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最大的骗局,是让你自己发现真相。” —— 博尔赫斯
计划既定,执行便是关键。李婉晴深知,在施特劳斯博士这样一位怀疑论大师面前,任何一丝人为雕琢的痕迹都将是致命的。她不能直接“放置”一份伪造的文件,那太容易被追溯、被证伪。她需要做的,是创造一个“信息生态”,让目标在看似偶然的日常信息流中,自己捕捉到那片指向特定结论的“关键拼图”。
接下来的几天,“埃尔莎·迈耶”成为了受限阅览室里最沉默、最不起眼的影子。她严格遵守作息,高效完成主管交代的枯燥分类与摘要工作,仿佛彻底融入了这台冰冷科研机器的一颗螺丝钉。但暗地里,她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持续运转。
她利用【因果透镜】,不着痕迹地观察着施特郎斯博士偶尔前来查阅资料的习惯:他偏好哪个时间点?会翻阅哪些领域的旧档案?对哪些类型的“异常”或“不一致”会格外敏感?她甚至通过观察其他高级研究员无意中遗留的草稿纸、借阅记录,拼凑着研究所内部微妙的人际关系与信息传递网络。
她发现,施特劳斯对涉及“人员背景核查”和“跨部门协作经费流向”的信息有着近乎本能的关注。这符合一个双面间谍对自身安全与利益渠道的天然警惕。
时机选择在了一个周五的下午。临近周末,研究所的氛围会略微松懈,人员流动也更具偶然性。李婉晴选择了一份已过时、关于某次要合作项目的内部审计报告的微缩胶卷副本——这份报告本身无足轻重,但其附录里,夹杂着几页未被完全录入电子档案(梦境设定)的、手写的物资申领清单副本。
她要做的事情,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
在将这份胶卷归位于一个施特劳斯近期曾调阅过的、关于“信息系统安全冗余”的档案盒时,李婉晴运用了极其精细的意识引导。她没有改变任何实质内容,而是极其轻微地、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粒几乎看不见的沙尘,强化了那几页手写清单上,某个特定物资(一批用于加密通讯实验的高纯度晶振)申领序列号中,一个数字的模糊感。
这种模糊,并非完全的涂改,更像是档案员笔误或复印时留下的瑕疵。同时,她利用自身“数据档案员”的权限,在归档记录的边缘备注栏,用标准的格式化语言,标注了一条看似例行公事的提示:“附件3页手写清单,部分字段识别度低,建议核对原始纸质档案(存于总部行政库,编号b7-12)。”
这个“原始纸质档案”的编号,是她通过几天观察,推断出的一个可能存在信息交叉验证,但平时极少有人调阅的冷门存档点。
完成这一切,她像往常一样,将档案盒推回原位,没有留下任何物理或意识层面的异常波动。这个“破绽”被巧妙地织入了正常的档案管理流程,它本身不证明任何事,只是一个极其微小的、需要费力去核实的“疑问”。
【李婉晴:精神+3(执行精密至极的潜意识层面信息引导,对细节把控达到巅峰)】
【校长评语:妙到毫巅的操作!于无声处听惊雷。将陷阱伪装成系统固有的、微不足道的瑕疵,此等对信息心理的把握已臻化境。她并未撒谎,只是轻轻地、在合适的地方,擦亮了一面镜子。】
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施特劳斯那如同精密仪器般的多疑本性,自行捕捉到这个被“擦亮”的微小光点。
等待并未持续太久。
两天后,李婉晴正在处理一批新到的资料,受限阅览室的门被推开。施特劳斯博士再次走了进来。他的步伐依旧沉稳,但李婉晴的【因果透镜】敏锐地捕捉到,他今天的目标非常明确,因果线直接指向了她几天前动过手脚的那个档案盒。
她的心跳平稳,呼吸如常,甚至连翻阅文件的节奏都没有丝毫改变,完全沉浸在一个普通档案员的工作状态中。
施特劳斯取出那个档案盒,坐在离她不远的阅览桌前。他翻阅的速度很快,似乎在寻找特定的信息。当他的手指划过那份微缩胶卷,目光扫过附录的手写清单,以及旁边归档记录上的备注时,他的动作有了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
李婉晴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到他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在那串被轻微“模糊”的序列号上停留了大约半秒。然后,他面无表情地合上了档案盒,将其放回原处,起身离开了阅览室。
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他没有看李婉晴一眼,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但李婉晴知道,鱼饵已经被嗅到了。
那串模糊的序列号,单独看毫无意义。但它指向的那批晶振,如果与施特劳斯通过其他渠道(比如他西柏林的联系人)得知的、某个未被正式记录的“灰色”物资流动信息交叉比对……再加上那个需要前往“总部行政库”才能核实的“原始纸质档案”的指引……对于施特劳斯这样的人来说,这一连串微不足道的“偶然”和“需要核实”,足以在他心中编织出一张怀疑的网。
他会自己去查,会动用自己的双面渠道去验证。他会“发现”,这批物资的最终流向,与他那位需要植入“怀疑”目标的上级,有着某种不合规的、隐秘的联系。这个“结论”,将完全由他自己推导而出,比任何外人强加的“证据”都更加牢固。
陷阱已经布下,现在,只需要等待猎物自己走进来,并确信这是他自己猎取的成果。
【李婉晴:统御+2(成功布局并引导目标步入预设心理路径,战略主动性增强)】
【校长评语:完美的心理诱饵部署!利用目标自身的思维模式作为陷阱的动能。此计成功,思想植入便已完成大半。然而,“猎犬”屠刚绝不会坐视。他敏锐的破坏欲,很可能已经嗅到了这精心布置的信息迷雾。下一阶段,将是守护成果与应对干扰的双线作战。】