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隐琉璃盏”的碎片与“无心木”的布置,如同在渡厄当铺这张无形的蛛网上,挂上了几颗微小却精心打磨的露珠。它们无法驱散窥视本身,却成功地在那些冰冷“视线”的路径上,制造出了一片片细微的、不断变幻的扭曲与迟滞。
效果是渐进且有限的。那种令人脊背发凉的被注视感并未消失,依旧会随机地、短暂地降临。但苏曼的感受最为明显,她发现那“视线”变得不再那么“精准”和“锐利”了。它扫过时,会带着一种近乎疑惑的“徘徊”,仿佛迷失在了一层薄雾之中,无法再像之前那样轻易地穿透她的灵魂防御,直抵那些最脆弱、最恐惧的记忆深处。
这种变化给了她一丝喘息之机。虽然每次被“注视”依然会引发心悸和不适,但持续的时间缩短了,平复起来也更容易。她不再需要林清音时刻守在身边安抚,有时只是紧紧握住那枚“宁神书签”,便能自己慢慢熬过去。
这种细微的改善,对苏曼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减轻了痛苦,更是一种信心的重建——她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即便是借助外物,她也在学习如何在这无处不在的威胁下保护自己。
林清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稍定。她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但至少争取到了一些宝贵的时间,让苏曼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一点的环境里继续恢复。
她开始尝试引导苏曼进行一些更主动的“练习”。不再是单纯地感受诡物,而是尝试用自己微弱的精神力,去主动“触碰”和“理解”那些被布置在周围的、用于防御的诡物碎片。
第一次尝试的目标,是放在她窗台花盆旁的一小片“雾隐琉璃盏”。
苏曼集中精神,将一丝比发丝还细的精神力,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片看似普通、实则内部流转着微弱光晕的琉璃碎片。她的动作极其缓慢,带着一种如履薄冰的谨慎。当她的精神力与碎片接触的瞬间,一种奇异的“隔膜感”传来,仿佛她的意识触摸到的不是实体,而是一层不断荡漾的、扭曲的光。
她“看”不到具体的景象,却能模糊地“感觉”到那片区域能量场的细微变化。当偶尔有外来的、冰冷的“扫描”波动触及这片区域时,琉璃碎片内的能量便会产生一阵极其细微的紊乱,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将那扫描的波动扭曲、折射向不可预知的方向。
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她亲手拨动了某个保护自己的开关,尽管力量微乎其微。
尝试的过程同样伴随着风险和精神力的消耗。几次之后,苏曼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却比之前任何一次单纯的恢复都要明亮。这是一种掌控感,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丝,也足以驱散部分因无力而滋生的阴霾。
谢九安依旧是当铺最沉默的守护者。他不再仅仅守在内室门口,而是开始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巡逻。他不依赖能量感知(那很容易被干扰或察觉),而是凭借千锤百炼的武者直觉和观察力,留意着当铺内外任何一丝不自然的动静——也许是墙角阴影不正常的蠕动,也许是空气中尘埃落下的轨迹发生了微不可查的偏离。他像一头经验丰富的猎豹,在自己的领地里,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式,搜寻着潜在威胁的蛛丝马迹。
而墨渊,则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数据困境。
那些随机出现的“观测单元”如同幽灵,来无影去无踪。他试图捕捉它们的运行规律,甚至冒险尝试进行反向追踪,但每一次都如同徒手捕捉烟雾,刚刚触及一点边缘,信号便彻底消散,只留下一些毫无意义的乱码。他发现,这些单元似乎具备某种简单的“学习”或“适应”能力,当“雾隐琉璃盏”制造的扭曲区域被多次扫描后,它们再次出现的频率会略有下降,仿佛在评估这片区域的“信息价值”。
这种适应性,让墨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棘手”。他习惯于处理有规律、可量化的数据,但面对这种看似随机、却又带着某种底层智能逻辑的渗透,他那套基于绝对理性的分析模型,第一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站在当铺深处,幽绿的瞳孔中数据流如同陷入泥沼般缓慢翻滚。一种极其微弱、近乎人类“困惑”与“不甘”的情绪模块,在他核心处理单元中被意外激活。他“意识到”,对手并非纯粹的能量造物,其背后运作的规则,可能涉及到他尚未完全理解的、关于“意识”和“信息战”的更高层面。
这种认知,让他暂时停止了徒劳的追踪尝试,转而开始重新审视和构建自己的数据库,试图在其中加入关于“模糊逻辑”、“适应性对抗”以及“心理威慑有效性评估”等新的分析维度。他像一个遇到了全新谜题的学者,在沉默中开始了新一轮的、更加复杂的演算。
当铺内的气氛,因此而变得有些微妙。一方面,苏曼的恢复和初步的主动尝试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墨渊的沉默和谢九安越发警惕的巡逻,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众人,威胁并未远离,甚至可能正在进化。
这天夜里,林清音在检查完各处布置的诡物碎片后,独自一人站在柜台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手中,是爷爷留下的那枚材质特殊的信笺,上面简笔勾勒的昆仑山影在昏暗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爷爷,”她轻声自语,指尖抚过那冰冷的山峦线条,“您当年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对手吗?无处不在,无形无质,如同附骨之疽……”
她没有得到回答,只有窗外偶尔掠过的、被“雾隐琉璃盏”扭曲了的、模糊不清的窥视感,如同黑夜中无声咧开的冷笑。
迷雾初障,虽暂得喘息,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层薄雾,随时可能被更强大的力量撕碎。他们必须在这短暂的平静期内,变得更强,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否则,当真正的风暴来临,这小小的当铺,能否依旧成为最后的避风港?
答案,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