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闹钟还没响,王龙飞就醒了。炕的硬度依旧硌人,但连日的疲惫让身体似乎开始适应这种坚硬的支撑。他利索地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拎起昨晚就已备好的尼龙袋——里面是鲜灵灵、滴着水珠的野菜,他今天的“敲门砖”。
就着凉水啃了个冷馒头,发动面包车。引擎的轰鸣撕破了村庄清晨的寂静。
赶到第一家面馆时,店门刚开,老板正在卸门板。“老板,菜来了。”王龙飞递过袋子。
老板接过来,翻看了一下成色,捏了捏:“嗯,是新鲜。行。”他爽快地结了账。五斤野菜,换来的钞票不多,但捏在手里,实实在在。
王龙飞没急着走,递了根烟:“老板,跟您打听个事儿,县城里还有哪些馆子做托叶子或者野菜馅的?您路子熟。”
老板把烟夹在耳朵上,想了想:“往前过两个路口,‘晋味斋’他家也弄。南街菜市场里头,有几个摊子卖蒸菜疙瘩的,估计也要。”
“谢了老板!”王龙飞记下,心里有了底。
他没立刻去下一家,而是开车在县城转悠。他需要找个卖拍摄设备的地方。县城没有数码城,只有几家卖手机兼营维修的小店。
他停在一家“xx通讯”门口。店里堆满手机壳和数据线,玻璃柜台摆着几款智能手机和几台看起来滞销的运动相机。
一个年轻伙计正埋头玩手机游戏。
“哥们,有没有便宜点的、能别身上拍东西的设备?”王龙飞问。
伙计头也没抬:“直播啊?最便宜就手机。”
“手机不行,干活不方便。”王龙飞指了指柜台角落里一台灰扑扑的小相机,“那个咋卖?”
“老款运动相机,像素一般,防抖不行,但便宜,续航凑合。带个夹子和备用电池,三百五。”
王龙飞心里一揪。三百五,够买很多斤面粉了。但他还是让伙计拿出来看了看。相机很小,塑料外壳有磨损。
“能再便宜点不?二手的?”
“这就是二手的。诚心要,三百拿走。”
王龙飞犹豫着。这笔开销不在计划内。但想到可能的机会……他咬咬牙。
“二百八。再给我搭张内存卡。”
伙计撇撇嘴:“行行行,开个张。”
揣着这盒轻飘飘却昂贵的“高科技”,王龙飞心跳有点快。希望这钱没白花。
接着,他按面馆老板指的点,又跑了两家餐馆和菜市场的一个摊贩。过程不顺利,有的嫌来路不明,有的有固定货源。但最终,一家小饭馆答应每天要三斤,一个摊主表示可以看情况要一些。
他特意问清了这些客户每天的开门和备货时间,默默记下。
回去的路上,车里多了几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和一点现金,副驾上的野菜换成了兜里沉甸甸的小相机。
驶出县城,经过安静的学校,开向庞庄村。他心里除了野菜,多了个需要琢磨的新玩意儿。
傍晚回到老屋,他先研究相机。充电,看说明书,试着拍了段院子里杂草的视频。画面晃动,但屏幕上真实的绿色让他生出模糊的期待。
他把相机收好。时间不等人。明天一早得先采摘、送货,然后必须整出院子里的地,把野菜种子种下去。
夜色落下,他计算支出和收入。相机是大开销,但新订单给了些许安慰。前路依旧迷茫,但今天总算往前挪了几步。
他设好清晨五点的闹钟,倒在炕上,几乎瞬间就被疲惫拖入了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