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阳光把希望小学的操场晒得暖烘烘的,那辆即将变身流动星空学校的大巴车静静停在老槐树下。白色车身上已经冒出了孩子们画的图案——小雨在车门旁画了和小星星,朵朵在车窗边描了一圈槐树叶,林晓在车尾贴了机器人贴纸。
这里装折叠望远镜,董事长指着图纸对陆星衍说,这边放书架,中间摆小桌子。他手里的童年图纸已经泛黄,却依然清晰勾勒着梦想的轮廓。苏念抱着一叠孩子们手绘的设计图走来:孩子们还建议在车顶装太阳能星空灯呢。
赵编导的镜头正对着大巴车缓缓推进:这些童真的创意最打动人。张制片翻着拍摄计划:下周改装厂工程师就来,让孩子们亲手参与。
孩子们围着大巴车雀跃不已。小雨拉着工程师的衣角要去选木料:要和老槐树一样香味的!朵朵忙着给绘本分类,非要让《海底两万里》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林晓蹲在车底研究零件,想做个自动借书机。
午后的捐赠物资堆成了小山。张阿姨边搬书边说:等车改好了,我给大家做路上吃的饺子。老校长拄着拐杖,望着满车书籍眼眶湿润:当年我们连本书都珍贵,现在孩子们要带着知识去更远的地方了。
视频里,小星星已经能顶着流动星空学校的牌子跃出水面。孩子们挤在屏幕前挥手,小雨举着星座图喊:我们要拍各地星空给你看!
改装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小雨在每块木板上刻星星,朵朵给每本书贴校徽标签,林晓的借书机虽然弄坏过齿轮,却越挫越勇。镜头记录着大巴车的蜕变——淡蓝车身渐渐覆盖白色,孩子们画的图案在阳光下鲜活起来。
当流动星空学校终于亮相时,车厢里的景象让所有人惊叹。书架上的书本整齐排列,折叠观测台巧妙实用,星空灯亮起时,整个车厢仿佛盛满了星河。就像把学校装进了车里!朵朵轻轻抚摸书脊,林晓的借书机发出清脆的声。
央视节目组的到来让校园再次沸腾。开学第一课导演展开流程单:要请你们带着模型上台,还要和小星星视频连线。小雨怯生生地问:能把真车开去吗?导演笑着点头:就停在演播厅外,让全国小朋友都来体验。
排练的日子里,陆星衍帮孩子们梳理故事,苏念指导镜头前的表达,董事长陪着练习视频连线。李老师送来新书,扉页上印着流动学校的全景:这本书会和节目同步发行,让更多孩子加入你们。
进京的火车上,孩子们还在认真准备。小雨把要对小海豚说的话写了又写,朵朵反复练习绘本朗读,林晓紧紧抱着机器人模型。
演播厅的灯光亮起时,董事长牵着小雨的手娓娓道来:这些山里孩子有个梦想,要把星空和好书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当大屏幕出现和小星星顶着节目牌子的画面时,现场响起惊喜的欢呼。小雨对着镜头承诺:录完节目就开着车去看你们,然后一起去青山小学!
节目结束后,孩子们被小观众团团围住。一个山区男孩拉着林晓的手:你们什么时候来我们那里?我也想读机器人书,看真星星。林郑重点头:很快!我教你做机器人,一起看星星。
返程列车上,孩子们抱着纪念品沉沉睡去。这时周老师发来惊人消息:似乎想跟着大巴车去旅行!专家发现它对流动星空学校的声音特别敏感,总是朝着门口方向游动。
暮色中,三位大人压低声音讨论着运输方案。董事长望着车窗外闪烁的星空轻声说:希望能同行,所到之处该有多美好。
孩子们还在梦里规划着青山小学的行程,浑然不知一个关于海洋伙伴的惊喜正在酝酿。星光透过车窗轻抚他们熟睡的脸庞,新的旅程即将在晨光中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