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纹殿乙字十三号石室,成了陆明新的修炼场。日升月落,光影在石室内缓慢推移,唯有笔尖划过玉片的细微声响,以及辨灵盘偶尔亮起的柔和光芒,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陆明彻底沉浸在了基础符文的世界里。从最初只能勉强完成一元聚灵纹,到后来二元稳固纹、三元流转纹的成功率稳步提升,再到开始涉足更为复杂的四象平衡纹、五行相生纹……他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汲取着玉简中的知识,并将之付诸实践。
每日三十枚的基础要求,他早已超额完成。石台一角,合格的淡青色玉片已堆积起可观的数量。但他并未因此懈怠,反而对自己要求愈发严苛。他不再满足于“合格”,而是追求“完美”——笔触的每一分弧度,灵光流转的每一丝韵律,都力求与墙壁上那标准图谱影像分毫不差,甚至……尝试去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更深层道韵。
这种极致追求,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对自身空灵气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微程度。灵气不再是粗略地在经脉中奔涌,而是如同最灵巧的手指,能随心所欲地分化出千百缕细丝,每一缕都精准地承载着不同的力道与意蕴,透过凝神笔,完美复刻于玉片之上。
他的心神之力也在这种高强度的专注下,被反复锤炼,变得愈发凝练、坚韧。即便连续临摹数个时辰,也仅感疲惫,而非之前的头晕目眩。
这一日,他正在临摹一枚较为复杂的“小聚灵阵”核心符文。此符文由十二道基础纹路嵌套交织而成,对灵力衔接与笔锋转换要求极高,是考核能否接触更高级符文的一道门槛。
陆明屏息凝神,笔尖蘸满灵墨,空灵气均匀流淌。前六道纹路一气呵成,灵光流畅。到了第七道与第八道的衔接处,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顿挫感传来,若非他心神高度集中,几乎无法察觉。
若是往日,他或许会继续完成,这枚符文大概率也能通过辨灵盘的检测。但今日,他追求的是完美。
笔尖骤然停滞。
他凝视着那几乎看不见的瑕疵点,空灵根带来的敏锐感知,让他“看”到了那里灵韵流转产生的一丝极其微弱的“涡流”。这点涡流,不影响符文整体功能,却破坏了其完美的和谐。
他没有急于修改,而是闭上双眼,心神完全沉入那枚未完成的符文之中。他不再仅仅将其视为线条的组合,而是将其当作一个微缩的、具有生命的能量结构。空灵根的特性让他能模糊地感知到那“涡流”处能量节点的细微失衡。
“是了……此处五行土行的‘承压’之意,与木行的‘生发’之意转换时,我的空灵气虽模拟了属性,但内在的‘意’衔接早了半分,导致木行之意未能完全承接土行之基,产生了一丝冗余震荡……”
他明悟了问题根源。这已不仅仅是手法问题,更是对符文蕴含的“道意”理解不够深入。
他并未立刻动笔修改,而是维持着这个状态,心神完全沉浸在对那“涡流”的感知与分析中,空灵根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度,剖析着那微不足道的能量扰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缓慢,外界的声响渐渐远去,他的世界中,只剩下那枚符文,以及其中那一点不和谐的韵律。
他“看”到那涡流如同水中的一个小小漩涡,在不断吸纳又排斥着周遭平稳流转的灵韵,虽然微小,却像完美乐章中的一个杂音。
如何抚平它?
强行以灵力抹平?不行,会破坏整体结构。
引导其融入主流?需要找到那个最恰当的切入点……
他的心神之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凝聚、延伸,如同最纤细的探针,小心翼翼地触及那个能量涡流。这不是攻击,也不是防御,而是一种极其精妙的“沟通”与“疏导”。他尝试着调整自身空灵气的频率,不再是生硬地模拟五行之意,而是以一种更包容、更本源的“空”之特性,去包容那丝不谐,并极其缓慢地,将其引导向旁边一道具有“疏导”特性的水行纹路……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比临摹十枚符文更甚。汗水自他额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是永恒。
那一点微不可察的“涡流”,终于在他空灵气那精妙至巅的引导下,如同冰融于水,悄然消散,完美地融入了旁边水行纹路的灵韵之中。整个未完成的符文,内部能量流转瞬间变得圆融无暇,再无丝毫滞涩!
陆明猛地睁开双眼,眸中一丝难以言喻的清明之色闪过。他没有犹豫,凝神笔再次落下,衔接上之前的纹路,笔走龙蛇,后续的符文线条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当最后一笔落下,整枚符文骤然亮起!不再是辨灵盘那种标准化的白光,而是一种内敛而温润的、仿佛自身在呼吸的灵光!符文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在其上缓缓流淌,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道韵!
完美!
陆明长长舒了一口气,一股强烈的疲惫感袭来,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喜悦与满足。他感觉到,自己的心神之力在刚才那极致的“入微”状态下,似乎突破了一层无形的屏障,感知变得更加细腻,对能量的洞察力提升了一个层次。
他将这枚完美的小聚灵阵核心符文置于辨灵盘上。
辨灵盘亮起的,不再是柔和白光,而是一道纯净剔透、宛如水晶般的灵光,持续了足足十息,才缓缓熄灭!盘身甚至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愉悦的嗡鸣!
这异象引起了石室内其他弟子的注意,他们纷纷抬头,看向陆明和他面前那枚散发着独特灵韵的符文,眼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他们在此多年,从未见过辨灵盘有如此反应!
连深处石台的冯执事也被惊动,他抬起头,看向陆明,那枯槁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神色变化——那是浓浓的惊讶,以及一丝探究。
他身形一动,已出现在陆明石台前,拿起那枚符文,仔细感知着,手指甚至微微颤抖。
“灵纹自韵……竟是灵纹自韵!”冯执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你是如何做到的?”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陆明,仿佛要将他看穿。
陆明心中微凛,知道自己刚才的状态可能引起了过度关注。他连忙收敛心神,脸上露出适度的疲惫与茫然,拱手道:“回冯执事,弟子只是……只是觉得此处有些不谐,便尝试调整了一下灵力,具体如何做到的,弟子也说不清楚,仿佛福至心灵一般……”
他将原因归结为偶然的顿悟,这是最不容易引人怀疑的说法。
冯执事盯着他看了半晌,又反复感知那枚符文,最终缓缓放下,眼中的激动慢慢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慨。
“空灵根……竟能在符箓一道有此等感知……可惜,可惜……”他连说两个可惜,不知是在可惜空灵根难以修炼常见属性术法,还是在可惜其他。他没有再追问,只是深深看了陆明一眼,道:“今日你心神损耗过度,暂且休息吧。此枚符文,价值超出寻常,功绩点按三倍计算。”
说完,他拿着那枚符文,转身回到了自己的石台,不再言语,但显然,陆明在他心中的分量,已然不同。
陆明心中松了口气,同时也升起一丝警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来在这看似单纯的摹纹殿,也需懂得藏锋。
他收拾好东西,向冯执事行礼后,默默离开。
走在返回住处的路上,夜风清凉。陆明回味着方才那“灵纹入微”的玄妙状态,心中渐渐明澈。符文,不仅是阵法的基石,似乎……也是一种直指能量本质,锤炼心神与灵气的无上法门。
这条路,或许比他想象的,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