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没有想到,贵妃娘娘母子几人会死得这么惨!
三皇子与自己的亲外祖家,关系可是相当好的,他本人与其表兄文大少更是铁杆子朋友,他们既是亲表兄弟,又是郎舅关系。
三皇子母子几人的事,他从皇贵妃身边嬷嬷的口中,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再者,三王府的那场大火,虽然把三王爷身边身边的心腹之人一起烧了,但王府的下人很多,其他人也还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文大少爷带着满腔怒火,找玲珑阁买了不少消息,又转手将消息给了东越国的皇室。
文家女儿,三位都嫁入东越国皇室,只是位份不高,老一代的只是个嫔,生了个女儿,新一代有两位,一位为一闲散郡王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另一位是皇上的妃子,生了两个女儿。
做皇上的人,没有哪个是傻子,东越国皇上也不会全听文家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暗探,文家的产业受到冲击,这口气肯定咽不下去,但大启的几个皇子相争,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玲珑阁的消息可靠吗?燕王已成了残废,那大启的皇子们还有什么好争的?”
“他伤的是手和脸,其它的没问题,所以他才会和四皇子联手,四皇子成婚已经四年多了,依旧没有一个女人怀过孕,包括三皇子的女人,也没有一个人怀过孕。
让人不孕不育的药,南茂那边多的是,所以,大启皇室是肯定要乱的,现在大皇子、四皇子、六皇子已经站一队,他们拼命种地囤粮,就是要大干一场。
他们不知道的是,淑妃有两个儿子,但真正厉害的是五皇子礼王,大儿子只是幌子。
淑妃是太师的独女,此人心机之深,从没人看透过,可说是深不可测,她身边有个得力的老太监,姓汪,三川镇的汪家,就是这汪姓太监的侄孙。
汪家,实际上就是替淑妃捞钱的人,唐家这次也正是从汪家这边下手,这才把恭王给废了,现在,唐家正在从商业上逼汪家,可以说,汪家已完了。
在唐家和四皇子他们一伙看来,淑妃已经被扳倒了,因为在他们眼里,五皇子礼王,就是个只会游山玩水的人,他们绝对想不到,礼王养的私兵,比恭王的要多四五倍。
这还是玲珑阁探得消息,以礼王的狡猾之处,恐怕不止。”
“何以见得?”
“唐家是大启的守边之臣,淑妃敢让他的儿子下死手灭唐家,如果大启没有其它的兵力,这不就是自取灭亡吗?”
“有道理,继续说”。
“五皇子礼王的私兵,一直养在北边,这是有原因的,唐家的势力,主要就是放在西南一线,兵力布置在这一带,生意买卖也主要放在这一线,因为这两者之间要互保。
而唐家则是淑妃的大仇人,她的势力当然不会放在这一线,而北边,六皇子母妃的母国,原是夹在大启和北冥之间的一个小国,后来被灭了,主要是被北冥灭的。
六皇子燕王和北冥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淑妃没有,她比大启皇上小了八岁,但她对大启皇帝的爱,可以用极度疯狂来形容,对于她来说,大启皇上所有的女人都是她的仇人,她最恨的就是前后两任皇后、我的姑母皇贵妃、还有就是六皇子的母妃。
这几个女人,只有良妃没有母族了,也就成了她最好欺压的对象,她的势力,恰好就放在了北地,据玲珑阁所得消息,她的这股势力,与北冥人也有一定的关系”。
“嗯!淑妃此人,朕倒是见过一面,确实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从恭王身上不难看出,她确实是个疯狂的人,像这种性格偏执的人,很可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大启北边那几州,原本就是从北冥手里夺回来的,物产也不丰富,淑妃母子,很可能为达目的,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北冥”。
“陛下金言,难怪五皇子要把私兵养在那里,一旦六皇子发兵北冥,他完全可以来个里应外合,这样一来的话,六皇子燕王想不死都不行。”
“对,这就是那几蛇蝎母子的如意算盘,如果我们将这个消息透露给燕王,他必然分兵北上,这样的话,南线的兵力就会被削弱。
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因为二皇子恭王已经着了这个道,大启皇帝肯定已经怀疑上淑妃母子了,万一他先下手,直接灭了五皇子,这问题就变严重了,我国就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什么意思?听皇上这口气,东越就是不敢打?没有东越大军作后盾,想把许乐乐抢到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抢不到许乐乐,文家的下场,不会比汪家好多少。
“陛下的意思是咱们应该坐山观虎斗?可南茂也很活跃,他们最拿手的东西就是毒药,最缺的就是粮食和布匹,那许乐乐,最擅长的便是种植,听说她不但培养了许多高产粮食作物,还培育了一种叫棉花的东西,那东西可以用来纺纱织布,这些,正是南茂最需要的”。
跟聪明人说话,不能说得太直白,得绕着圈说,只能提个话题,然后由他去自由发挥,不然他不但不高兴,还会恼羞成怒而拒绝接受你的意见。
“不!那许乐乐,不仅仅只是种植厉害,她厉害的地方可多了,比如那力大无比的机器。
不能拖太久,不然,大启便无敌了!”
文大少爷心中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