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一时的合作,林家和姜家最终还是有了龌龊。
姒徽音摄政五年,两家关系破裂。
姒徽音摄政七年,姜家落幕。
她和小皇帝关系矛盾加深。
小皇帝外祖家趁机和其联系,挑拨离间和太皇太后的关系。
姒徽音收到情报后,看了一眼,嗤笑不已。
“去,查查他家。”
她对着锦衣卫统领道。
是的,锦衣卫,她新设立的机构,如今成立不过一年,但这是完全属于她的势力。
奏章处理完毕,春琴走上前问:“娘娘,今日还和淑太妃一起共用晚饭吗?”
姒徽音点点头。
“嗯,对了,今日我歇在她那。”
春琴早已经经过千锤百炼,如今表情绝不会变,她恭敬道:“是,奴婢让人传话。”
结果没去成。
南方洪水来临,三个县城被淹,十多个县城深受其害。
奏折是十万火急的。
姒徽音直接传内阁成员。
是的,她也成立了内阁。
成员主要是丞相和其他部门的首位组成的。
其他人匆匆而来。
新任的丞相成国公虽然年纪较大,但精神很好,每日都神采奕奕,让人感叹老当益壮。
救灾,是播钱粮,是稳人心。
也要从京中派出些许官员,亲自去。
几个人讨论争吵间,名额定下来,在大臣走之前,姒徽音再次重复:“众位与吾共事多年,应该知道,吾最厌恶在灾难之际伸手救灾粮的人。”
“虽然是重复话,吾依旧要开口。”
“但凡官员在此关键时候,贪污受贿,致使钱粮不能如实的到达灾民面前,导致生乱或者其他事故发生,吾诛杀其全家。”
多年的政治生涯,导致太后威严气势越发充足。
众臣皆拱手道:“遵太皇太后之命,臣等不敢违背。”
摄政十年,女户出现。
摄政十二年,兵权归于她手。
摄政十三年,建立武官学校,培养将才,且招收人才,无论男女。
摄政十五年,,太皇太后自称朕,下令女子可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陈大姑娘,陈清韵风尘仆仆的赶来。
她一身墨色长袍,头戴玉冠,只是头发微微散乱,衣着上甚至带着鲜血的痕迹。
她拱手:“臣拜见太皇太后。”
姒徽音坐在上首,放下手中朱笔,看她一眼,面色不变道:“又遭刺杀了?看来天底下反对朕之人仍然存在。”
她冷哼:“春琴。”
春琴上前一步:“臣在。”
“去找陆安然,问问她锦衣卫统领做什么的,青天白日,众目睽睽,朕的心腹大臣居然遭到刺杀,她的位置坐的可安稳?”
“告诉她,找不到幕后之人,她的统领位置也该到头了。”
春琴领命离去。
陈清韵等人走后拱手:“谢太皇太后关心,臣不负众望,找到他们勾结的证据和证人,证人已经带到御史台。”
“明日臣和御史台同僚联合上奏。”
姒徽音高兴,她连着三次大呼:“好,好,你很好。”
双手甚至鼓起掌声。
真不愧是长大后的女主,运气确实好。
对方三番五次的刺杀都没能把人留下,甚至证人也被带了回来。
高兴之余,也该关心一下对方的家人,姒徽音问:“你母亲可还好?”
前些时日,得知对方生病,她特意派太医给对方进行诊治。
陈清韵再次拱手:“多谢您召太医为家母诊治,已然大好。”
姒徽音拿起一本奏折,看几眼,写批语。
“无事便好,毕竟你以后有更风光的日子,还是需要你母亲她们睁眼看看。”
这里她们,自然只得不是一个人。
陈清韵低头,目光中含着自信:“她们会明白的。”
会明白一个女主天下的威力。
明白女子能科举经商的利处,源于一个敢于做第一人的人在前方顶着。
昔日,父亲他们被杀,进入教坊司的陈清韵得到帮助,从那里离开。
一开始和母亲婶娘她们教一些女娃娃认字读书。
之后,她被召入宫。
宫中主人给她两个选择。
一个安稳的做教书人,一个做危险的开阔者。
当时她还不完全明白后者的涵义,但天下至尊跟她说:她给得起一切,包括陈家昔日的侯位。
不过侯之位置,往日因为陈家先祖,今后会因为她。
陈清韵信心满满,做了十多年的外人口中的走狗。
如今,她看向太皇太后的位置。
她又要不满足现在了。
遥遥记得十年前,她进宫汇报情况,看到太皇太后和一唇红齿白的少年人在调情。
她十分惊讶,目光瞪得大大的。
这也忒胆大。
后来没过几年,光明真大的把人养在后宫之中。
男男女女,皆是好相貌。
不过类型只有两种。
阳光纯真,清高孤傲。
原本陈清韵对这两种人群无感的,但听过某人一席话,她也觉得自己也该喜欢这两类人。
某人说:“这两类人,是真的这种性情,而不是扮演的,你想想,你睡觉也睡的踏实。”
陈清韵仔细一想,不聪明长得好看性子阳光再加上对你好,确实难以拒绝。
至于后面一种,大概要强取豪夺,她不太行。
心思不小心跑到八万里,等到上头的人喊她,她急忙认真听着。
只听到人说:“兵权在我手,武官学校也掌握在我手里,出来的都是我门生。”
“十多年来,朕开辟海运航线,为百姓带来果腹之物种,且有灾救治,从不耽误,百姓甚至有人给朕每日供奉,可见,民心也在朕。”
“民报是朕设立,掌天下口舌。”
“朕还需要天意,清韵。”
陈清韵直接叩首:“是,陛下。”
姒徽音为这句陛下高兴。
史书上,摄政的女子不前进一步的例子已经摆在书页上。
她是穿越的啊。
总不至于是胆小鬼。
摄政十八年,称帝,改国为夏,史称“林夏”。
称帝二十载,姒徽音终于要死亡了,也要从龙椅上面离开。
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人,姒徽音目光中有些许回忆。
这孩子是她便宜女儿的女儿。
她示意人蹲下来。
“是你也好。”
这么一句话后,姒徽音去世。
无常钟敲响四十五下,天下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