小姐,五小姐有没有资格,我们没权评论,但话只能这么说,权臣之家最忌讳的就是卷入站队争储。
我们是唐家的侍卫,也是崇拜大将的人,所以,无论三小姐要如何处置,这些话,我们必须要说清楚:
第一点,与二爷争夺家产之事,三小姐铁定是上了别人的当,如果这人只是唐家的商业对手,问题不大,就拿香皂买卖来说,二爷与许乐乐小姐是签过契约的,别人轻易夺不走。
怕只怕给小姐出这主意的人,不是真正冲买卖来的,那就十分危险,他这是个连环套。
不论是哪一条,三小姐都不可再提唐家军的事。”
“你算什么东西?敢这么跟我说话”。
“属下只是敬佩唐大将军的人,无论三小姐要如何看轻我们,这话必须说,还有第二点没说,那就是三小姐不止一次提到的“本妃”两个字。
这个想躲也躲不过了,很明显三小姐心里的佳婿,是位王爷,而几位王爷中,三小姐的行动已经排除了三位。
关于燕王爷被刺的消息,属下们离京时并不知道,是这些天才探知了一些,传言说唐家脱不了关系。
三小姐,属下们再蠢也知道,传这话的人,用心有多险恶,还有消息说,燕王爷是被不同的两伙人追杀。
皇帝陛下不是个昏庸之君,靖王爷说了,那天打我们板子的人,所执令牌远比韩大人的县令之位要高,殿下这是在帮唐家,那人应该是皇上的亲卫。
在此地,三小姐不该把韩大人当作韩大公子,他是这里的地方官,他代表的是朝廷在此的法度。
这些就是属下得出的结论,我们也不敢妄加揣测小姐心意,只是望三小姐深思,小姐此行的目的,是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嫁妆,但小姐也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唐家还没分家,你现在争了有用吗?或者这么说,二爷夫妻俩也算是老江湖了,小姐争得过吗?”
“你在讽刺我不如那毒妇厉害?”
“属下不敢,只是请小姐想想,明知小姐走这一遭也是白走,为什么还要怂恿你来?
还有,那五个人,小姐是从哪里雇来的?”
“你管得着吗?”
“这事不是属下想管,但不得不管,他们虽然穿着普通人的衣服,但仔细一看就知道,他们都是杀手,既是杀手,小姐也花了高价,他们为什么临阵逃跑?”
“我上当受骗了呗!”
“小姐是有可能上当了,但不是指他们拿钱不干活,如果真是这样倒是无所谓,只怕他们是真的去杀人了!”
“老奴随他们一起过来,并未见过有五个人回去”。
“三小姐,卫四说得对,还有一个情况也值得注意,靖王他们进去好一会了,假使那些人确实是去杀里面的某个人,也得手了,凭许小姐的精明,她藏的人不在了,她能不发现吗?”
此话一出,唐三小姐也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